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冻融联合酶解制备微孔淀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1189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冻融联合酶解制备微孔淀粉的方法,属于变性淀粉加工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淀粉(包括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大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绿豆淀粉,豌豆淀粉、木薯淀粉)为原料,经过冻融、复合酶酶解、离心、洗涤、烘干、过筛等步骤实施,制得微孔淀粉。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促进淀粉颗粒表面孔穴快速形成,形成的微孔深且密,吸油能力较未处理的原淀粉有大幅度提高,处理过程简单,环保安全;能够解决冻融成孔效果差、酶解速率低、酶解时间长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微孔淀粉可用作优良的吸附材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卫生、农业、造纸、印刷等行业,降低生产成本,易于实现产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冻融联合酶解制备微孔淀粉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性淀粉工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冻融联合酶解制备微孔淀粉的方法。
技术介绍
微孔淀粉又称多孔淀粉,指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的方法使淀粉颗粒由表及里形成具有孔洞结构的变性淀粉颗粒,其小孔直径约为1μm,一般孔隙率为50%左右,是一种用途广泛,环境友好的新型生物材料,也是一种新型的变性淀粉。微孔淀粉因其具备良好的吸附性能,原料来源广泛,安全无毒;生产工艺简单,可生物降解,已经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医药工业等领域。目前生产微孔淀粉的主要方法有物理、化学和生物法。物理法包括低温冻融法、超声波处理法、机械撞击和挤压法等方法。物理法制得的微孔淀粉只是在淀粉表面形成腐蚀或凹坑,未形成贯穿的微孔结构,其吸附能力增加有限,生产成本较高,难以进行工业化生产,因此作为单一制备的方法应用前景受限;化学方法,如酸法、乙醇法、交联法等,制备微孔淀粉反应速率较慢,降解不一,出孔随机性强,结构较脆弱从而限制了其应用;生物法中酶法使用最广泛,淀粉酶解生产微孔淀粉的工艺简单易行,生产效率较高,产品吸附性较好,但酶法生产成本较高,酶解时间长。因此,微孔淀粉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冻融联合酶解制备微孔淀粉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淀粉经物理法联合生物法制备微孔淀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淀粉为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大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绿豆淀粉、豌豆淀粉、木薯淀粉;先对原料淀粉冻融处理,再酶解制备微孔淀粉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浸泡:称取适量淀粉,置于容器中,加水浸泡,淀粉与水的比例为1:1‑3,浸泡时间为1‑5小时;(2)冻融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淀粉放入低温速冻箱进行冷冻处理,之后于低于淀粉糊化温度下解冻0.5‑2小时;(3)加复合酶水解:将步骤(2)得到的解冻后淀粉用缓冲液调至pH值为 4‑6,加入α‑淀粉酶和糖化酶,酶配比为α‑淀粉酶:糖化酶为1:3‑1:5,加酶量为体系总质量的1‑3%,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淀粉经物理法联合生物法制备微孔淀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淀粉为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大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绿豆淀粉、豌豆淀粉、木薯淀粉;先对原料淀粉冻融处理,再酶解制备微孔淀粉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浸泡:称取适量淀粉,置于容器中,加水浸泡,淀粉与水的比例为1:1-3,浸泡时间为1-5小时;(2)冻融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淀粉放入低温速冻箱进行冷冻处理,之后于低于淀粉糊化温度下解冻0.5-2小时;(3)加复合酶水解:将步骤(2)得到的解冻后淀粉用缓冲液调至pH值为4-6,加入α-淀粉酶和糖化酶,酶配比为α-淀粉酶:糖化酶为1:3-1:5,加酶量为体系总质量的1-3%,温度控制在50-55℃,反应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雷赵安琪杨末王彩娇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