一种U型板桩用离心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9388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3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型板桩用离心模具,上模与下模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上模与下模内部设置有U形型腔,上模与下模外部设置有半圆跑轮,上模与下模左端均设置有左端半圆端板右端均设置有右端半圆端板,上模与下模两端均设置有企口板,上模和下模的U形型腔中部分别设置有阴榫和阳榫,阴榫与阳榫上均设置有型腔隔板,上模与下模的内板均由第一斜板、连接板和第二斜板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第二斜板一端与企口板连接,所述上模内板的第一斜板一端与阴榫连接,所述下模内板的第一斜板一端与阳榫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不少于两个筋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利用率高,能够实现自动化,减少人力资源,能够很好解决生产过程中动平衡问题的优点。

A U type centrifugal die for sheet pi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U type centrifugal mold sheet between the upper mould and the lower mould connected by bolts, the upper mould and the lower mould is arranged inside the U cavity, the upper mould and the lower mould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semicircle wheel, the upper mould and the lower mould are provided with a left end plate end right left semicircle set a right end round end plate, the upper mould and the lower mould are arranged on both ends of matchboard, die and U shape cavity in the middle of the lower di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mortise and tenon, mortise and tenon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die and the die cavity plate, plate die by first inclined plate second,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inclined plate are connected in turn, wherein the second inclined plate at one end and matchboard connection, the first inclined plate at one end and a mortise connection mold plate, the first inclined plate end and the ten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mold plate,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not less than two a rib.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utilization rate, automation, reduction of human resources, and good solution to the dynamic balance problem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型板桩用离心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U型板桩用离心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U型板桩类异形混凝土构件种类繁多,且制作工艺多为现场制模,现场浇筑,不仅施工周期长,而且质量不稳定,现场环境差,成本能耗高,原材料浪费严重。现有技术中对于U型板桩独特的形状,一般不能采用离心工序来制造,难以解决动平衡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率高,能够实现自动化,减少人力资源,能够很好解决生产过程中动平衡问题的U型板桩用离心模具。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U型板桩用离心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与下模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上模与下模内部设置有U形型腔,上模与下模外部设置有半圆跑轮,上模与下模左端均设置有左端半圆端板,上模与下模右端均设置有右端半圆端板,上模与下模两端均设置有企口板,上模的U形型腔中部设置有阴榫,下模的U形型腔中部设置有阳榫,阴榫与阳榫上均设置有型腔隔板,上模与下模的内侧均由第一斜板、连接板和第二斜板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第二斜板一端与企口板连接,所述上模内板的第一斜板一端与阴榫连接,所述下模内板的第一斜板一端与阳榫连接,所述上模与下模的内侧设置有不少于两个筋板。通过在阴榫和阳榫上设置型腔隔板,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同时只做两个U型板桩,并通过离心操作使得U型板桩内侧形成自然的圆弧,很好的解决了U型板桩在离心过程中动平衡的问题。并且可以同时生产两个U型板桩,不仅提高了效率,还使得生产后的U型板桩密度更高没有气孔。通过将上模与下模的内板均由第一斜板、连接板和第二斜板依次连接构成,设置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可以方便在成品U型板桩进行脱模时方便脱模。通过在连接板上设置筋板,其中筋板为型材、板材或者二者的组合结构,用于加固上模、下模,提高模具的结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阴榫与阳榫的侧面与垂直面所呈角度为1°-10°。通过将阴榫与阳榫的侧面与垂直面所呈角度为1°-10°,可以在脱模的时候更好脱模,脱模效率更高,有一定的斜角。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板所在平面与垂直面所呈角度为1°-10°。通过将第一斜板所在平面与垂直面所呈角度为1°-10°,可以在脱模的时候更好脱模,脱模效率更高,有一定的斜角。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斜板所在平面与垂直面所呈角度为1°-10°。