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奏人专利>正文

缝合传动齿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219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合传动齿轮箱,包括内部形成敞口空腔的箱体,所述空腔的端口带有端盖,在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通过伞齿轮组传动连接第二传动组件和手动传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只需要配置一个驱动电机进行动力传输即可满足高速的缝合作业。

Suture drive gear box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uture gear box,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forms an open cavity, the cavity of the port with an end cover, a first transmission component is arranged inside the box body, wherein the first drive assembly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and manual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bevel gears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the invention can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prior art, only need to configure a drive motor for power transmission can meet the high-speed sewing oper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缝合传动齿轮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合传动齿轮箱,用于埋夹机或者套口机上。
技术介绍
套口机一般都通过驱动电机进行动力传输,现有的套口机均采用连杆方式进行动力传输,由于交长、多支连杆传动导致整体的传动不协调,缝合作业不平稳,噪音大,更无法实现高速作业,故此现有的套口机或者埋夹机已经无法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缝合传动齿轮箱,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只需要配置一个驱动电机进行动力传输即可满足高速的缝合作业。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缝合传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形成敞口空腔的箱体,所述空腔的端口带有端盖,在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通过伞齿轮组传动连接第二传动组件和手动传动组件。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杆、第二传动轴杆和第三传动轴杆,所述第一传动轴杆的两端、所述第二传动轴杆的两端、所述第三传动轴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端盖上与所述空腔底部上;所述第二传动轴杆与所述第一传动轴杆、所述第三传动轴杆之间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杆转动时,可以同时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杆和所述第三传动轴杆的转动。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传动轴杆、第二传动轴杆和第三传动轴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空腔的对角线上,处于同一条直线排列。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传动轴杆的底端凸出所述空腔的底部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传动轴杆的顶端凸出端盖与偏心轮传动连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传动轴杆的顶端凸出端盖与凸轮传动连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带有伞齿轮,所述伞齿轮与位于第二传动轴杆上的主伞齿轮相配进行动力传输,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带有同步轮,所述传动杆与所述箱体之间设有轴承。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手动传动组件包括手动杆,所述手动杆的一端带有伞齿轮,所述伞齿轮与位于第二传动轴杆上的主伞齿轮相配进行动力传输,所述手动杆的另一端带有手动轮,所述手动杆与所述箱体之间设有轴承;所述手动轮转动时,可以通过伞齿轮带动第二传动轴杆、同步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动轴杆、第三传动轴杆转动。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手动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为相对设置。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箱体底端面形成椭圆形凹槽,所述凹槽带有盖板,所述第一传动轴杆、第二传动轴杆和第三传动轴杆的底端位于凹槽内。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盖板上形成用于第二传动轴杆通过的轴孔。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包括内部形成敞口空腔的箱体,所述空腔的端口带有端盖,在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通过伞齿轮组传动连接第二传动组件和手动传动组件,本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第一传动组件上的第二传动轴杆,通过第二传动轴杆分别带动第一传动轴杆和第三传动轴杆,为同步带动,进而实现套口机或埋夹机上的衣片缝合作业。另外,第一传动组件的转动同时可以带动第二传动组件和手动传动组件,反之,整个缝合作业需要调节缝合位置的时候,可以通过手动传动组件进行转动,方便调节到合适的位置进行缝合或者调整衣片。由此可知,本专利技术只要通过一个驱动电机就可以同时带动整个缝合作业,并且机械传动整体的稳定性高,进而实现高速缝合作业,衣片缝合的质量和效率都大大提高。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结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底部方向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缝合传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形成敞口空腔1的箱体2,所述空腔1的端口带有端盖3,在所述箱体2内部设有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通过伞齿轮组传动连接第二传动组件和手动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杆4、第二传动轴杆5和第三传动轴杆6,所述第一传动轴杆4的两端、所述第二传动轴杆5的两端、所述第三传动轴杆6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端盖3上与所述空腔1底部上;故此第一传动轴杆4、第二传动轴杆5和第三传动轴杆6都可以自由转动,其中所述第二传动轴杆5与所述第一传动轴杆4、所述第三传动轴杆6之间通过齿轮组7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杆5转动时,可以同时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杆4和所述第三传动轴杆6的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轴杆4、第二传动轴杆5和第三传动轴杆6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2空腔1的对角线上,处于同一条直线排列,这样的排列主要是与手动轮和同步轮错开排列,另外所述第二传动轴杆5的底端凸出所述空腔1的底部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杆4的顶端凸出端盖3与偏心轮传动连接,实现钩针缝合,所述第二传动轴杆5的顶端凸出端盖3与凸轮传动连接,实现钩线作业,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8,所述传动杆8的一端带有伞齿轮9,所述伞齿轮9与位于第二传动轴杆5上的主伞齿轮10相配进行动力传输,所述传动杆8的另一端带有同步轮11,所述传动杆8与所述箱体2之间设有轴承,所述手动传动组件包括手动杆12,所述手动杆12的一端带有伞齿轮9,所述伞齿轮9与位于第二传动轴杆5上的主伞齿轮10相配进行动力传输,所述手动杆12的另一端带有手动轮13,所述手动杆12与所述箱体2之间设有轴承;所述手动轮13转动时,可以通过伞齿轮9带动第二传动轴杆5、同步轮11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动轴杆4、第三传动轴杆6转动,所述手动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为相对设置,所述箱体2底端面形成椭圆形凹槽,所述凹槽带有盖板14,所述第一传动轴杆4、第二传动轴杆5和第三传动轴杆6的底端位于凹槽内,所述盖板14上形成用于第二传动轴杆5通过的轴孔,这样是方便安装,同时也方便加工。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缝合传动齿轮箱

【技术保护点】
缝合传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形成敞口空腔的箱体,所述空腔的端口带有端盖,在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通过伞齿轮组传动连接第二传动组件和手动传动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缝合传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形成敞口空腔的箱体,所述空腔的端口带有端盖,在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通过伞齿轮组传动连接第二传动组件和手动传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缝合传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杆、第二传动轴杆和第三传动轴杆,所述第一传动轴杆的两端、所述第二传动轴杆的两端、所述第三传动轴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端盖上与所述空腔底部上;所述第二传动轴杆与所述第一传动轴杆、所述第三传动轴杆之间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杆转动时,可以同时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杆和所述第三传动轴杆的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缝合传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杆、第二传动轴杆和第三传动轴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空腔的对角线上,处于同一条直线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缝合传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轴杆的底端凸出所述空腔的底部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缝合传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杆的顶端凸出端盖与偏心轮传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虎
申请(专利权)人:王奏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