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的新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0146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铜绿假单胞菌在制备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术中辅助用药物中的用途。铜绿假单胞菌制剂可显著加快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快速康复,并且使用安全、可靠,为临床甲状腺癌辅助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选择,应用前景良好。

New us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the us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intraoperative adjuvant therapy for preparing neck lymph node dissection. P. Pseudomonas Vaccine Injection fast recovery significantly accelerate the neck dissection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operation is safe and reliable, and provides a new medicine for therapy of thyroid cancer,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铜绿假单胞菌的新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应用领域,具体涉及铜绿假单胞菌的新用途。
技术介绍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来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近年来发病率呈爆发式增长。甲状腺癌易发生颈部淋巴结的转移,尤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淋巴结转移率高达80%,微灶转移的发生率更是高达90%。一旦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将增加术后复发风险及患者的术后长期生存。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是整块切除颈部淋巴组织及周围的脂肪、肌肉、神经、血管等,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颈部转移癌。甲状腺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后,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对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极为重要,直接影响该病的后续治疗和随访,并与预后密切相关,美国内分泌协会建议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作为甲状腺癌的标准处理方式。甲状腺癌PTC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中央区淋巴结(VI区),其次是侧颈区II-V区淋巴结转移报道也高达30-40%。相比较于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侧区淋巴结清扫显得更为重要:首先,中央区淋巴结目前大部分指南均推荐进行预防性清扫,而侧区淋巴结仅推荐治疗性清扫,这样更容易遗漏侧区;其次,侧区淋巴结出现转移,病例分期即为N1b,其预后将受到明显影响:术后复发风险明显增加;再者,侧区范围大,手术范围广,淋巴结清扫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常见的如术后出血(其发生率可高达3.3-10.5%)、侧区淋巴漏(其发生率可高达8.3-13.5%),这些并发症处理困难,治疗周期长,甚至需要二次手术。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原称绿脓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为土壤中存在的最常见的细菌之一。目前已有铜绿假单胞菌制剂在胃癌、乳腺癌、膀胱癌、宫颈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参与免疫治疗的报道,其可以增加患者的化疗承受能力、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铜绿假单胞菌的新用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铜绿假单胞菌在制备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术中辅助用药物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铜绿假单胞菌在制备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辅助用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辅助用药物为预防术后引流液出血、术后淋巴漏,降低引流量,和/或提早引流管拔除时间的药物。术中:指整个手术过程,包括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安置引流管后的加药处理。其中,所述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为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其中,所述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其中,所述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为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其中,所述辅助用药物为降低术后引流液出血、术后淋巴漏,降低引流量,和/或提早引流管拔除时间的药物。其中,所述药物是以灭活铜绿假单胞菌为有效成分,加入药学上常用的辅料制备而成的制剂。其中,所述制剂为注射制剂或外用制剂;其中,所述制剂为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其中,所述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中,每毫升含铜绿假单胞菌1.6-2.0X109个。其中,所述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取铜绿假单胞菌MSHA菌毛株、培养、灭活、纯化,加入PBS缓冲液稀释,即可。本专利技术发现,在甲状腺癌患者颈侧区清扫术中,通过在术区使用灭活铜绿假单胞菌,可显著减少术后引流液量、显著缩短引流管的拔除时间、显著减少术后出血及淋巴漏发生,从而有效加快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并且使用安全、可靠,为临床甲状腺癌辅助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选择,临床应用前景良好。显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50例颈侧区清扫预防性使用灭活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组(实验组)的总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48)。图2实验组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图3实验组术后引流液内红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图4实验组术后引流液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图5实验组患者术后日最高体温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图6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静止或活动后)与对照组均无差异(P>0.0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试验例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试验例1铜绿假单胞菌对甲状腺癌颈侧区清扫术的术后临床疗效观察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灭活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购自北京万特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也可自行采用铜绿假单胞菌(MSHA菌毛株)经过培养、灭活、纯化后以PBS缓冲液稀释而成。本专利技术的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实验,已经得到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也在中国临床实验注册(注册号:ChiCTR-IOR-17010605),一、实验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的100例甲状腺癌病人,所有病人术前已经经过穿刺证实颈侧区淋巴结存在转移,且需要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然后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分层方法进行分组:实验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2、治疗方法:实验组在侧颈淋巴结清扫、安置引流管后,给予灭活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2ml侧区喷洒(主要沿颈内静脉外后侧缘及锁骨下静脉上缘呈“L”型喷洒);对照组给予常规安置引流管,创面不给予任何其他材料。侧区引流管的安置统一由“低领弧形切口”外缘切口下2cm打孔引出,体内引流管预留5个侧孔,沿锁骨水平平面放置。3、术后指标采集:术后常规饮食,不给予额外止血药物,当侧区引流管引流液低于30ml时,拔除引流管。主要采集患者每日侧区引流管引流液体积、及引流液中红细胞计数、甘油三脂水平,记录每日的最高体温,采用VAS评分分别评估静止和运动后颈部疼痛。对于体温升高及疼痛,我们不推荐使用激素类药物控制。4、统计差异性分析:采用SPSS17.0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二、实验结果1、有效性评价见图1-4。结果显示:甲状腺癌患者颈侧区清扫术中预防性使用灭活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能显著减少侧区引流液(见图1,术后侧区引流液总数,实验组vs对照组:171.5±91.8vs212.6±115.7ml,P<0.05);加快引流管的拔除(见图2,侧区引流管拔除时间,实验组vs对照组:3.4±1.0vs4.2±1.4天,P<0.05),从而加快术后恢复,减少术后住院时间(见图2,术后住院时间,实验组vs对照组:5.7±1.5vs6.5±2.6天,P<0.05)。而且,引流液的红细胞计数在术后前2日内,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图3)。同时,引流液甘油三酯水平在术后第1天,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图3),如果以引流液甘油三酯水平≥11.3mmol/L定义为有临床意义的淋巴漏,实验组有10例(20.0%),对照组有18例(36.0%),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44,P<0.05)。因此,在甲状腺癌患者颈侧区清扫术中,术中预防性使用灭活铜绿假单胞菌,可以显著减少术后引流液量、显著缩短引流管的拔除时间、显著减少术后出血及淋巴漏发生,从而加快术后快速康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2、安全性评价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铜绿假单胞菌的新用途

【技术保护点】
铜绿假单胞菌在制备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术中辅助用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1.铜绿假单胞菌在制备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术中辅助用药物中的用途。2.铜绿假单胞菌在制备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辅助用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辅助用药物为预防术后引流液出血、术后淋巴漏,降低引流量,和/或提早引流管拔除时间的药物。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为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为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用药物为降低术后引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建勇李根棚朱精强李志辉魏涛龚日祥姜可陈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