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49014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3 21:28
一种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药物递送系统包括药物脂质复合物和壳聚糖,所述药物递送系统中的磷脂来自游离的磷脂和/或脂质复合物中的磷脂,所述药物脂质复合物中的药物不包括胰岛素。所述的药物递送系统可用于口服、经皮、黏膜、肺部吸入等给药系统。

A phospholipid chitosan drug delivery syste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A phospholipid chitosan drug delivery syste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drug delivery system including drug lipid complexes and chitosan, the drug delivery system of phospholipids from free phospholipids and / or lipid complexes of phospholipid, the drug drug lipid complexes in not including insulin. The drug delivery system can be used in oral, transdermal, mucosal and pulmonary inhalation drug delivery syst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磷脂/壳聚糖纳米粒(Lecithin/chitosannanoparticles,LCNs)是意大利学者F.Sonvico等[SonvicoF.etal.,IntJPharm,2006,324:67-73]在2006年研究发现的一种纳米载体,它是由带负电荷的磷脂和带正电荷的壳聚糖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电荷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的。磷脂/壳聚糖纳米粒凭借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生物黏附性等优势,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医药领域如口服、经皮、黏膜给药系统等以及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得到深入研究。据SonvicoF.etal.报道,磷脂/壳聚糖纳米粒适宜包载亲脂性药物。然而,药物是否适合制成磷脂/壳聚糖纳米粒,与药物的脂溶性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某些脂溶性低的药物,也可以制成包封率较高的磷脂/壳聚糖纳米粒,例如,RenuChadha等[RenuChadha,etal.,JournalofMicroencapsulation,2012,29(8):805-812]制备的氢氯噻嗪的磷脂/壳聚糖纳米粒,包封率达81.8±1.7%;MarthynaP.Souza等[MarthynaP.Souza,etal.,Food&BioprocessTechnology,2014,7(4):1149-1159]制备的槲皮素的磷脂/壳聚糖纳米粒,包封率达96.13±0.44%;而某些脂溶性高的药物,无法获得包封率高的磷脂/壳聚糖纳米粒,例如,EstherMoreno等[EstherMoreno,etal.,NanomedicineNanotechnologyBiology&Medicine,2015,11(8):2003-2012]制备的β-拉帕醌的磷脂/壳聚糖纳米粒,包封率仅52.4±2.4%。特别是一些带有氨基、羟基、羰基、羧基、酰胺基、酯基等极性基团的药物,可能出现包封率低,药物泄露、粒径、Zeta电位等方面的变化而不稳定的现象,例如,R.S.Bhatta等[R.S.Bhatta,etal.,InternationalJournalofPharmaceutics,2012,432(1–2):105-112]制备了那他霉素(带羟基、氨基、羧基、酯基)的磷脂/壳聚糖纳米粒,包封率为73.57±0.62%,在4℃条件下储存60天时,包封率显著降低,那他霉素泄露严重。纳米粒制剂的包封率和稳定性对于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控制十分重要,尤其对安全窗窄、不良反应多的药物更需严格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包括药物脂质复合物、磷脂和壳聚糖;所述药物脂质复合物由药物与脂质材料复合而成;其中,当所述药物脂质复合物的脂质材料包括磷脂时,所述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所包括的磷脂为来自药物脂质复合物中的磷脂和/或来自药物脂质复合物以外的磷脂;所述药物脂质复合物中的药物不包括胰岛素。所述药物为能够形成药物脂质复合物的任何药物;可选地,所述药物为具有极性基团的药物;可选地,所述药物包括含有氨基、羟基、羰基、羧基、酰胺基、酯基等中至少一种极性基团的药物;可选地,所述药物包括黄酮多酚类、萜类、生物碱类、蛋白多肽类、白藜芦醇、靛玉红、他莫昔芬、黄体酮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黄酮多酚类包括黄酮类、黄烷类、黄酮醇类、花色素类、双苯吡酮类、酚酸类、苯丙烷类、酚酮类、木质素类、香豆素类、黑色素类及单宁类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药物包括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紫杉醇、三七总皂苷、人参总皂苷、姜黄素、葛根素、阿魏酸、绿原酸、花青素、槲皮素、水飞蓟素、儿茶素、厚扑酚、和厚扑酚、丹酚酸、粉防己碱、胡椒碱、小白菊内酯、芹菜素、大黄素、苦参碱、补骨脂素、千金藤素、盐酸小檗碱、喜树碱、白藜芦醇、靛玉红、他莫昔芬、黄体酮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药物包括黄芩素、汉黄芩素、紫杉醇、姜黄素、槲皮素、葛根素、绿原酸、花青素、厚扑酚、和厚扑酚、丹酚酸、芹菜素、大黄素、苦参碱、补骨脂素、黄体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脂质材料包括天然脂质材料、合成脂质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脂质材料为选自磷脂类、类固醇类、胆酸类及其盐类、甘油酯类及脂肪酸类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脂质材料为磷脂类或类固醇类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脂质材料为选自卵磷脂、豆磷脂、胆甾醇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脂质材料为选自大豆磷脂、蛋黄磷脂、胆固醇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脂质材料为选自磷脂酰甘油酯、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二肉蔻酰磷脂酰胆碱、神经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磷脂为选自天然磷脂、合成磷脂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天然磷脂为卵磷脂和/或豆磷脂;可选地,所述合成磷脂为磷脂酰甘油酯、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二肉蔻酰磷脂酰胆碱、神经酰胺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的磷脂选自大豆磷脂、蛋黄磷脂、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磷脂酰甘油酯、二肉蔻酰磷脂酰胆碱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中壳聚糖类材料为具有壳聚糖主体结构的材料;可选地为壳聚糖;可选地,所述的壳聚糖为选自高粘度壳聚糖(粘度为800~2000cP)、中粘度壳聚糖(粘度为200~800cP)、低粘度壳聚糖(粘度为20~200cP)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壳聚糖为中粘度壳聚糖和/或低粘度壳聚糖。