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行稳定的卡头式码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887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行稳定的卡头式码垛机,包括吊装机构和与其配合的码垛盘,所述吊装机构包括移动吊架、吊装机构和设于移动吊架横梁上驱动吊装机构左右移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上设有四个第一吊装轮,与吊装机构的吊装底架上端面四角设有的第二吊装轮连接;吊装底架上端面的左右两端沿吊装底架边缘设有转锁机构;转锁机构包括通过双头油缸控制旋转的转锁组件;码垛盘与转锁组件相对应的左右侧面上设有卡紧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具有安全措施,码垛盘固定牢靠;吊装机构与驱动机构采用四个吊装轮固定,受力均匀,水平吊装,码垛机在运输过程中,平稳不晃动;在放置码垛盘时,保证整体码垛整齐,减小空间占用,码放更安全。

A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card type stacking machine

Card type stacking machine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able operation, including hoisting mechanism and pallet matched, the lif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hanger, mobile mobile lifting beam driven hoisting mechanism moving around driving mechanism; the driv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four of the first round of lifting, and lifting mechanism the lifting chassis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end surfaces of the four angle lifting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lifting frame along the lifting chassis is arranged on the edge of turn lock mechanism; turn lock control mechanism comprises a rotating lock assembly through the double rotating cylinder;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pallet and turn the lock assembly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cavit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with security measures, pallet fixation; four lifting wheel is fixed with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uniform stress, horizontal lifting, stacking machin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portation, stableness; placed on the pallet, and ensure the whole palletizing neat, reduce the occupied space, laying more secur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行稳定的卡头式码垛机
本技术涉及码垛机
,尤其涉及一种运行稳定的卡头式码垛机。
技术介绍
码垛机是将已装入容器的物料取出,按一定排列码放在托盘上,进行自动堆码,可堆码多层,然后推出便于叉车运至仓库储存,或者是放入另一容器内进行下一步工序的加工。码垛机是将成垛的物料进行输送的设备,可大大地减少劳动力和降低劳动强度。码垛机的吊装机构与驱动机构多为两根钢丝绳固定,在码垛的过程中,托盘易晃动,甚至翻转,并且在放置时存在上下层对不齐的形象,码放高度较高时容易倒翻,发生意外。而且,在相同空间内,码放不齐还会导致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码垛机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平稳运行不晃动,码垛盘上下层对齐,减小空间占用的一种运行稳定的卡头式码垛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运行稳定的卡头式码垛机,包括吊装机构和与其配合的码垛盘,所述吊装机构包括移动吊架、吊装夹具和设于移动吊架横梁上驱动吊装夹具左右移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上设有四个呈矩形布置的第一吊装轮,所述吊装夹具包括矩形框架的吊装底架,在吊装底架上端面四角设有连接第一吊装轮的第二吊装轮;吊装底架上端面的左右两端沿吊装底架边缘设有固定码垛盘的转锁机构;所述转锁机构包括转锁组件、检测组件和双头油缸;所述双头油缸两端均连接有连杆,连杆的自由端设有垂直向下的转锁组件;所述转锁组件包括设于吊