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极管转向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9922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提供一种二极管转向定位装置,涉及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撑柱,支撑柱顶部设有平台架,平台架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皮带连接从动轮,从动轮连接转动杆;转动杆顶部连接定位抓手,定位抓手顶部设有定位夹块,转动杆底部连接传动柱,传动柱下方设有上顶气缸;传动柱上设有感应盘,感应盘上设有感应缺口位,感应缺口位与感应器匹配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同时实现二级管的定位和极性转向,能有效提高定位效率,装置设有固定的初始转动位置,在每次定位的开始都能够先将转动位置调到零位,使转动定位更加准确,为下一步进行测试提供优良的前提条件。

A diode steering and position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iode steering positioning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a position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support column, at the top of the support column is arranged with a platform frame platform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motor, the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wheel and the driving wheel through a belt connected with a driven wheel, a driven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rod; the rota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sitioning at the top of the starting point, the starting point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positioning clamp positioning block, rotating rod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transmission column. The transmission column is arranged below the top cylinder; a transmission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disc induction, induct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notch induction, induction and matching using gap sensor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can realize positioning two tubes and polar shif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ositioning efficiency of the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initial rotational position to the first rotational position to zero at the beginning of each location, rotation of the more accurate positioning, to test the next step provide condition excell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极管转向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定位装置,具体公开了一种二极管转向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二极管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只允许电流由一个方向流过。在生产二极管的过程中,测试环节用于检测二极管的性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步骤,二极管制作完成之后通过机器的吸嘴吸起,然后放入测试座,但是在测试之前必须对二极管进行位置矫正和电机矫正。现有技术中,在将二极管测试前的位置、电机矫正都是通过模具配合完成,将二极管放入固定的模具里面,依靠模具的边缘进行定位,再通过吸嘴吸起来,放入测试座进行测试,但这样的方法效率较低,且定位不准确,容易影响测试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二极管转向定位装置,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同时实现二极管的定位和极性转向,准确度高。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一种二极管转向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柱顶部设有平台架,平台架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皮带连接从动轮,从动轮连接转动杆;转动杆顶部连接定位抓手,定位抓手顶部设有定位夹块,转动杆底部连接传动柱,传动柱下方设有上顶气缸;传动柱上设有感应盘,感应盘上设有感应缺口位,感应缺口位与感应器匹配使用。进一步的,定位夹块具体设有四个。进一步的,每相邻的两个定位夹块之间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互垂直。进一步的,电机具体为步进电机。进一步的,传动柱底部设有缓冲头。进一步的,感应器位于感应座上。进一步的,感应座通过连接架连接支撑柱。进一步的,支撑柱底部连接第一滑动块,第一微调螺丝与第一滑动块螺纹连接,第一微调螺丝中间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块,第一底座呈“L”形,第一微调螺丝通过两个第一限位块卡接于第一底座的竖直板上。进一步的,第一底座的底板连接第二滑动块的底板,第二滑动块呈“L”形,第二微调螺丝与第二滑动块的竖直板螺纹连接,第二微调螺丝中间设有两个第二限位块,第二微调螺丝通过两个第二限位块卡接于第二底座上。进一步的,第二底座垂直连接有第三滑动块的竖直板,第三滑动块呈“L”形,第三微调螺丝与第三滑动板的底板螺纹连接,第三微调螺丝中间设有两个第三限位块,第三微调螺丝通过两个第三限位块卡接于第三底座的竖直板上,第三底座呈“L”形。