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多酚类药物自乳化组合物、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597410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39
一种含磷脂的黄酮多酚类药物自乳化组合物,包含黄酮多酚类药物、游离磷脂、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所述黄酮多酚类药物包括选自黄芩素、原花青素、槲皮素、姜黄素和白藜芦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具有稳定性好、载药量高、更高的生物利用度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酮多酚类药物自乳化组合物、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磷脂的黄酮多酚类药物自乳化组合物、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用途属于医药领域。
技术介绍
黄酮多酚类化合物目前一般被分为3大类:(1)小分子的酚酸类物质,如水杨酸、桂皮酸、对羟基桂皮酸咖啡酸、阿魏酸、绿原酸等;(2)单宁,为多酚的聚合物,分为缩合单宁和水解单宁,前者是由黄烷醇类物质通过C4-C6或C4-C8键连接而成的不同聚合度的多酚,也称为原花色素,后者由没食子酸或鞣花酸与葡萄糖等糖类上的羟基成酯而形成;(3)多羟基黄酮类,一类为植物色素之一的花色苷(为花色素的糖苷),另一类则为狭义的黄酮及其糖苷,苷元有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二氢异黄酮、查尔酮、橙酮、黄烷、花色素、双黄酮、类黄酮(文献1:多酚类化学成分肠道生物转化研究进展[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第八届学术年会,2013)。研究表明,黄酮多酚类药物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如抗肿瘤、抗凝血、抑菌、调节激素、抗氧化、抗衰老、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感染、抗骨质疏松、抗病毒、抗微生物、调血脂和降血糖等多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受理化性质的限制,黄酮多酚类药物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差,使得口服治疗的效果不佳。因此,通过制剂学技术提高口服给药的血药浓度(Cmax)和血液暴露量(AUC),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自乳化递送系统(SEDDS)是由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形成的均一混合物,可用作药物的包载与递送工具,口服给药后,在胃肠道蠕动及胃肠液水性介质环境下,即可快速自发乳化形成水包油型乳滴。王至秦等报道了以三辛葵酸甘油酯为油相,聚氧乙烯40蓖麻油为乳化剂,1,2-丙二醇为助乳化剂,制备了一种包载原花青素原料药的自微乳。三者质量比为1:3:1时乳化迅速,载药量10%。按配比称取聚氧乙烯40蓖麻油、1,2-丙二醇和三辛葵酸甘油酯,于37℃水浴搅拌混匀,再加入处方量的原花青素混合使溶解,37℃平衡1h得到原花青素自微乳液,用水稀释100倍后平均粒径为(63.6±0.7)nm(文献2:中成药,2013,35(12):2749-2752)。张伟玲等报道了以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为油相,聚氧乙烯35蓖麻油为乳化剂,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为助乳化剂,三者比例为27.0:55.6:17.4(w:w:w),并将过量槲皮素原料药与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置于60℃恒温水浴中磁力搅拌,制备槲皮素的过饱和溶液。室温下振荡24h平衡后,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即制备得到了一种包载槲皮素原料药的自微乳。最大载药量为67.87mg/g,用水稀释50倍后平均粒径为25.26nm(文献3:山东大学学报,2016,54(3):41-49)。李泽民等报道了以中链脂肪酸(MCT)为油相,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CremophorRH40)为乳化剂,聚乙二醇-400(PEG-400)为助乳化剂,三者比例为MCT:PEG-400:CremophorRH40=2:2:6(w/w),并将过量姜黄素原料药与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混匀,涡旋5min后,37℃避光震摇48h。取出样品12000r/min,离心10min,精密取上清液,即制备了一种包载姜黄素原料药的自微乳,显著提高了其溶解度。最大载药量为55.30mg/g,用水稀释100倍后平均粒径为11.8nm(文献4:成都医学院学报,2017,12(2):155-59)。曹璐等报道了以三乙酸甘油酯为油相,CremophorEL和CremophorRH40为乳化剂,异丙醇为助乳化剂,比例为三乙酸甘油酯:CremophorEL∶CremophorRH40:异丙醇=22:27:13.5:37.8(w/w)。在37℃水浴条件下,磁力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空白自微乳。将适量白藜芦醇加入空白自微乳中,超声溶解,即可得白藜芦醇自微乳。载药量为45mg/g,用水稀释100倍后平均粒径为15nm(文献5:曹璐.白藜芦醇的研制[D].河北:河北医科大学,2014)。按文献2到5所述方法分别制备原花青素、槲皮素、姜黄素和白藜芦醇自微乳,将其在4℃和室温分别放置5天、1月及2月,观察外观性状的变化,考察其物理稳定性,结果表明,按文献2-5处方制备的黄酮多酚类药物自微乳混合物均存在明显稳定性缺陷:在4℃放置后易形成半固体或析出,室温放置一段时间后即发生药物析出。另外,柯学等报道了以Migly-col812/Maisine35-1(1:1)为油相,CremphorEL35/Labrasol(2:1)为乳化剂,TranscutolP为助乳化剂,按处方制备空白SMEDDS,加入过量黄芩素,在37℃水浴中搅拌溶解,24h后取出,于12000r·min-1高速离心15min,吸取上清液,即制备得到一种包载黄芩素原料药的自微乳,最大载药量为(18.1±1.11)mg/g,将其在纯化水中稀释100倍后3min内即形成稳定均一的微乳,形成的微乳粒径为27.2±0.56nm。与黄芩素原料药(口服灌胃)相比,黄芩素自微乳大鼠口服给药的Cmax提高至3.1倍,相对生物利用度(AUC)增加至3.77倍(文献6:中国新药杂志,2010,19(5):371-395)。