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车轮的轮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77008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0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车轮的轮辐,涉及轨道车车轮技术领域,所述轮辐为蝶s盆型的薄壳,接近轮毂的薄壳为蝶s形,接近轮辋的薄壳为抛物线曲线形,在所述蝶s形和抛物线曲线形之间的薄壳为渐近线曲线的盆底形。本发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采用不同的相连接的蝶s盆型、抛物线曲线形、渐近线曲线薄壳的数量,蝶s盆型、抛物线曲线形、渐近线曲线薄壳的相互位置和接点,以及薄壳截面轮廓中央纵轴线倾斜角度,不同的构造方法来实现车轮疲劳强度和动力强度的提高。

Spoke of rail car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ail vehicle wheel spokes,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heel rail car, the spoke for the butterfly s basin type shell, close to the hub shell as the butterfly shape of S, close to the rim of the shell as a parabola shape, between the butterfly shaped and S shaped shell as a parabolic curve asymptote the curve shape of pelvic floor. The numbe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adopt different connecting butterfly s basin type, parabolic curve, curve asymptote shell, mutual position and contact the butterfly s basin type, parabolic curve, curve asymptote of thin shells, and the shell section contour of a central longitudinal axis tilt angle, structure of different methods to realize the wheel fatigue strength and the dynamic strength incr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车轮的轮辐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车轮
,具体地说是一种轨道车车轮的轮辐。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轨道交通车轮通常是由轮毂、轮辐及形成轮缘与轮轨接触面的轮辋组成。轮辐是由相连接的平面、锥面或曲线形的薄壳系统组成的薄壳。轮辐辐板的形状有:直辐板、s型辐板、波浪型辐板、盆型辐板。辐板的形状对车轮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有较大的影响,其径向刚度可使车轮有较大的弹性,可以改善制动热负荷下车轮的应力状态和降低轮轨动作用力。辐板的轴向刚度应尽量大,减少车轮的轴向变形,防止轮轨正常接触位置和轮缘角度,影响车辆运行性能和增加爬轨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等应力、高铸造材质密度和质量的轨道车车轮的轮辐。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轮辐为蝶s盆型辐板的薄壳,接近轮毂的薄壳为蝶s盆型,接近轮辋的薄壳为抛物线曲线形,在所述蝶s盆型和抛物线曲线形之间的薄壳为渐近线曲线的盆底形。本技术可采用不同的相连接的蝶s盆型、抛物线曲线形、渐近线曲线薄壳的数量,蝶s盆型、抛物线曲线形、渐近线曲线薄壳的相互位置,以及薄壳截面轮廓中央纵轴线倾斜角度,不同的构造方法来实现车轮疲劳强度和动力强度的提高。本技术所述蝶s盆型的s盆型的曲度e等于0.8-1.0,所述蝶s盆型薄壳高度为所述薄壳深度的8~12%。本技术所述抛物线曲线形薄壳的深度为所述薄壳深度的23~9%。本技术所述盆底形的渐近线曲线的离心率e≥1,随着e的增大,双曲线张口逐渐变得开阔,且所述盆底形的深度为所述薄壳深度的69~79%。本技术中轮辐设计为蝶s盆型的薄壳,接近轮毂的薄壳为蝶s盆型,与本申请人之前申请的专利申请号201120423872.0的技术专利相比,原轮辐设计为蝶盆型的薄壳,接近轮毂的薄壳为锥形,相比较,本申请蝶s盆形的设计,其径向刚度可使车轮有较大的弹性,可以改善制动热负荷下车轮的应力状态和降低轮轨动作用力;原申请蝶盆型的设计,接近轮毂的薄壳设计为锥形,径向刚度大,从而使得车轮的弹性较小,轮轨对于轮轨的作用力增强,从而降低轮辐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轨道车车轮的轮辐采用蝶s盆型辐板的薄壳,接近轮毂的薄壳为蝶s盆型,接近轮辋的薄壳为抛物线曲线形,在所述蝶s盆型和抛物线曲线形之间的薄壳为渐近线曲线的盆底形,其径向刚度可使车轮有较大的弹性,可以改善制动热负荷下车轮的应力状态和降低轮轨动作用力。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轨道车车轮的轮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轨道车车轮2-轮毂3-轮辐4-轮辋5-轮缘6-轮轨接触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轨道车车轮1包括轮毂2、轮辐3及形成轮缘5与轮轨接触面6的轮辋4。本技术的轮辐3是由相连接的蝶s盆型辐板的薄壳,包括接近轮毂的蝶s盆型,接近轮辋的薄壳抛物线曲线形,在蝶s盆型和抛物线曲线形之间的薄壳为渐近线曲线的盆底形系统组成的形状的薄壳。接近轮毂2的薄壳为蝶s盆型,如图1中的C段,蝶s盆型的曲度e等于0.96,其高度为薄壳深度h的10%。接近轮辋4的薄壳为抛物线曲线形,如图1中的A段,且接近轮辋4的抛物线曲线形深度h1为薄壳深度h的19%。在蝶s盆型C段和抛物线曲线形A段之间的薄壳为渐近线曲线的盆底形,如图1中的B段,渐近线曲线的离心率e≥1,随着e的增大,双曲线张口逐渐变得开阔,渐近线曲线的盆底形的深度h2为薄壳深度h的71%。本技术采用蝶s盆型辐板的薄壳,包括接近轮毂的蝶s盆型,接近轮辋的薄壳抛物线曲线形,在蝶s盆型和抛物线曲线形之间的薄壳为渐近线曲线的盆底形系统组成的形状的薄壳。将现有技术中接近轮毂的锥形薄壳改为接近轮毂的蝶s盆型,蝶s盆型与锥形的薄壳相比较,其径向刚度可使车轮有较大的弹性,可以改善制动热负荷下车轮的应力状态和降低轮轨动作用力。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
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他修改,只要没超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轨道车车轮的轮辐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车车轮的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为蝶s盆型辐板的薄壳,接近轮毂的薄壳为蝶s盆型,接近轮辋的薄壳为抛物线曲线形,在所述蝶s盆型和抛物线曲线形之间的薄壳为渐近线曲线的盆底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车轮的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为蝶s盆型辐板的薄壳,接近轮毂的薄壳为蝶s盆型,接近轮辋的薄壳为抛物线曲线形,在所述蝶s盆型和抛物线曲线形之间的薄壳为渐近线曲线的盆底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轨道车车轮的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蝶s盆型的蝶s盆型的曲度e等于0.8-1.0,所述蝶s盆型薄壳高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富臧权同王克宇徐帅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华铁铁路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