所述壳聚糖的粘度的测试条件是:在25℃条件下,浓度为1wt.%壳聚糖的1%醋酸水溶液,Brookfield粘度计测得。可选地,所述药物脂质复合物中药物和脂质的摩尔比为4:1~1:20,可选为4:1~1:10。可选地,壳聚糖和磷脂的质量比为1:5~1:50,可选为1:5~1:40。可选地,所述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的粒径为20~5000nm,可选地,所述粒径为20~3000nm。可选地,所述药物脂质复合物的复合率在50%以上,可选地,在70%以上,或可选地,在80%以上。可选地,所述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包含表面活性剂;可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选自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选自脂肪酸山梨坦、聚山梨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聚乙二醇甘油酯类、水溶性维生素E类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聚山梨酯-80(吐温-80)、泊洛沙姆、聚氧乙烯蓖麻油、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制备上述的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壳聚糖溶于水溶液中制得水相,将药物脂质复合物和任选的磷脂溶于有机溶剂中制得有机相,将有机相注入到水相中制得所述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可选地,所述水溶液为任何药学上可接受的酸的水溶液;可选地,所述水溶液为选自醋酸、盐酸、乳酸中的至少一种的水溶液;可选地,所述水溶液中酸的浓度为0.5~2.5%(v/v)。可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选自醇类、醚类、酮类、酯类、烷烃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包括药物脂质复合物、磷脂和壳聚糖;所述药物脂质复合物由药物与脂质材料复合而成;其中,当所述药物脂质复合物的脂质材料包括磷脂时,所述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所包括的磷脂为来自药物脂质复合物中的磷脂和/或来自药物脂质复合物以外的磷脂;所述药物脂质复合物中的药物不包括胰岛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包括药物脂质复合物、磷脂和壳聚糖;所述药物脂质复合物由药物与脂质材料复合而成;其中,当所述药物脂质复合物的脂质材料包括磷脂时,所述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所包括的磷脂为来自药物脂质复合物中的磷脂和/或来自药物脂质复合物以外的磷脂;所述药物脂质复合物中的药物不包括胰岛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能够形成药物脂质复合物的任何药物;可选地,所述药物为具有极性基团的药物;可选地,所述药物包括含有氨基、羟基、羰基、羧基、酰胺基、酯基中至少一种极性基团的药物;可选地,所述药物包括黄酮多酚类、萜类、生物碱类、蛋白多肽类、白藜芦醇、靛玉红、他莫昔芬、黄体酮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黄酮多酚类包括黄酮类、黄烷类、黄酮醇类、花色素类、双苯吡酮类、酚酸类、苯丙烷类、酚酮类、木质素类、香豆素类、黑色素类及单宁类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药物包括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紫杉醇、三七总皂苷、人参总皂苷、姜黄素、葛根素、阿魏酸、绿原酸、花青素、槲皮素、水飞蓟素、儿茶素、厚扑酚、和厚扑酚、丹酚酸、粉防己碱、胡椒碱、小白菊内酯、芹菜素、大黄素、苦参碱、补骨脂素、千金藤素、盐酸小檗碱、喜树碱、白藜芦醇、靛玉红、他莫昔芬、黄体酮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药物包括黄芩素、汉黄芩素、紫杉醇、姜黄素、槲皮素、葛根素、绿原酸、花青素、厚扑酚、和厚扑酚、丹酚酸、芹菜素、大黄素、苦参碱、补骨脂素、黄体酮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材料包括天然脂质材料、合成脂质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脂质材料为选自磷脂类、类固醇类、胆酸类及其盐类、甘油酯类及脂肪酸类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脂质材料为磷脂类或类固醇类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脂质材料为选自卵磷脂、豆磷脂、胆甾醇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脂质材料为选自大豆磷脂、蛋黄磷脂、胆固醇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脂质材料为选自磷脂酰甘油酯、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二肉蔻酰磷脂酰胆碱、神经酰胺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脂为选自天然磷脂、合成磷脂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天然磷脂为卵磷脂和/或豆磷脂;可选地,所述合成磷脂为磷脂酰甘油酯、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二肉蔻酰磷脂酰胆碱、神经酰胺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的磷脂选自大豆磷脂、蛋黄磷脂、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磷脂酰甘油酯、二肉蔻酰磷脂酰胆碱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中壳聚糖类材料为具有壳聚糖主体结构的材料;可选地为壳聚糖,可选地,为选自高粘度壳聚糖(粘度为800~2000cP)、中粘度壳聚糖(粘度为200~800cP)、低粘度壳聚糖(粘度为20~200cP)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壳聚糖为中粘度壳聚糖和/或低粘度壳聚糖。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脂质复合物中药物和脂质的摩尔比为4:1~1:20,可选为4:1~1:10;壳聚糖和磷脂的质量比为1:5~1:50,可选为1:5~1:40。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壳聚糖药物递送系统的粒径为20~5000nm,可选地,所述粒径为20~3000nm;可选地,所述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玲王玮珏董武军郝华珍夏学军黄岳升金毅群蒋玲敏周君卓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五和博澳药业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