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9989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系统,其包括产生排气的内燃机、构造成接收排气的排气接收器以及气体处理装置,该气体处理装置包括具有顶面、排气入口和出口的壳体,该气体处理装置布置在该排气接收器的下游并且包括板形元件,板形元件垂直于壳体的顶面布置并具有在板形元件的顶端处的顶部边缘、底端、面向排气入口的第一边缘和面向出口的第二边缘,板形元件具有在排气入口与出口之间的用以确保排气沿板形元件从排气入口流至出口的板延伸部和布置在板形元件的第二边缘处的液滴捕集部件,其中,气体处理装置包括液体供应装置,该液体供应装置构造成沿板形元件的顶部边缘的一部分供应液体以确保液体从板形元件的顶端流向板形元件的底端。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system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system, includ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nfigured to exhaust receiver and exhaust gas treatment device of exhaust gas treatme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housing having a top surface of the exhaust entrance and exit, the gas process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exhaust receiver downstream and comprises a plate shaped element second top edge arrangement of plate type components perpendicular to the housing and has a top at the top edge of the plate element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entrance, facing the exhaust first edge and export oriented, plate element with the exhaust outlet between the entrance and to ensure that the droplet shape along the exhaust components from the exhaust flow to the outlet of the entrance in extension and located in the second edges of the plate shaped elements collection units, including gas processing device includes a liquid supply device, the liquid supply device is configured A portion of the edge of the edge of the plate element supplies the liquid to ensure that the liquid flows from the tip of the plate element toward the bottom of the plate e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系统,该内燃机系统包括:产生排气的内燃机、构造成接收排气的排气接收器、和气体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内燃机产生不同量的污染物,所述污染物可以很多种方式减少。一个方法是再循环给定量的排气并借此在燃烧过程中减少NOx的形成。在排气再循环之前,必须降低温度并且必须对颗粒和硫进行处理以防止损害内燃机。处理排气的一个方式是借助预洗涤器处理,其中NaOH/水被注入该排气再循环(EGR)气体中。在蒸发过程中,形成SO3气溶胶、碳烟颗粒和盐颗粒,它们之后在气体作为净化气体被送入内燃机之前在随后的洗涤器中被除去。为了改进这一过程,需要这样的一种替代方案,即该替代方案能够补充或甚者代替已知的洗涤器/过滤器,因为已知的过滤器技术因在预洗涤器处理期间形成的高颗粒含量而将时间定的非常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完全或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更特别地,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气体处理装置,该气体处理装置比已知洗涤器更高效地去除和防止形成SO3气溶胶、盐颗粒和碳烟颗粒。从下面的描述中将变得显而易见的上述目的以及众多的其它目的、优点和特征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来实现,即通过内燃机系统来实现,该内燃机系统包括:-产生排气的内燃机;-构造成接收排气的排气接收器;以及-气体处理装置,该气体处理装置包括具有顶面、排气入口和出口的壳体,该气体处理装置布置在该排气接收器的下游并且包括板形元件,所述板形元件垂直于所述壳体的顶面布置并具有在板形元件的顶端处的顶部边缘、底端、面向排气入口的第一边缘和面向所述出口的第二边缘,所述板形元件具有在所述排气入口与所述出口之间的用以确保排气沿所述板形元件从所述排气入口流至所述出口的板延伸部和布置在所述板形元件的第二边缘处的液滴捕集部件,其中,所述气体处理装置包括液体供应装置,该液体供应装置构造成沿所述板形元件的顶部边缘的一部分供应液体以确保液体从所述板形元件的顶端流向所述板形元件的底端。上述气体处理装置可与所述排气接收器流体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形元件可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液体供应装置构造成向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二者供应液体。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在所述壳体中布置多个板形元件,所述多个板形元件之间具有相互距离以形成用于所述排气的流动路径。上述距离可取决于气流速度和可接受的压降并且可取决于内燃机构型。此外,所述壳体可具有垂直于所述板延伸部的横截面,并且所述板形元件可沿所述横截面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每隔一个板形元件可具有比相邻的板形元件更长的板延伸部,从而液滴捕集部件是沿从所述排气入口至所述出口的壳体延伸部错位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体供应装置可沿所述顶部边缘的至少25%,优选沿所述顶部边缘的至少50%,更优选沿所述顶部边缘的至少75%供应液体。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所述顶面可以是液体容器的一部分。上述顶面还可具有与所述板形元件相对布置的通槽。所述通槽可形成液体分配通道。此外,所述板形元件可突伸至所述通槽中。此外,所述通槽可具有宽度且所述板形元件可具有厚度,所述宽度大于所述厚度,从而在所述板形元件与所述通槽之间提供液体流动通路。所述通槽还可对着所述板形元件的顶部边缘布置。进一步地,可设置多个导管,所述导管具有孔,所述孔布置成使得所述孔面向所述板形元件的顶部边缘。