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浇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7661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具浇注系统,包括模具主体、浇口套、流道和隔热部件,流道设置在模具主体内,模具主体上设置有开口,浇口套嵌设在模具主体中,浇口套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连通开口,第二端部连通流道,隔热部件嵌设在模具主体中并位于浇口套和模具主体之间。较佳地,隔热部件位于第一端部和模具主体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巧妙,使用时不会降低喷嘴温度,不会导致喷嘴堵塞,无需注塑炮台座退而让喷嘴出现垂涎状态,从而不会延迟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且结构简洁,制造简便,生产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浇注系统
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涉及模具浇注
,具体是指一种模具浇注系统。
技术介绍
在塑胶模具领域,浇注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为将液态塑料引入模具型腔而在模具内开设的通道。浇注系统的作用是:控制液态塑料充填型腔的速度及充满型腔所需的时间;使液态塑料平稳地进入型腔,避免紊流和对型腔的冲涮;阻止熔渣和其他夹杂物进入型腔;浇注时不卷入气体,并尽可能使产品冷却时符合顺序凝固的原则。在大水口进胶模具中,浇注系统相对比较简单,一般由浇口套及流道两部分组成,浇口套与流道连通。流道开设于型芯或型腔,注塑时,喷嘴抵靠在浇口套上,液态塑料经喷嘴通过浇口套直接注入。浇口套的普遍安装方式是浇口套直接与模具的A板或面板接触。由于部分塑料的特殊性,产品保压及冷却过程中注塑机的喷嘴需保持高温状态,但是喷嘴与浇口套贴合状态会因模具温度偏低而降低喷嘴温度,从而导致喷嘴堵塞,部分工厂会选择注塑炮台座退让喷嘴出现垂涎状态,造成生产周期延迟。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模具浇注系统,其使用时不会降低喷嘴温度,不会导致喷嘴堵塞,因此无需注塑炮台座退而让喷嘴出现垂涎状态,从而不会延迟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浇注系统,其使用时不会降低喷嘴温度,不会导致喷嘴堵塞,从而不会延迟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浇注系统,其使用时无需注塑炮台座退而让喷嘴出现垂涎状态,从而不会延迟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浇注系统,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生产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浇注系统,包括模具主体、浇口套和流道,所述流道设置在所述模具主体内,所述模具主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浇口套嵌设在所述模具主体中,所述浇口套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通所述开口,所述第二端部连通所述流道,其特点是,所述模具浇注系统还包括隔热部件,所述隔热部件嵌设在所述模具主体中并位于所述浇口套和所述模具主体之间。较佳地,所述隔热部件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模具主体之间。较佳地,所述隔热部件是隔热圈。较佳地,所述模具主体包括面板,所述流道的一端和所述开口均设置在所述面板中,所述浇口套和所述隔热部件均嵌设在所述面板中,所述浇口套与所述的流道的一端管路连通。较佳地,所述模具主体包括面板和A板,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A板上,所述流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A板中,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面板中,所述浇口套和所述隔热部件均嵌设在所述面板和所述A板中,所述浇口套与所述的流道的一端管路连通。较佳地,所述模具主体包括面板和A板,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A板上,所述流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A板中,所述开口贯穿设置在所述面板中,所述浇口套和所述隔热部件均嵌设在所述A板中,所述浇口套与所述的流道的一端管路连通。较佳地,所述模具主体包括面板和A板,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A板上,所述流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A板中,所述开口贯穿设置在所述面板中并局部设置在所述A板中,所述浇口套和所述隔热部件均嵌设在所述A板中,所述浇口套与所述的流道的一端管路连通。较佳地,所述模具主体内具有型腔,所述流道管路连通所述型腔。更佳地,所述模具主体包括A板、B板、前模和后模,所述型腔位于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之间,所述前模位于所述A板中,所述后模位于所述B板中,所述流道设置在所述A板和所述前模中,或所述流道设置在所述A板、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中。较佳地,所述模具浇注系统还包括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设置在所述模具主体上并邻近所述开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1、本技术的模具浇注系统将隔热部件设置在浇口套和模具主体之间,因此,使用时不会降低喷嘴温度,不会导致喷嘴堵塞,从而不会延迟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2、本技术的模具浇注系统将隔热部件设置在浇口套和模具主体之间,因此,使用时无需注塑炮台座退而让喷嘴出现垂涎状态,从而不会延迟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3、本技术的模具浇注系统将隔热部件设置在浇口套和模具主体之间,因此,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生产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俯视不意图。图2是图1中A-A位置的剖视示意图。(符号说明)I模具主体;11面板;12A板;13B板;14前模;15后模;16型腔;2浇口套;21第一端部;22第二端部;3流道;4隔热部件;5开口; 6定位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的模具浇注系统包括模具主体1、浇口套2、流道3和隔热部件4,所述流道3设置在所述模具主体I内,所述模具主体I上设置有开口 5,所述浇口套2嵌设在所述模具主体I中,所述浇口套2包括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所述第一端部21连通所述开口 5,所述第二端部22连通所述流道3,所述隔热部件4嵌设在所述模具主体I中并位于所述浇口套2和所述模具主体I之间。也就是说,所述隔热部件4包覆在所述浇口套2的周围。所述隔热部件4可以包覆在整个所述浇口套2的周围,也可以包覆在所述浇口套2的一部分的周围,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隔热部件4位于所述第一端部21和所述模具主体I之间。因为所述第一端部21与所述开口5连通,因此所述第一端部21相当于所述浇口套2的头部和颈部位置。所述隔热部件4可以是任何合适的隔热部件,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隔热部件4是隔热圈。所述浇口套2可以嵌设在所述模具主体I的任何合适的位置,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模具主体I包括面板11和A板12,所述面板11设置在所述A板12上,所述流道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A板12中,所述开口 5设置在所述面板11中,所述浇口套2和所述隔热部件4均嵌设在所述面板11和所述A板12中,所述浇口套2与所述的流道3的一端管路连通。或者,也可以,较佳地,所述流道3的一端和所述开口5均设置在所述面板11中,所述浇口套2和所述隔热部件4均嵌设在所述面板11中,所述浇口套2与所述的流道3的一端管路连通。或者,还可以,较佳地,所述流道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A板12中,所述开口5贯穿设置在所述面板11中,所述浇口套2和所述隔热部件4均嵌设在所述A板12中,所述浇口套2与所述的流道3的一端管路连通。或者,还可以,较佳地,所述流道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A板12中,所述开口5贯穿设置在所述面板11中并局部设置在所述A板12中,所述浇口套2和所述隔热部件4均嵌设在所述A板12中,所述浇口套2与所述的流道3的一端管路连通。所述模具主体I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浇注系统,包括模具主体、浇口套和流道,所述流道设置在所述模具主体内,所述模具主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浇口套嵌设在所述模具主体中,所述浇口套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通所述开口,所述第二端部连通所述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浇注系统还包括隔热部件,所述隔热部件嵌设在所述模具主体中并位于所述浇口套和所述模具主体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部件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模具主体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部件是隔热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包括面板,所述流道的一端和所述开口均设置在所述面板中,所述浇口套和所述隔热部件均嵌设在所述面板中,所述浇口套与所述的流道的一端管路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包括面板和A板,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A板上,所述流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A板中,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面板中,所述浇口套和所述隔热部件均嵌设在所述面板和所述A板中,所述浇口套与所述的流道的一端管路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木华黄志春张亚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久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