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43552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4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一种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包括基站和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所述基站配置为在固定地点设置时设定自身的第一定位数据,所述基站包括第一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接收卫星系统发出的卫星定位信号以得到所述基站的第二定位数据,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数据与所述第二定位数据之间的测量误差得出差分校正数据,所述基站可与至少两个智能设备进行通讯连接,以将相应的差分校正数据传输给至少两个智能设备。上述差分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定位方法,成本节约。

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and its position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and a positioning method thereof. A 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includes a base station and at least one smart device, the base station is configured to set the first positioning data itself in fixed point set, the base station includes a first signal receiver of satellite positioning signal, the first signal receiver receives a satellite system to obtain the second positioning data of the base station. The base station according to the error between the first location data and the second positioning data to go on a trip, positive data, the base station can communicate with at least two smart devices, to the corresponding difference, is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to at least two smart devices. The 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and positioning methods are cost 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确定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定区域内的差分全球定位系统,以及该差分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等)的技术的日趋发展,为了寻求更为精确的定位,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应用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来实现对移动物体的精确定位。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是将一台GPS接收机安置在基准站上进行观测。根据基准站已知精密坐标,计算出基准站到卫星的偏差修正数,并由基准站实时将这一数据发送出去。用户接收机在进行GPS观测的同时,也接收到基准站发出的改正数,并对其定位结果进行改正,从而提高定位精度。目前在机器上应用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建基站,通过基站传输差分校正数据来校正测量误差实现高精度定位。但是这种方式,对于个体用户而言,一个机器就要建立一个基站,成本太高,且每个基站所需空间也较大。另一种方式,是通过使用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ContinuouslyOperatingReferenceStations,缩写为CORS),使得机器通过与CORS基站间的数据传输实现高精度定位。但是对于个体用户而言,使用CORS基站的CORS信号需额外付费,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使用差分全球定位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差分全球定位系统以及一种差分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一种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包括基站和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所述基站配置为在固定地点设置时设定自身的第一定位数据,所述基站包括第一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接收卫星系统发出的卫星定位信号以得到所述基站的第二定位数据,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数据与所述第二定位数据之间的测量误差得出差分校正数据,所述基站可与至少两个智能设备进行通讯连接,以将相应的差分校正数据传输给至少两个智能设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智能设备包括编码模块,所述编码模块用于对相应的智能设备进行编码,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编码是否与所述基站预设的数据信息相匹配来判断是否将所述差分校正数据传输给相应的智能设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差分校正数据发送给智能设备;以及控制模块,用于存储智能设备的编码,并根据智能设备提供的编码控制所述发送模块是否将所述差分校正数据发送给所述智能设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包括至少两路传输路径,所述各路传输路径用于将相应的差分校正数据传输给相应的智能设备,当所述基站接收到相应的智能设备发出索取差分校正数据的请求指令时,所述基站可指示相应的智能设备通过相应的传输路径获取相应的差分校正数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智能设备均包括壳体和连接于壳体的移动站,所述基站与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移动站进行通讯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智能设备均包括分开设置的第二信号接收器和第三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接收卫星定位系统发出的卫星定位信号以得到相应的智能设备当前位置的定位数据,所述第三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出的差分校正数据,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与所述第三信号接收器均集成于各智能设备的移动站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设备为自移动设备或智能机器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设备包括惯性导航系统。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设备与所述卫星定位系统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基站与所述卫星定位系统之间的距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站与所述卫星定位系统之间的连线和所述智能设备与所述卫星定位系统之间的连线形成的夹角小于等于0.3度。上述差分全球定位系统,能够实现对智能设备的精确定位,并且由于基站能够和多个智能设备建立通讯,从而使得该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可拓展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接入或加入多个智能设备,从而相当于能够组建一个区域差分全球定位网络,进而无需每个智能设备都必须建立一个基站,大大节省了成本,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减少智能设备的数量,或者调整基站的覆盖范围,使得差分定位更为灵活方便。