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发酵用接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5753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发酵用接种设备,接种箱的顶端中央位置设有秸秆碎料添加口,底端中央位置设有抛甩盘,抛甩盘固定设置在旋转轴的顶端,旋转轴的底端延伸至接种箱下方的电气室内,并在端部固定设有第一伞轮,第一伞轮与第二伞轮啮合连接,第二伞轮通过连接轴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花洒呈环形分布在抛甩盘顶端四周,花洒与菌液供给管道相连通,接种箱的底端设有出料漏斗,出料漏斗与其底端的出料口相连通,传送带输送机构设置在出料口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接种均匀,作业效率高。

Inoculation equipment for biological fermen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evice with inoculation fermentation, with straw feeding mouth inoculation box top center position, the bottom end of the central position with a throwing disc, throwing disc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axis of rotation, the bottom end of the shaft rotating electrical room below extends to the inoculation box, and in the end fixed with the first round of the first round of umbrella, umbrella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round of the second mesh umbrella, an umbrella wheel connecting shaft is fixed on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drive motor through the shower; a ring distribution in the top disc thrown around, shower and bacteria liquid supply pipelin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bottom end of the inoculation box is provided with a feed hopper, a discharge hopper and the bottom end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discharge port, belt conveyor is set below the outle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uniform inoculation and high opera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发酵用接种设备
本技术属于生物
,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发酵用接种设备。
技术介绍
秸秆在青贮发酵时,需要先进行菌液的接种作业,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人工接种,将秸秆碎料逐渐层铺并人工喷洒菌液,费时费力,而且接种不均匀,一种可以解决以上这些问题的生物发酵用接种设备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的生物发酵用接种设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一种生物发酵用接种设备,包括接种箱、秸秆碎料添加口、菌液供给管道、花洒、抛甩盘、旋转轴、第一伞轮、第二伞轮、驱动电机、电气室、出料漏斗、出料口、加厚层、支架、传送带输送机构;所述接种箱的顶端中央位置设有秸秆碎料添加口,底端中央位置设有抛甩盘,所述抛甩盘固定设置在旋转轴的顶端,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延伸至接种箱下方的电气室内,并在端部固定设有第一伞轮,所述第一伞轮与第二伞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伞轮通过连接轴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花洒呈环形分布在抛甩盘顶端四周,花洒与菌液供给管道相连通,所述接种箱的底端设有出料漏斗,所述出料漏斗与其底端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传送带输送机构设置在出料口的正下方。所述接种箱的内壁上设有加厚层,所述加厚层位于抛甩盘的顶端。所述接种箱由对称设置的支架支撑。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秸秆碎料的接种作业更加方便;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便于推广应用等优点。2、菌液与秸秆碎料的混合均匀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接种箱,2-秸秆碎料添加口,3-菌液供给管道,4-花洒,5-抛甩盘,6-旋转轴,7-第一伞轮,8-第二伞轮,9-驱动电机,10-电气室,11-出料漏斗,12-出料口,13-加厚层,14-支架,15-传送带输送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生物发酵用接种设备,包括接种箱1、秸秆碎料添加口2、菌液供给管道3、花洒4、抛甩盘5、旋转轴6、第一伞轮7、第二伞轮8、驱动电机9、电气室10、出料漏斗11、出料口12、加厚层13、支架14、传送带输送机构15;接种箱1的顶端中央位置设有秸秆碎料添加口2,底端中央位置设有抛甩盘5,抛甩盘5固定设置在旋转轴6的顶端,旋转轴6的底端延伸至接种箱1下方的电气室10内,并在端部固定设有第一伞轮7,第一伞轮7与第二伞轮8啮合连接,第二伞轮8通过连接轴固定在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上;花洒4呈环形分布在抛甩盘5顶端四周,花洒4与菌液供给管道3相连通,接种箱1的底端设有出料漏斗11,出料漏斗11与其底端的出料口12相连通,传送带输送机构15设置在出料口12的正下方。接种箱1的内壁上设有加厚层13,加厚层13位于抛甩盘5的顶端。接种箱1由对称设置的支架14支撑。本实例的工作过程:驱动电机9启动时,可带动第二伞轮8在竖直方向上转动,第二伞轮8带动第一伞轮7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由此可带动抛甩盘5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秸秆粉碎料通过传输绞龙从秸秆碎料添加口2加入到接种箱1内,垂直下落到抛甩盘5上,在抛甩盘5的旋转作用下,物料被向四周抛送,抛出后物料被均摊开,如此菌也可均匀的洒落到秸秆碎料上,接着物料落入到出料漏斗11内,混有菌液的物料从出料口12排出。加厚层13的设置,可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防止秸秆长期与接种箱1内壁摩擦,造成箱壁变薄的情况。传送带输送机构15的设置,可将物料从接种箱1底端输送出来,使得物料的转运省时省力。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生物发酵用接种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发酵用接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种箱、秸秆碎料添加口、菌液供给管道、花洒、抛甩盘、旋转轴、第一伞轮、第二伞轮、驱动电机、电气室、出料漏斗、出料口、加厚层、支架、传送带输送机构;所述接种箱的顶端中央位置设有秸秆碎料添加口,底端中央位置设有抛甩盘,所述抛甩盘固定设置在旋转轴的顶端,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延伸至接种箱下方的电气室内,并在端部固定设有第一伞轮,所述第一伞轮与第二伞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伞轮通过连接轴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花洒呈环形分布在抛甩盘顶端四周,花洒与菌液供给管道相连通,所述接种箱的底端设有出料漏斗,所述出料漏斗与其底端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传送带输送机构设置在出料口的正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发酵用接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种箱、秸秆碎料添加口、菌液供给管道、花洒、抛甩盘、旋转轴、第一伞轮、第二伞轮、驱动电机、电气室、出料漏斗、出料口、加厚层、支架、传送带输送机构;所述接种箱的顶端中央位置设有秸秆碎料添加口,底端中央位置设有抛甩盘,所述抛甩盘固定设置在旋转轴的顶端,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延伸至接种箱下方的电气室内,并在端部固定设有第一伞轮,所述第一伞轮与第二伞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伞轮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向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百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