WenliLiu等报道了以Capryliccaprictriglyceride(ODO,25%)为油相,CremophorRH40(53.57%)为乳化剂,TranscutolP(21.43%)为助乳化剂,并将过量黄芩素原料药与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在37℃条件下搅拌48h,再将混合物于12000rpm离心20min,取上清液,最终制备得到包载黄芩素原料药的自微乳,最大载药量为(32.02)mg/g,遇水后乳化粒径为27.54nm。与黄芩素原料药混悬液(分散于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相比,黄芩素自微乳大鼠口服给药的Cmax提高至1.6倍,相对生物利用度(AUC)增加至2.01倍(文献7:Fitoterapia,2012,83:1532-1539)。文献6和文献7中制备的自微乳均使黄芩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但验证性实验表明,其仍存在如下缺陷:(1)制备的黄芩素自微乳混合物,4℃放置后易形成半固体或析出,室温放置一个月即发生药物析出;(2)在给定的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条件下,黄芩素载药量难以进一步提高,无法满足临床治疗剂量对载药量的要求;(3)与黄芩素原料药相比,Cmax以及AUC增加的幅度有限。关于磷脂对自乳化药物递送系统的影响,ThuyTran等报道了以两种长链甘油酯(大豆油和Maisine35-1)为油相,Labrasol或KolliphorEL为乳化剂,比较了磷脂(LipoidSLPC80)对两种包载非诺贝特(Fenofibrate)SEDDS的体内外行为的影响(文献8:JournalofControlledRelease,2017,255:45-53.])。结果表明,磷脂对非诺贝特SEDDS的生物利用度均没有显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理想的载药自乳化组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酮多酚类药物自乳化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黄酮多酚类药物、游离磷脂、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所述黄酮多酚类药物包括选自黄芩素、原花青素、槲皮素、姜黄素和白藜芦醇中的一种或多种;/n可选地,所述黄酮多酚类药物还可以包括黄芩素、原花青素、槲皮素、姜黄素和白藜芦醇以外的其他黄酮多酚类药物,所述其他黄酮多酚类药物为选自汉黄芩素、阿魏酸、儿茶素、厚朴酚、和厚朴酚、芹菜素、陈皮素、鱼藤酮、补骨脂乙素、金鱼草素、飞燕草素、银杏素中的一种或多种;/n可选地,所述黄酮多酚类药物为黄芩素、原花青素、槲皮素、姜黄素或白藜芦醇;/n可选地,所述黄酮多酚类药物自乳化组合物的载药量为10-90mg/g,优选10-80mg/g;/n可选地,所述黄酮多酚类药物自乳化组合物的粒径为10-1000n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酮多酚类药物自乳化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黄酮多酚类药物、游离磷脂、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所述黄酮多酚类药物包括选自黄芩素、原花青素、槲皮素、姜黄素和白藜芦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黄酮多酚类药物还可以包括黄芩素、原花青素、槲皮素、姜黄素和白藜芦醇以外的其他黄酮多酚类药物,所述其他黄酮多酚类药物为选自汉黄芩素、阿魏酸、儿茶素、厚朴酚、和厚朴酚、芹菜素、陈皮素、鱼藤酮、补骨脂乙素、金鱼草素、飞燕草素、银杏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黄酮多酚类药物为黄芩素、原花青素、槲皮素、姜黄素或白藜芦醇;
可选地,所述黄酮多酚类药物自乳化组合物的载药量为10-90mg/g,优选10-80mg/g;
可选地,所述黄酮多酚类药物自乳化组合物的粒径为10-10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酮多酚类药物自乳化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黄酮多酚类药物自乳化组合物中,所述游离磷脂与黄酮多酚类药物的质量比为1:1~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黄酮多酚类药物自乳化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为选自天然磷脂、合成磷脂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天然磷脂包括选自大豆磷脂和蛋黄磷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合成磷脂包括选自磷酸甘油脂、鞘磷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甘油、甘油磷脂酸、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二肉蔻酰磷脂酰胆碱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选自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甘油磷脂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黄酮多酚类药物自乳化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相为选自植物油、植物油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植物油包括选自大豆油、玉米油、橄榄油、椰子油、花生油、山茶油、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植物油衍生物包括选自油酸山梨醇酯、油酸甘油酯、亚油酸甘油酯、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单亚油酸甘油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C8/C10甘油单酯、椰子油C8/C10甘油双酯、椰子油C8/C10甘油三酯、辛酸甘油三酯、辛酸甘油二酯、辛酸甘油单酯、癸酸甘油单酯、癸酸甘油二酯、癸酸甘油三酯、辛癸酸甘油单酯、辛癸酸甘油酯、辛癸酸甘油三酯、肉豆蔻酸异丙酯、亚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月桂酸聚乙二醇甘油酯、丙二醇单辛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油相为选自大豆油、蓖麻油、油酸乙酯、肉豆蔻酸异丙酯、辛癸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玲廖恒锋高越董武军刘志华王邦源张运冯遇周君卓刘璐叶军杨艳芳夏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五和博澳药业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