装底架下端面的护框以及设于护框内的转锁卡头柱和落位挺柱;转锁卡头柱顶部为偏心凸轮结构,包括圆盘和与圆盘一体结构的外凸部,外凸部与圆盘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区域,偏心凸轮结构与连杆铰接,转锁卡头柱底部为前后侧面为相对倾斜的三角形卡头,三角形卡头的上端面边缘位于转锁卡头柱外,三角形卡头的上端面与转锁卡头柱之间的拐角形成限位区,三角形卡头凸于护框外;所述落位挺柱顶部设有限位区域配合的压紧盘,落位挺柱底部为阶梯轴结构,护框内腔底部设有与阶梯轴结构对应的阶梯孔,落位挺柱自由状态时,落位挺柱的末端伸出护框外并被阶梯孔的阶梯处限位;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设于落位挺柱一旁的落位检测件、固定于连杆上的开锁检测感应件,以及固定于吊装底架上位于开锁检测感应件前后两侧的开锁检测件;所述码垛盘上设有使转锁机构固定的锁紧部,所述锁紧部包括设于码垛盘左右侧面上的与三角形卡头相配合的卡紧腔,所述卡紧腔的深度大于三角形卡头的长度,三角形卡头从卡紧腔顶部的锁孔板上的进入孔进入卡紧腔。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吊装底架上端面四角还设有向上的吊装定位柱,驱动机构向下设有与吊装定位柱配合的定位管,吊装定位柱顶端为圆锥形,插入定位管内腔。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码垛盘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在每个卡紧腔的外侧设有的安装座,安装座内垂直设有对齐定位柱,所述对齐定位柱顶部为圆锥形凸起,圆锥形凸起凸于码垛盘上端面,对齐定位柱底部设有与其顶部凹凸配合的圆锥形凹槽,齐定位柱底端面与码垛盘下端面齐平。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吊装底架底面设有类型检测件,类型检测件为磁感应接近开关。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底面四角设有滑动轮的底板框架,每个滑动轮连接一个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吊装轮设于底板框架上端面,第一吊装轮与第二吊装轮通过吊装绳索缠绕连接,吊装绳索通过绳索卷筒控制其伸缩,所述绳索卷筒数量为两个,两个绳索卷筒相对设置,两个绳索卷筒之间设有驱动两个绳索卷筒旋转的同一旋转控制机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旋转控制机构包括设于两个绳索卷筒之间的减速机,减速机连接制动器,制动器连接第二电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移动吊架一侧设有爬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码垛盘底面设有加强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两个双头油缸的伸缩,带动转锁组件转动与卡紧腔卡紧,落位挺柱保证转锁卡头柱落入卡紧腔内后转动,将码垛盘固定牢靠;吊装夹具与驱动机构采用四个吊装轮固定,受力均匀,水平吊装,码垛机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平稳运行不晃动;在放置码垛盘时,保证整体码垛整齐,减小空间占用,码放更安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吊装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吊装夹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吊装夹具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C-C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中H-H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吊装夹具工作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转锁卡头柱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卡紧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卡紧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11所示,一种运行稳定的卡头式码垛机,包括吊装机构和与其配合的码垛盘200,所述吊装机构包括移动吊架400、吊装夹具100和设于移动吊架400横梁上驱动吊装夹具100左右移动的驱动机构300;所述驱动机构300上设有四个呈矩形布置的第一吊装轮320,所述吊装夹具100包括矩形框架的吊装底架,在吊装底架上端面四角设有连接第一吊装轮320的第二吊装轮10;吊装底架上端面的左右两端沿吊装底架边缘设有固定码垛盘200的转锁机构;所述转锁机构包括转锁组件、检测组件和双头油缸20;所述双头油缸20两端均连接有连杆21,连杆21的自由端设有垂直向下的转锁组件;所述转锁组件包括设于吊装底架下端面的护框25以及设于护框25内的转锁卡头柱22和落位挺柱23;转锁卡头柱22顶部为偏心凸轮结构220,包括圆盘和与圆盘一体结构的外凸部,外凸部与圆盘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区域221,偏心凸轮结构220与连杆21铰接,转锁卡头柱22底部为前后侧面为相对倾斜的三角形卡头222,三角形卡头222的上端面边缘位于转锁卡头柱22外,三角形卡头222的上端面与转锁卡头柱22之间的拐角形成限位区,三角形卡头222凸于护框25外;所述落位挺柱23顶部设有限位区域221配合