本技术设有定位抓手,定位抓手上设有四个定位夹块,上顶气缸往上顶传动柱,使定位抓手张开,四个定位夹块往外分离,外部机械手将二极管放到定位抓手上,上顶气缸下移,四个定位夹块往中心靠近,将二极管从四周夹紧;步进电机通过主动轮、皮带、从动轮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顶部的定位抓手转动,同时转动杆带动底部的感应盘转动,感应器探测到感应缺口位时,步进电机停止工作,此时,整个装置处于转动的零位状态,再通过设置步进电机,使定位抓手转动固定的角度;上顶气缸往上顶传动柱,定位抓手张开,四个定位夹块往外分离,外部吸头吸走二极管并运送到测试座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极管转向定位装置,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同时实现二级管的定位和极性转向,能有效提高定位效率,装置设有固定的初始转动位置,在每次定位的开始都能够先将转动位置调到零位,使转动定位更加准确,为下一步进行测试提供优良的前提条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为:支撑柱10、平台架11、定位抓手12、定位夹块121、转动杆122、从动轮123、电机13、主动轮131、皮带132、连接架20、传动柱21、感应盘22、感应缺口位221、感应座23、感应器231、缓冲头24、上顶气缸25、气缸支架26、第一底座31、第一微调螺丝32、第一滑动块33、第二底座41、第二微调螺丝42、第二滑动块43、第三底座51、第三微调螺丝52、第三滑动块53。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二极管转向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柱10,支撑柱10顶部设有平台架11,平台架11上设有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端连接主动轮131,主动轮131通过皮带132连接从动轮123,从动轮123连接转动杆122;转动杆122顶部连接定位抓手12,定位抓手12顶部设有定位夹块121,优选地,定位夹块121设有四个,且每相邻的两个定位夹块121之间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互垂直;转动杆122底部连接传动柱21,传动柱21的正下方设有上顶气缸25,上顶气缸25通过气缸支架26连接支撑柱10;定位夹块121底部连接定位转动立柱的顶部,定位转动立柱底部铰接于定位抓手12,定位转动立柱中间设有滚轮,四个定位转动立柱的滚轮集中设置于定位抓手12中央,传动柱21上部伸进到定位抓手12中,传动柱21顶部设有伞形顶头,伞形顶头底部宽顶部窄,伞形顶头的顶部位于四个滚轮的中心;传动柱21上设有感应盘22,感应盘22上设有感应缺口位221,感应缺口位221与感应器231匹配使用,感应器231具体为光电感应器,感应器231位于感应座23上,感应座23通过连接架20连接支撑柱10。定位抓手12内部的四个滚轮本来是几乎紧贴伞形顶头的顶部,上顶气缸25往上顶传动柱21,传动柱21顶部的伞形顶头位置同时上升,此时,伞形顶头较宽的底部与四个滚轮持平,使四个滚轮向外运动,同时带动四个定位转动立柱绕与定位抓手12的铰接点转动,从而使四个定位夹块121往外张开;此时外部的机械手将二极管放到四个定位夹块121之间的中央,上顶气缸25下移,传动柱21通过重力作用下落,传动柱21顶部的伞形顶头同时下落,伞形顶头的顶部与四个滚轮持平,四个滚轮往中央位置运动,通过四个定位转动立柱分别带动四个定位夹块121夹紧二极管;电机13通过主动轮131、皮带132、从动轮123带动转动杆122转动,转动杆122顶部的定位抓手12和底部的感应盘22同时转动,当感应缺口位221转动到感应器231正下方时,电机13停止运作,定位抓手12随之停止转动,此时为装置的转动零位,即为装置的转动初始状态,再通过控制电机13带动定位抓手12转动一定的角度,上顶气缸25往上顶,定位夹块121松开二极管,外部的吸头将二极管吸走,并运送到测试座上。本技术定位稳定、精确,且能够同时实现二极管的定位以及极性转向,自动化程度高,定位效率高。为使操作更加简便,电机13具体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能够通过脉冲信号控制转动的角度,控制精度高,能够实现精确的角位移,且在承受范围内不受负载的影响。为延长装置整体的寿命,传动柱21底部设有缓冲头24,当上顶气缸25往上顶时,通过缓冲头24的缓冲作用,传动柱21的动作更加稳定,进而传动柱21顶部发送的动作将会更加稳定,能够有效延长传动柱21、定位抓手12内部等结构的寿命。为使装置与外部机械手、吸头等机构的配合更加精确稳定,设置前后、左右、上下位置的调节机构。支撑柱10底部连接第一滑动块33,第一微调螺丝32与第一滑动块33螺纹连接,第一微调螺丝32中间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块321,第一底座31呈“L”形,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二极管转向定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极管转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0),所述支撑柱(10)顶部设有平台架(11),所述平台架(11)上设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连接主动轮(131),所述主动轮(131)通过皮带(132)连接从动轮(123),所述从动轮(123)连接转动杆(122);所述转动杆(122)顶部连接定位抓手(12),所述定位抓手(12)顶部设有定位夹块(121),所述转动杆(122)底部连接传动柱(21),所述传动柱(21)下方设有上顶气缸(25);所述传动柱(21)上设有感应盘(22),所述感应盘(22)上设有感应缺口位(221),所述感应缺口位(221)与感应器(231)匹配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极管转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0),所述支撑柱(10)顶部设有平台架(11),所述平台架(11)上设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连接主动轮(131),所述主动轮(131)通过皮带(132)连接从动轮(123),所述从动轮(123)连接转动杆(122);所述转动杆(122)顶部连接定位抓手(12),所述定位抓手(12)顶部设有定位夹块(121),所述转动杆(122)底部连接传动柱(21),所述传动柱(21)下方设有上顶气缸(25);所述传动柱(21)上设有感应盘(22),所述感应盘(22)上设有感应缺口位(221),所述感应缺口位(221)与感应器(231)匹配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极管转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块(121)具体设有四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极管转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定位夹块(121)之间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互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极管转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3)具体为步进电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极管转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柱(21)底部设有缓冲头(2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极管转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231)位于感应座(23)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二极管转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灏覃荣俊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