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奏人专利>正文

用于埋夹机或套口机上的双凸轮钩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2636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埋夹机或套口机上的双凸轮钩线组件,包括钩针、固定座和传动杆,所述传动杆通过双凸轮组件与驱动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高稳定性,实现高速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埋夹机或套口机上的双凸轮钩线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埋夹机或套口机上的双凸轮钩线组件。
技术介绍
套口机上对毛衣进行缝纫的时候,其钩线组件部分包括钩针、固定座和传动杆,其中钩针通过传动杆实现上下和左右活动,完整套口机或埋夹机上的缝合作业,但是现有的钩针在左右和上下缝合作业过程中,整体稳定性差,无法实现高速作业,已经无法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埋夹机或套口机上的双凸轮钩线组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高稳定性,实现高速作业。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用于埋夹机或套口机上的双凸轮钩线组件,包括钩针、固定座和传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通过双凸轮组件与驱动电机连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双凸轮组件包括传动轴杆,在所述传动轴杆上设有呈上下设置的平面凸轮和共轭凸轮,所述平面凸轮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传动杆连接,所述共轭凸轮通过第二连接件与传动杆连接,所述传动轴杆的底部带有驱动电机。对本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传动杆的外部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端部外壁形成延伸端体,所述延伸端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传动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彼此首尾垂直连接的固定杆、横杆和延伸杆,在所述固定杆的端部设有轴孔,所述轴孔与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杆的端部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平面凸轮相抵接触;当平面凸轮转动的时候,通过相抵的第一轴承进行动力传递,固定杆以横杆为支点形成上下摆动,进而带动传动杆上下摆动,实现传动杆上的钩针上下反复运动,完成上下钩线作业。对本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横杆上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通过轴杆设置在U型支架上,所述横杆相对轴杆可以自由转动。对本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杆体,在所述杆体的一端形成空槽,所述共轭凸轮的两个凸轮分别位于所述空槽的两侧,在所述空槽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形成凸柱,所述凸柱分别位于空槽的两侧且分别与共轭凸轮相抵,所述杆体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延伸端体固定,当共轭凸轮转动的时候,通凸柱相抵进行动力传递,借助杆体以及球形端对延伸端体分别进行前后运动,该延伸端体会带动固定套以及传动杆实现左右反复摆动,完成左右钩线作业。对本技术做进一步优选,还包括油箱。对本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油箱与传动轴杆之间设有密封轴承,在所述油箱内填充牛油。对本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油箱为敞口式。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双凸轮实现钩针的上下钩线和左右钩线,本技术采用的双凸轮为平面凸轮和共轭凸轮,该平面凸轮和共轭凸轮为现有产品,在此不在赘述。本技术中的平面凸轮与第一连接件相配,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传动杆实现动力传输,而平面凸轮为上表面凸形面轨迹,而平面凸轮借助传动轴杆进行转动,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轴承与平面凸轮相抵,故此平面凸轮的转动就能实现第一连接上下活动,进而带动传动杆上下活动,位于传动杆底部的钩针也就实现活动作业。第一连接件以横杆上的轴杆为支点进行上下钩线作业。第二连接件上的第二轴承与共轭凸轮相抵,而共轭凸轮的转动能实现第二连接件左右摆动,进而实现传动杆左右摆动,位于传动杆底部的钩针也就实现左右钩线作业。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二连接件的部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埋夹机或套口机上的双凸轮钩线组件,包括钩针1、固定座2和传动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3通过双凸轮组件与驱动电机4连接,所述双凸轮组件包括传动轴杆5,在所述传动轴杆5上设有呈上下设置的平面凸轮6和共轭凸轮7,所述平面凸轮6通过第一连接件10与传动杆3连接,所述共轭凸轮7通过第二连接件20与传动杆3连接,所述传动轴杆5的底部带有驱动电机4。