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簧机及弹簧卷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72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簧机及弹簧卷制工艺,上压臂的形状呈V形且中部与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下压臂的形状呈倒V形且中部与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上压臂靠近卷簧轴的一端设置有下压卷簧轴上弹簧的上压辊,下压臂靠近卷簧轴的一端设置有上压卷簧轴上弹簧的下压辊,上压臂远离卷簧轴的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活动连接,下压臂远离卷簧轴的一端与气缸的缸体底部活动连接,通过同一气缸实现对弹簧施加压力,使卷制过程中受到的压力是均匀相等的,避免出现弹簧表面受压力不均匀的问题,使卷制出来的弹簧更圆,符合弹簧卷制的要求。

Coiling spring machine and spring coiling proces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ring coiling machine and a spring coiling process, pressure arm shape is in the shape of V and the middle and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rotatably connected, under the pressure arm shape of inverted V shape and the central axis of rotation and the second connection on the pressure roller arm near the end of the coil spring shaft is arranged under the the spring shaft spring, pressing arm near one end of the coil spring shaft is arranged on the spring shaft spring pressing roller, the pressure on the arm away from the piston rod end of the active volume spring shaft and cylinder connections, under pressure at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arm away from the active volume end spring shaft and cylinder connections. Through the same cylinder pressure on the pressure spring, the rolling process is uniform and equal, avoid the spring surface by the uneven pressure, the spring out of the spring is more rou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簧机及弹簧卷制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弹簧卷制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卷簧机及弹簧卷制工艺。
技术介绍
弹簧是工业中常用的元件,大到飞机军舰,小到手机相机等各种产品,均用到弹簧,现有的弹簧大多数由卷簧机卷绕生产出来。目前,现有技术中,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3091616U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卷簧装置,支架板中部设置卷簧轴,卷簧轴的前端设置卡孔,弹簧的一端卡入卡孔处,卷簧轴转动,对弹簧片卷制,支架板上设置退簧油缸,退簧油缸的下端设置退簧推杆,退簧推杆的一侧设置上导轮架,上导轮架上设置上导轮油缸,上导轮油缸的前端设置上导轮。但是,上导轮和下导轮分别由上导轮油缸和下导轮油缸控制,两个油缸的驱动力不同,会使上导轮和下导轮作用在卷制中弹簧上的作用力不同,导致卷制出来的弹簧各处弯曲弧度不同,使弹簧卷的不够圆,达不到弹簧卷制的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卷簧机,使卷制过程中受到的压力是均匀相等的,避免出现弹簧表面受压力不均匀的问题,使卷制出来的弹簧更圆,符合弹簧卷制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卷簧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侧机架,所述第一侧机架上转动连接有卷簧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第一侧机架相对的第二侧机架,所述第二侧机架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上压臂、下压臂和气缸,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轴线均垂直于第二侧机架的侧面,所述上压臂的形状呈V形且中部与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下压臂的形状呈倒V形且中部与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上压臂靠近卷簧轴的一端设置有下压卷簧轴上弹簧的上压辊,所述下压臂靠近卷簧轴的一端设置有上压卷簧轴上弹簧的下压辊,所述上压臂远离卷簧轴的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活动连接,所述下压臂远离卷簧轴的一端与气缸的缸体底部活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簧片的一端卡在卷簧轴上,随着卷簧轴的自转,对弹簧片进行卷制,在卷制一圈后,气缸的活塞杆伸长,驱动上压臂和下压臂靠近卷簧轴的一端靠近卷簧轴,通过上压辊和下压辊共同压在卷制中的弹簧片上,通过同一气缸实现对弹簧施加压力,使卷制过程中受到的压力是均匀相等的,避免出现弹簧表面受压力不均匀的问题,使卷制出来的弹簧更圆,符合弹簧卷制的要求。进一步的,所述上压辊的圆周面周向环绕形成有供弹簧在其中移动的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簧轴在卷制的过程中,限位槽将移动中的弹簧片限制在其中,避免了弹簧片在卷簧轴的轴向上产生偏移,使卷制过程中弹簧片的传送稳定、准确。进一步的,所述上压辊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上压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供两个所述上压辊等高设置的上辊架,两个所述上压辊的轴线相平行,所述卷簧轴位于两个上压辊之间的正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压辊为两个,且与上压臂转动连接,卷制过程中,弹簧是圆形的,两个上压辊均可压在弹簧上,且转动一定角度后,可以更好的贴合接触到弹簧的表面,受到的压力更加的明显,使弹簧卷制更加的圆、更加的规则。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机架上设置有与上压臂设置有上压辊的一端顶部相抵触以限制上压臂一端上移行程的限位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与上压臂设置上压辊的一端相抵触,以限制上压臂的一端向上移动,从而避免上压辊向上移动的行程过大,使上压辊工作起来更加方便、快速,上压辊的上移行程不会过度。