的压紧盘230,落位挺柱23底部为阶梯轴结构,护框25内腔底部设有与阶梯轴结构对应的阶梯孔,落位挺柱23自由状态时,落位挺柱23的末端伸出护框25外并被阶梯孔的阶梯处限位;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设于落位挺柱23一旁的落位检测件24、固定于连杆21上的开锁检测感应件27,以及固定于吊装底架上位于开锁检测感应件27前后两侧的开锁检测组件26;所述码垛盘200上设有使转锁机构固定的锁紧部,所述锁紧部包括设于码垛盘200左右侧面上的与三角形卡头222相配合的卡紧腔201,所述卡紧腔201的深度大于三角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运行稳定的卡头式码垛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行稳定的卡头式码垛机,包括吊装机构和与其配合的码垛盘(200),所述吊装机构包括移动吊架(400)、吊装夹具(100)和设于移动吊架(400)横梁上驱动吊装夹具(100)左右移动的驱动机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00)上设有四个呈矩形布置的第一吊装轮(320),所述吊装夹具(100)包括矩形框架的吊装底架,在吊装底架上端面四角设有连接第一吊装轮(320)的第二吊装轮(10);吊装底架上端面的左右两端沿吊装底架边缘设有固定码垛盘(200)的转锁机构;所述转锁机构包括转锁组件、检测组件和双头油缸(20);所述双头油缸(20)两端均连接有连杆(21),连杆(21)的自由端设有垂直向下的转锁组件;所述转锁组件包括设于吊装底架下端面的护框(25)以及设于护框(25)内的转锁卡头柱(22)和落位挺柱(23);转锁卡头柱(22)顶部为偏心凸轮结构(220),包括圆盘和与圆盘一体结构的外凸部,外凸部与圆盘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区域(221),偏心凸轮结构(220)与连杆(21)铰接,转锁卡头柱(22)底部为前后侧面为相对倾斜的三角形卡头(222),三角形卡头(222)的上端面边缘位于转锁卡头柱(22)外,三角形卡头(222)的上端面与转锁卡头柱(22)之间的拐角形成限位区,三角形卡头(222)凸于护框(25)外;所述落位挺柱(23)顶部设有与限位区域(221)配合的压紧盘(230),落位挺柱(23)底部为阶梯轴结构,护框(25)内腔底部设有与阶梯轴结构对应的阶梯孔,落位挺柱(23)自由状态时,落位挺柱(23)的末端伸出护框(25)外并被阶梯孔的阶梯处限位;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设于落位挺柱(23)一旁的落位检测件(24)、固定于连杆(21)上的开锁检测感应件(27),以及固定于吊装底架上位于开锁检测感应件(27)前后两侧的开锁检测件(26);所述码垛盘(200)上设有使转锁机构固定的锁紧部,所述锁紧部包括设于码垛盘(200)左右侧面上的与三角形卡头(222)相配合的卡紧腔(201),所述卡紧腔(201)的深度大于三角形卡头(222)的长度,三角形卡头(222)从卡紧腔(201)顶部的锁孔板(2011)上的进入孔(2012)进入卡紧腔(2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行稳定的卡头式码垛机,包括吊装机构和与其配合的码垛盘(200),所述吊装机构包括移动吊架(400)、吊装夹具(100)和设于移动吊架(400)横梁上驱动吊装夹具(100)左右移动的驱动机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00)上设有四个呈矩形布置的第一吊装轮(320),所述吊装夹具(100)包括矩形框架的吊装底架,在吊装底架上端面四角设有连接第一吊装轮(320)的第二吊装轮(10);吊装底架上端面的左右两端沿吊装底架边缘设有固定码垛盘(200)的转锁机构;所述转锁机构包括转锁组件、检测组件和双头油缸(20);所述双头油缸(20)两端均连接有连杆(21),连杆(21)的自由端设有垂直向下的转锁组件;所述转锁组件包括设于吊装底架下端面的护框(25)以及设于护框(25)内的转锁卡头柱(22)和落位挺柱(23);转锁卡头柱(22)顶部为偏心凸轮结构(220),包括圆盘和与圆盘一体结构的外凸部,外凸部与圆盘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区域(221),偏心凸轮结构(220)与连杆(21)铰接,转锁卡头柱(22)底部为前后侧面为相对倾斜的三角形卡头(222),三角形卡头(222)的上端面边缘位于转锁卡头柱(22)外,三角形卡头(222)的上端面与转锁卡头柱(22)之间的拐角形成限位区,三角形卡头(222)凸于护框(25)外;所述落位挺柱(23)顶部设有与限位区域(221)配合的压紧盘(230),落位挺柱(23)底部为阶梯轴结构,护框(25)内腔底部设有与阶梯轴结构对应的阶梯孔,落位挺柱(23)自由状态时,落位挺柱(23)的末端伸出护框(25)外并被阶梯孔的阶梯处限位;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设于落位挺柱(23)一旁的落位检测件(24)、固定于连杆(21)上的开锁检测感应件(27),以及固定于吊装底架上位于开锁检测感应件(27)前后两侧的开锁检测件(26);所述码垛盘(200)上设有使转锁机构固定的锁紧部,所述锁紧部包括设于码垛盘(200)左右侧面上的与三角形卡头(222)相配合的卡紧腔(201),所述卡紧腔(201)的深度大于三角形卡头(222)的长度,三角形卡头(222)从卡紧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思忠赵保久任成川李建峰田小波贾军朋白晓军冯芳亚王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燕通建筑构件有限公司河北新大地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