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8793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7:44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工序:准备第1基板(10);在上述第1基板的一面(10a)形成Ti层(40b)成为最表面的金属膜、将该金属膜布图从而形成第1焊盘部(17);准备第2基板(20);在上述第2基板的一面(20a)形成Ti层(41b)成为最表面的金属膜、将该金属膜布图从而形成第2焊盘部(24);通过将上述第1基板及上述第2基板真空退火,将形成在上述第1焊盘部及上述第2焊盘部的上述Ti层上的氧化膜除去,将上述第1焊盘部与上述第2焊盘部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基于2015年2月10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24321号主张优先权,这里引用其记载内容。
本专利技术涉及第1基板和第2基板被接合且在第1基板与第2基板之间配置有传感部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这种半导体装置,提出了具有检测加速度的传感部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具体而言,在该半导体装置中,在第1基板与第2基板之间配置有检测加速度的传感部。此外,在第1基板形成有与传感部电连接的第1焊盘部,在第2基板的与第1焊盘部对置的部分形成有第2焊盘部。并且,这些第1焊盘部与第2焊盘部被接合而被电连接。另外,第1焊盘部及第2焊盘部由以铝为主成分的材料构成。但是,在这样的半导体装置中,由于第1、第2焊盘部由以铝为主成分的材料构成,所以在第1、第2焊盘部的表面形成的氧化膜(自然氧化膜)非常坚固。并且,在将第1焊盘部与第2焊盘部接合时,为了将第1、第2焊盘部电连接而必须在除去了形成于第1、第2焊盘部的氧化膜的状态下进行接合,但为了将该氧化膜除去,在将第1、第2焊盘部接合前及接合时必须使温度非常高,或使接合时的载荷非常大。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上述半导体装置具备:第1基板(10),具有一面(10a);第2基板(20),具有一面(20a),以该一面与上述第1基板的一面对置的状态而与上述第1基板接合;传感部(15),配置在上述第1基板与上述第2基板之间;第1焊盘部(17),形成在上述第1基板的一面,与上述传感部电连接;以及第2焊盘部(24),形成在上述第2基板的一面,与上述第1焊盘部电连接;上述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以下工序:准备上述第1基板;在上述第1基板的一面形成最表面为Ti层(40b)的金属膜,通过将该金属膜布图而形成上述第1焊盘部;准备上述第2基板;在上述第2基板的一面形成最表面为Ti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10 JP 2015-0243211.一种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上述半导体装置具备:第1基板(10),具有一面(10a);第2基板(20),具有一面(20a),以该一面与上述第1基板的一面对置的状态而与上述第1基板接合;传感部(15),配置在上述第1基板与上述第2基板之间;第1焊盘部(17),形成在上述第1基板的一面,与上述传感部电连接;以及第2焊盘部(24),形成在上述第2基板的一面,与上述第1焊盘部电连接;上述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以下工序:准备上述第1基板;在上述第1基板的一面形成最表面为Ti层(40b)的金属膜,通过将该金属膜布图而形成上述第1焊盘部;准备上述第2基板;在上述第2基板的一面形成最表面为Ti层(41b)的金属膜,通过将该金属膜布图而形成上述第2焊盘部;通过将上述第1基板及上述第2基板进行真空退火,除去在上述第1焊盘部及上述第2焊盘部的上述Ti层上形成的氧化膜;以及将上述第1焊盘部与上述第2焊盘部接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以下工序:在上述第1焊盘部的形成中,通过将在上述第1基板的一面形成的金属膜布图,与上述第1焊盘部一起,形成包围上述第1焊盘部的框状的第1封固部(18);在上述第2焊盘部的形成中,通过将在上述第2基板的一面形成的金属膜布图,与上述第2焊盘部一起,形成包围上述第2焊盘部且形状与上述第1封固部对应的第2封固部(25);在上述氧化膜的除去中,将在上述第1、第2封固部的上述Ti层上形成的氧化膜,与在上述第1、第2焊盘部的上述Ti层上形成的氧化膜一起除去;在上述接合中,通过将上述第1焊盘部与上述第2焊盘部接合并将上述第1封固部与上述第2封固部接合,在上述第1基板与上述第2基板之间构成气密室(50),将上述传感部封固到上述气密室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以下工序,即:在将上述氧化膜除去之前,在上述第1基板及上述第2基板的配置在上述气密室内的部分的至少一方,形成吸附活性气体的捕获层(3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捕获层的形成中,具备形成基底层(42a)的工序、将该基底层粗糙化处理的工序、和在粗糙化处理后的上述基底层上形成Ti层(42b)的工序。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在形成上述捕获层之前、在形成上述捕获层的部分形成沟槽(43)的工序;在上述捕获层的形成中,还具备以保留上述沟槽内的空间(43a)的方式沿着上述沟槽的壁面形成上述捕获层的工序。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焊盘部的形成、上述第2焊盘部的形成、上述第1封固部的形成、上述第2封固部的形成的各自中,还具备仅形成上述Ti层作为上述金属膜的工序。7.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以下工序:在上述第1焊盘部的形成及上述第2焊盘部的形成中,将上述第1焊盘部及上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畑利彦竹谷英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