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第二侧机架靠近或远离第一侧机架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可驱动第二侧机架靠近或远离第一侧机架,在卷制完弹簧后,驱动件驱动第二侧机架远离第一侧机架,同时,通过限位槽的内侧壁与弹簧接触,限位槽水平方向远离第一侧机架,从而带动绕在卷簧轴上的弹簧从卷簧轴上脱离下来,从而实现弹簧从卷簧轴上自动掉落下来,无需人工卸料,非常的方便、省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机架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二侧机架滑移配合的导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侧机架与导柱滑移配合,导柱的设置,对第二侧机架在底座上滑移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使第二侧机架的滑移更加的准确、稳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机架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侧机架相抵触以限制第二侧机架靠近第一侧机架的限位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柱与第二侧机架相抵触,阻挡第二侧机架向第一侧机架移动,从而限制了第二侧机架向第一侧机架移动的行程,避免第二侧机架向第一侧机架之间的间距过小,方便人员拿取卷制后的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机架上开设有与卷簧轴一端定位配合的定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孔与卷簧轴的一端定位配合,使卷簧轴的外端被第二侧机架挡住,可阻挡卷制工作前卷簧轴上的弹簧意外从卷簧轴的外端脱离下来。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卷制工艺,卷制出来的弹簧更加的圆、规范。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弹簧卷制工艺,使用上述任一所述的卷簧机,工艺步骤如下:将带状的弹簧片一端和垫片一端一同卡入卷簧轴上,垫片的长度、宽度与弹簧片的长度、宽度相同,垫片与弹簧片的外表面贴合,卷簧轴自转,带动弹簧片和垫片一同卷绕起来;在完成卷绕弹簧后,人工将垫片从弹簧上取下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簧片和垫片一同卡在卷簧轴上,然后通过卷簧轴自转带动弹簧片卷绕,垫片可保证卷绕出来的弹簧片之间存在间隙,比较实用,使用上述卷簧机卷制出来的弹簧,更加的圆、规范,符合生产需求。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同一气缸实现对弹簧施加压力,使卷制过程中受到的压力是均匀相等的,避免出现弹簧表面受压力不均匀的问题,使卷制出来的弹簧更圆,符合弹簧卷制的要求;2、使用该卷簧机卷制出来的弹簧,更加的圆、规范,符合生产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上压臂和下压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卷簧轴、上压臂和下压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侧机架;3、第二侧机架;4、卷簧轴;401、卡槽;5、驱动电机;6、驱动件;7、导柱;8、限位柱;9、上压臂;10、下压臂;11、第一转动轴;12、第二转动轴;13、气缸;14、导向孔;15、定位孔;16、侧板;17、横板;18、限位杆;19、螺纹孔;20、上压辊;21、限位槽;22、上辊架;23、铰接轴;24、下压辊;25、下辊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一种卷簧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水平的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垂直于底座1表面的第一侧机架2,第一侧机架2上设置有卷簧轴4和驱动卷簧轴4自转的驱动电机5,卷簧轴4与第一侧机架2的表面转动连接,卷簧轴4的轴线垂直于第一侧机架2的一侧表面,卷簧轴4的外圆周面开设有供弹簧片和垫片一同卡入固定的卡槽401,卡槽401沿卷簧轴4轴向上延伸;底座1表面滑移连接有第二侧机架3,第一侧机架2与第二侧机架3左右相对,底座1上设置有驱动件6,驱动件6选用油缸,油缸的输出杆与第二侧机架3的侧面固定连接,以驱动第二侧机架3在底座1上水平滑移,使第二侧机架3靠近或远离第一侧机架2。第一侧机架2的底部侧面固定连接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卷簧机及弹簧卷制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簧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侧机架(2),所述第一侧机架(2)上转动连接有卷簧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与第一侧机架(2)相对的第二侧机架(3),所述第二侧机架(3)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轴(11)、第二转动轴(12)、上压臂(9)、下压臂(10)和气缸(13),所述第一转动轴(11)和第二转动轴(12)的轴线均垂直于第二侧机架(3)的侧面,所述上压臂(9)的形状呈V形且中部与第一转动轴(11)转动连接,所述下压臂(10)的形状呈倒V形且中部与第二转动轴(12)转动连接,所述上压臂(9)靠近卷簧轴(4)的一端设置有下压卷簧轴(4)上弹簧的上压辊(20),所述下压臂(10)靠近卷簧轴(4)的一端设置有上压卷簧轴(4)上弹簧的下压辊(24),所述上压臂(9)远离卷簧轴(4)的一端与气缸(13)的活塞杆活动连接,所述下压臂(10)远离卷簧轴(4)的一端与气缸(13)的缸体底部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簧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侧机架(2),所述第一侧机架(2)上转动连接有卷簧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与第一侧机架(2)相对的第二侧机架(3),所述第二侧机架(3)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轴(11)、第二转动轴(12)、上压臂(9)、下压臂(10)和气缸(13),所述第一转动轴(11)和第二转动轴(12)的轴线均垂直于第二侧机架(3)的侧面,所述上压臂(9)的形状呈V形且中部与第一转动轴(11)转动连接,所述下压臂(10)的形状呈倒V形且中部与第二转动轴(12)转动连接,所述上压臂(9)靠近卷簧轴(4)的一端设置有下压卷簧轴(4)上弹簧的上压辊(20),所述下压臂(10)靠近卷簧轴(4)的一端设置有上压卷簧轴(4)上弹簧的下压辊(24),所述上压臂(9)远离卷簧轴(4)的一端与气缸(13)的活塞杆活动连接,所述下压臂(10)远离卷簧轴(4)的一端与气缸(13)的缸体底部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辊(20)的圆周面周向环绕形成有供弹簧在其中移动的限位槽(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辊(2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上压臂(9)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供两个所述上压辊(20)等高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晨沈小木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裕荣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