通过将第二斜板所在平面与垂直面所呈角度为1°-10°,可以在脱模的时候更好脱模,脱模效率更高,有一定的斜角。进一步的,所述型腔隔板长度大于二分之一上模半径。通过将型腔隔板的长度设置大于二分之一上模半径,使得生产出来的成型U型板桩的厚度小于型腔隔板的长度,方便后续脱模。进一步的,所述半圆跑轮与左端半圆端板和右端半圆端板的圆心中轴线重合。进一步的,所述左端半圆端板和右端半圆端板内侧均设置有半圆缺口,所述半圆缺口的直径小于上模或者下模内相对应的两个第二斜板之间的距离。通过将左端半圆端板和右端半圆端板内侧均设置有半圆缺口,并且半圆缺口的直径小于上模或者下模内相对应的两个第二斜板之间的距离,可以在离心过程中防止U型板桩从模具两端脱出。进一步的,所述上模或下模上半圆跑轮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阴榫和阳榫上设置型腔隔板,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同时只做两个U型板桩,并通过离心操作使得U型板桩内侧形成自然的圆弧,很好的解决了U型板桩在离心过程中动平衡的问题。并且可以同时生产两个U型板桩,不仅提高了效率,还使得生产后的U型板桩密度更高没有气孔。通过将上模与下模的内板均由第一斜板、连接板和第二斜板依次连接构成,设置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可以方便在成品U型板桩进行脱模时方便脱模。通过在连接板上设置筋板,其中筋板为型材、板材或者二者的组合结构,用于加固上模、下模,提高模具的结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面的剖视图;图3为现有的U型板桩与通过本专利技术生产得出的U型板桩的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U型板桩8用离心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3,上模1与下模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上模1与下模3内部设置有U形型腔15,上模1与下模3外部设置有半圆跑轮10,上模1与下模3左端均设置有左端半圆端板2,上模1与下模3右端均设置有右端半圆端板4,上模1与下模3两端均设置有企口板9,上模1的U形型腔15中部设置有阴榫5,下模3的U形型腔15中部设置有阳榫11,阴榫5与阳榫11上均设置有型腔隔板6,上模1与下模3的的内侧均由第一斜板12、连接板13和第二斜板14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第二斜板14一端与企口板9连接,所述上模1内板的第一斜板12一端与阴榫5连接,所述下模3内板的第一斜板12一端与阳榫11连接,所述连接板13上设置有不少于两个筋板7。通过在阴榫5和阳榫11上设置型腔隔板6,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同时只做两个U型板桩8,并通过离心操作使得U型板桩8内侧形成自然的圆弧,很好的解决了U型板桩8在离心过程中动平衡的问题。并且可以同时生产两个U型板桩8,不仅提高了效率,还使得生产后的U型板桩8密度更高没有气孔。通过将上模1与下模3的内板均由第一斜板12、连接板13和第二斜板14依次连接构成,设置第一斜板12和第二斜板14,可以方便在成品U型板桩8进行脱模时方便脱模。通过在连接板13上设置筋板7,其中筋板7为型材、板材或者二者的组合结构,用于加固上模1、下模3,提高模具的结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其中阴榫5与阳榫11的侧面与垂直面所呈角度为1°-10°。通过将阴榫5与阳榫11的侧面与垂直面所呈角度为1°-10°,可以在脱模的时候更好脱模,脱模效率更高,有一定的斜角。第一斜板12所在平面与垂直面所呈角度为1°-10°。通过将第一斜板12所在平面与垂直面所呈角度为1°-10°,可以在脱模的时候更好脱模,脱模效率更高,有一定的斜角。第二斜板14所在平面与垂直面所呈角度为1°-10°。通过将第二斜板14所在平面与垂直面所呈角度为1°-10°,可以在脱模的时候更好脱模,脱模效率更高,有一定的斜角。通过将型腔隔板6的长度设置大于二分之一上模1半径,使得生产出来的成型U型板桩8的厚度小于型腔隔板6的长度,方便后续脱模。半圆跑轮10与左端半圆端板2和右端半圆端板4的圆心中轴线重合。左端半圆端板2和右端半圆端板4内侧均设置有半圆缺口,所述半圆缺口的直径小于上模1或者下模3内相对应的两个第二斜板14之间的距离。通过将左端半圆端板2和右端半圆端板4内侧均设置有半圆缺口,并且半圆缺口的直径小于上模1或者下模3内相对应的两个第二斜板14之间的距离,可以在离心过程中防止U型板桩8从模具两端脱出。上模1或下模3上半圆跑轮10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如图3所示,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离心模具生产出来的两个相对设置的U型板桩中部会有一个圆形孔,因此每个U型板桩内侧会形成自然的半圆形圆弧,而现有的U型板桩内侧都是直线,无法自然形成半圆形圆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U型板桩用离心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U型板桩用离心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上模与下模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上模与下模内部设置有U形型腔,上模与下模外部设置有半圆跑轮,上模与下模左端均设置有左端半圆端板,上模与下模右端均设置有右端半圆端板,上模与下模两端均设置有企口板,上模的U形型腔中部设置有阴榫,下模的U形型腔中部设置有阳榫,阴榫与阳榫上均设置有型腔隔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型板桩用离心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上模与下模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上模与下模内部设置有U形型腔,上模与下模外部设置有半圆跑轮,上模与下模左端均设置有左端半圆端板,上模与下模右端均设置有右端半圆端板,上模与下模两端均设置有企口板,上模的U形型腔中部设置有阴榫,下模的U形型腔中部设置有阳榫,阴榫与阳榫上均设置有型腔隔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型板桩用离心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与下模的内侧均由第一斜板、连接板和第二斜板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第二斜板一端与企口板连接,所述上模内板的第一斜板一端与阴榫连接,所述下模内板的第一斜板一端与阳榫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型板桩用离心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板、连接板和第二斜板上设置有筋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蓟天翔杜苏林林江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汤辰机械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