本技术中所述传动杆3的外部设有固定套8,所述固定套8的端部外壁形成延伸端体81,所述延伸端体8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0通过螺栓82固定;所述传动杆3的顶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固定连接。本技术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0包括彼此首尾垂直连接的固定杆11、横杆12和延伸杆13,在所述固定杆11的端部设有轴孔,所述轴孔与传动杆3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杆13的端部设有第一轴承14,所述第一轴承14与所述平面凸轮6相抵接触;当平面凸轮6转动的时候,通过相抵的第一轴承14进行动力传递,固定杆以横杆12为支点形成上下摆动,进而带动传动杆3上下摆动,实现传动杆3上的钩针上下反复运动,完成上下钩线作业,所述横杆12上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通过轴杆16设置在U型支架15上,所述横杆12相对轴杆16可以自由转动。本技术中所述第二连接件20包括杆体21,在所述杆体21的一端形成空槽22,所述共轭凸轮7的两个凸轮71分别位于所述空槽22的上下两侧,在所述空槽22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形成凸柱23,所述凸柱23分别位于空槽22的两侧且分别与共轭凸轮7相抵,所述杆体2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82与所述延伸端体81固定,当共轭凸轮7转动的时候,通凸柱23相抵进行动力传递,借助杆体21对延伸端体81分别进行前后运动,该延伸端体81会带动固定套8以及传动杆3实现左右反复摆动,完成左右钩线作业。本技术中所述杆体底端面通过直线导轨设置在埋夹机或套口机上,所述杆体通过直线导轨实现直线运动,这样可以实现杆体的直线运动稳定性。本技术中的共轭凸轮也可以用其他的双凸轮代替,只要能够实现即可。本技术还包括油箱30,所述油箱30与传动轴杆5之间设有密封轴承31,这样不仅实现了密封,而且可以实现传动轴杆5的转动,在所述油箱30内填充牛油,所述油箱30为敞口式,这样便于添加牛油,本技术采用牛油不仅可以润滑整个平面凸轮4和共轭凸轮7的运作,而且可以降低温度,延长整体的使用寿命。其中油箱30与杆体21之间也设有直线轴承32,不仅可以密封防止牛油外漏,而且可以确保杆体21的前后运动。本技术在实际作业过程中,驱动电机4带动传动轴杆5的转动,当传动轴杆3转动时,同时带动平面凸轮6和共轭凸轮7,而平面凸轮6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10带动传动杆上下活动,而共轭凸轮7通过第二连接件20实现传动杆上左右传动,为了实现连续的左右作业和上下作业,工作人员可以调节平面凸轮6和共轭凸轮7,使之在传动杆上下活动之后接着左右活动,进而反复作业,完成衣片的缝合作业。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埋夹机或套口机上的双凸轮钩线组件

【技术保护点】
用于埋夹机或套口机上的双凸轮钩线组件,包括钩针、固定座和传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通过双凸轮组件与驱动电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埋夹机或套口机上的双凸轮钩线组件,包括钩针、固定座和传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通过双凸轮组件与驱动电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埋夹机或套口机上的双凸轮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凸轮组件包括传动轴杆,在所述传动轴杆上设有呈上下设置的平面凸轮和共轭凸轮,所述平面凸轮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传动杆连接,所述共轭凸轮通过第二连接件与传动杆连接,所述传动轴杆的底部带有驱动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埋夹机或套口机上的双凸轮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的外部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端部外壁形成延伸端体,所述延伸端体与第二连接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传动杆的顶端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埋夹机或套口机上的双凸轮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彼此首尾垂直连接的固定杆、横杆和延伸杆,在所述固定杆的端部设有轴孔,所述轴孔与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杆的端部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平面凸轮相抵接触;当平面凸轮转动的时候,通过相抵的第一轴承进行动力传递,固定杆以横杆为支点形成上下摆动,进而带动传动杆上下摆动,实现传动杆上的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虎
申请(专利权)人:王奏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