一种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包括基站,所述基站配置为在固定地点设置时设定自身的第一定位数据,所述基站包括第一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接收卫星定位系统发出的卫星定位信号以得到所述基站的第二定位数据,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数据与所述第二定位数据之间的测量误差得出差分校正数据,所述基站可与至少两个智能设备进行通讯连接,以将相应的差分校正数据传输给至少两个智能设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智能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编码模块,所述编码模块用于对相应的智能设备进行编码,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编码是否与所述基站预设的数据信息相匹配来判断是否将所述差分校正数据传输给相应的智能设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包括至少两路传输路径,所述各路传输路径用于将相应的差分校正数据传输给相应的智能设备,当所述基站接收到相应的智能设备发出索取差分校正数据的请求指令时,所述基站可指示至少两个智能设备通过不同的传输路径获取相应的差分校正数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智能设备均包括壳体和连接于壳体的移动站,所述基站与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移动站进行通讯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设备为自移动设备或智能机器人。一种差分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所述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包括基站,所述基站配置为在固定地点设置时设定自身的第一定位数据,所述基站可与至少一个智能设备进行通讯连接,所述基站还包括分析模块,各智能设备包括处理模块,所述定位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集数据:根据卫星定位系统发出的卫星定位信号得到所述基站的第二定位数据,将所述第一定位数据与所述第二定位数据传输给所述基站的分析模块;步骤2:分析数据:所述基站的分析模块接收步骤1的第一定位数据与第二定位数据,分析得出所述基站的差分校正数据,并可将获得的差分校正数据传输给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处理模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方法还包括步骤3:处理数据:智能设备的处理模块接收所述差分校正数据,并根据该差分校正数据对相应的智能设备接收卫星定位信号,而得到的相应的智能设备当前位置的定位数据进行修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智能设备还包括指令模块,所述定位方法还包括步骤4:发出指令:将智能设备修正后的定位数据反馈给所述指令模块,所述指令模块控制智能设备的行进轨迹并发出执行指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设备还包括执行模块,所述定位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5:执行指令:所述执行模块接收到所述指令模块发出的指令,触发智能设备根据得到的行进轨迹行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智能设备包括编码模块,所述编码模块用于对相应的智能设备进行编码,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括:当所述基站的分析模块分析得出所述基站的差分校正数据时,所述基站可根据所述编码是否与所述基站预设的数据信息相匹配来判断是否将所述差分校正数据传输给相应的智能设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差分校正数据发送给智能设备;以及控制模块,用于存储智能设备的编码,并根据智能设备提供的编码控制所述发送模块是否将所述差分校正数据发送给所述智能设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包括用于将所述差分校正数据传输给相应的智能设备的至少两路传输路径,所述步骤2和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和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所述基站配置为在固定地点设置时设定自身的第一定位数据,所述基站包括第一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接收卫星系统发出的卫星定位信号以得到所述基站的第二定位数据,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数据与所述第二定位数据之间的测量误差得出差分校正数据,所述基站可与至少两个智能设备进行通讯连接,以将相应的差分校正数据传输给至少两个智能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13 CN 20161022721941.一种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和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所述基站配置为在固定地点设置时设定自身的第一定位数据,所述基站包括第一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接收卫星系统发出的卫星定位信号以得到所述基站的第二定位数据,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数据与所述第二定位数据之间的测量误差得出差分校正数据,所述基站可与至少两个智能设备进行通讯连接,以将相应的差分校正数据传输给至少两个智能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智能设备包括编码模块,所述编码模块用于对相应的智能设备进行编码,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编码是否与所述基站预设的数据信息相匹配来判断是否将所述差分校正数据传输给相应的智能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差分校正数据发送给智能设备;以及控制模块,用于存储智能设备的编码,并根据智能设备提供的编码控制所述发送模块是否将所述差分校正数据发送给所述智能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包括至少两路传输路径,所述各路传输路径用于将相应的差分校正数据传输给相应的智能设备,当所述基站接收到相应的智能设备发出索取差分校正数据的请求指令时,所述基站可指示相应的智能设备通过相应的传输路径获取相应的差分校正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智能设备均包括壳体和连接于壳体的移动站,所述基站与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移动站进行通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智能设备均包括分开设置的第二信号接收器和第三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接收卫星定位系统发出的卫星定位信号以得到相应的智能设备当前位置的定位数据,所述第三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出的差分校正数据,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与所述第三信号接收器均集成于各智能设备的移动站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为自移动设备或智能机器人。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包括惯性导航系统。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与所述卫星定位系统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基站与所述卫星定位系统之间的距离。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与所述卫星定位系统之间的连线和所述智能设备与所述卫星定位系统之间的连线形成的夹角小于等于0.3度。11.一种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所述基站配置为在固定地点设置时设定自身的第一定位数据,所述基站包括第一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接收卫星定位系统发出的卫星定位信号以得到所述基站的第二定位数据,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数据与所述第二定位数据之间的测量误差得出差分校正数据,所述基站可与至少两个智能设备进行通讯连接,以将相应的差分校正数据传输给至少两个智能设备。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智能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编码模块,所述编码模块用于对相应的智能设备进行编码,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编码是否与所述基站预设的数据信息相匹配来判断是否将所述差分校正数据传输给相应的智能设备。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包括至少两路传输路径,所述各路传输路径用于将相应的差分校正数据传输给相应的智能设备,当所述基站接收到相应的智能设备发出索取差分校正数据的请求指令时,所述基站可指示至少两个智能设备通过不同的传输路径获取相应的差分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明明谭一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