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靛红-3-肟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10415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靛红‑3‑肟衍生物的制备工艺,该方法以2‑吲哚酮衍生物为原料、水为溶剂,与亚硝酸叔丁酯在室温及空气条件下反应以高收率和纯度获得靛红‑3‑肟衍生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不使用金属试剂,具有合成及后处理工艺简单、成本低、环境友好的优点。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3 isatin oxime derivative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3 isatin oxime derivatives, the method with 2 indole derivatives as raw material, water as solvent, and tert butyl nitrite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air condition in high yield and purity was 3 isatin oxime derivatives.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does not use metal reagent,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ynthesis and post-treatment, low cost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靛红-3-肟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靛红-3-肟衍生物的制备工艺,尤其涉及一种以2-吲哚酮衍生物为原料、工艺简单、成本低、环境友好的制备靛红-3-肟衍生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靛红-3-肟衍生物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生物活性及药效活性的分子。例如,中国专利(CN101816649A)报道了靛红-3-肟衍生物可应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癌症等恶性肿瘤的药物,其对细胞增殖周期特异性的G1期阻断作用和阻止肿瘤细胞DNA复制作用,或对周期蛋白cyclinE、cyclinB和cyclinA的表述下调作用、或对细胞周期抑制因子p21的表达上调作用,或对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阻止非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发展为癌症,或者抑制癌细胞或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或者其他化疗药或放射疗法杀灭癌细胞或恶性肿瘤细胞。此外,具有靛红-3-肟母核结构的药物化合物也已经被现有技术广泛地报道(例举的部分化合物见式一);以及中国专利CN106432043A报道了一种利用靛红-3-肟及其衍生物作为中间体,进一步衍生以获得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硝酮衍生物。关于靛红-3-肟衍生物的合成工艺,现有技术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其中最为经典的方法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式I所示的靛红‑3‑肟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反应器中加入式1a所示2‑吲哚酮衍生物、式2a所示的亚硝酸叔丁酯(t‑BuONO)和溶剂,然后将反应器置于25℃条件下搅拌反应,经TLC或GC监测反应进程,至反应原料2‑吲哚酮衍生物反应完全,停止反应,经后处理得到目标产物;其反应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式I所示的靛红-3-肟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反应器中加入式1a所示2-吲哚酮衍生物、式2a所示的亚硝酸叔丁酯(t-BuONO)和溶剂,然后将反应器置于25℃条件下搅拌反应,经TLC或GC监测反应进程,至反应原料2-吲哚酮衍生物反应完全,停止反应,经后处理得到目标产物;其反应式为:上述式1a表示的2-吲哚酮衍生物及式I表示的靛红-3-肟衍生物中,R1表示其所连接的苯环上1个或多个取代基,各个R1彼此独立地选自氢、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酰基、C1-C6酯基、卤素、氰基、C3-C6环烷基、C5-C14芳基、C5-C14杂芳基、-NRaRb。其中,Ra,Rb彼此独立地选自C1-C6烷基或氢;所述杂芳基的杂原子选自O、S或N;R2表示氢、叔丁氧羰基(Boc)、C1-C6烷基、C1-C6酰基、C3-C6环烷基、C5-C14芳基、C5-C14芳基-C1-C6烷基、C5-C14杂芳基,所述杂芳基的杂原子选自O、S或N,其中所述C5-C14芳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益魏文廷朱文明黄依铃伍科玮曹奕琦汪依宁朱立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