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体供应装置可以预定液体速率将液体递送至所述板形元件,所述液体速率根据所述排气的速度调节。在另一实施例中,液体冷却单元可构造成在所述液体被给送至所述液体供应装置之前冷却所述液体。在又一实施例中,可在所述板形元件的底部边缘下方布置收集容器。此外,所述液体可以是水与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此外,一个或多个所述板形元件可沿所述板延伸部设置一个或多个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可在最靠近所述板形元件的第二端处最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形元件的所述第一边缘可限定出入口面积,所述入口面积在0.5-20m2之间,优选在1.5-5.0m2之间。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液滴捕集部件可沿所述第二边缘的至少75%布置。所述液滴捕集部件还可从所述底部边缘起沿所述第二边缘向上布置。通过将所述液滴捕集部件从底部边缘起沿第二边缘向上布置,确保了所有的功能。上述液滴捕集部件可具有V形或U形横截面。此外,所述排气可包含SO3气凝胶、盐颗粒和碳烟颗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系统还可包括预洗涤器。此外,所述气体处理装置可布置在所述预洗涤器的下游。此外,所述内燃机系统可包括水雾捕集器。此外,所述气体处理装置可布置在所述水雾捕集器的上游。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燃机系统可包括冷却单元。所述气体处理装置还可临近所述冷却单元地布置在所述冷却单元的上游或下游。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燃机系统还可包括布置在所述冷却单元下游的洗涤器。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燃机系统可包括涡轮增压器。此外,所述气体处理装置可布置在所述涡轮增压器的下游。此外,可在所述涡轮增压器的下游布置冷却单元,并且所述气体处理装置可分别布置在所述冷却单元和所述涡轮增压器的下游。此外,所述排气可在所述排气接收器的下游被分成排气再循环支路和涡轮增压器支路。另外,所述气体处理装置可与所述排气再循环支路和/或所述涡轮增压器支路流体连接。所述内燃机系统还可包括净化气体接收器。上述净化气体接收器可与所述内燃机流体连接。此外,所述气体处理装置可布置在所述净化气体接收器的上游。此外,可在所述内燃机系统中布置多个气体处理装置。此外,可串联布置两个气体处理装置。最后,所述内燃机可以是二冲程内燃机。附图说明下面将参考后附的示意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及其许多优点,所述示意图出于示例目的仅示出了一些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内燃机的内燃机系统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气体处理装置的透视图;图3示出了气体处理装置的板形元件的透视图;图4示出了不带顶面的图1的气体处理装置;图5-9示出了内燃机系统的多个其它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0示出了另一气体处理装置的透视图;以及图11示出了具有气体处理装置的内燃机系统的透视图。所有的附图是高度示意性的,未必按比例绘制,并且它们仅示出了阐明本专利技术所必需的那些部件,省略或仅暗示了其它部件。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具有内燃机2的内燃机系统100,该内燃机2通过燃料如重燃料油、气体或柴油提供动力并产生排气。该内燃机系统100还包括构造成接收排气的排气接收器3和用于处理排气的气体处理装置4。气体处理装置4布置在排气接收器3的下游,该排气接收器接收的一部分排气用于排气再循环过程,而另一部分排气用于驱动涡轮增压器50,该涡轮增压器具有由排气驱动的涡轮机51,用于驱动压缩机52。因此,排气在排气接收器3的下游被分成排气再循环支路48和涡轮增压器支路49。内燃机系统100还包括预洗涤器31,在该预洗涤器中,通过向气体中喷射水(H2O)和氢氧化钠(NaOH)的混合物来对排气进行处理以形成气溶胶、盐颗粒、液滴和SO3颗粒。气体处理装置4布置在预洗涤器31的下游,用于除去在预洗涤器31中形成的气溶胶、盐颗粒、液滴和SO3颗粒。在气体处理装置4的下游,使气体在冷却单元32中冷却,之后使气体流入洗涤器33中并随后进入水雾捕集器(WMC)34,以捕集气体中剩余的液滴,之后气体在净化气体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燃机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系统(100),包括:‑产生排气的内燃机(2);‑构造成接收所述排气的排气接收器(3);和‑气体处理装置(4),所述气体处理装置包括具有顶面(6)、排气入口(7)和出口(8)的壳体(5),所述气体处理装置布置在所述排气接收器的下游并且包括板形元件(9),所述板形元件垂直于所述壳体(5)的顶面(6)布置并具有在板形元件(9)的顶端(11)处的顶部边缘(10)、底端(12)、面向所述排气入口(7)的第一边缘(14)和面向所述出口(8)的第二边缘(15),所述板形元件(9)具有在所述排气入口(7)与所述出口(8)之间以用于确保所述排气沿所述板形元件(9)从所述排气入口(7)流至所述出口(8)的板延伸部(16)和布置在所述板形元件(9)的第二边缘(15)处的液滴捕集部件(17),其中,所述气体处理装置(4)包括液体供应装置(18),该液体供应装置构造成沿所述板形元件(9)的顶部边缘(10)的一部分供应液体以确保液体从所述板形元件(9)的顶端(11)流向所述板形元件的底端(12)。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18 DK PA2016701611.一种内燃机系统(100),包括:-产生排气的内燃机(2);-构造成接收所述排气的排气接收器(3);和-气体处理装置(4),所述气体处理装置包括具有顶面(6)、排气入口(7)和出口(8)的壳体(5),所述气体处理装置布置在所述排气接收器的下游并且包括板形元件(9),所述板形元件垂直于所述壳体(5)的顶面(6)布置并具有在板形元件(9)的顶端(11)处的顶部边缘(10)、底端(12)、面向所述排气入口(7)的第一边缘(14)和面向所述出口(8)的第二边缘(15),所述板形元件(9)具有在所述排气入口(7)与所述出口(8)之间以用于确保所述排气沿所述板形元件(9)从所述排气入口(7)流至所述出口(8)的板延伸部(16)和布置在所述板形元件(9)的第二边缘(15)处的液滴捕集部件(17),其中,所述气体处理装置(4)包括液体供应装置(18),该液体供应装置构造成沿所述板形元件(9)的顶部边缘(10)的一部分供应液体以确保液体从所述板形元件(9)的顶端(11)流向所述板形元件的底端(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系统(100),其中,所述板形元件(9)具有第一面(21)和第二面(22),所述液体供应装置(18)构造成向所述第一面(21)和所述第二面(22)两者供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N·尼尔森
申请(专利权)人:曼柴油机和涡轮机公司德国曼柴油机和涡轮机欧洲股份公司之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丹麦,DK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