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门内饰板的卡扣安装座,包括安装座本体,所述安装座本体的顶板上具有定位圆孔,以及沿所述定位圆孔的径向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安装座本体上还具有平行于所述安装座本体的顶板设置的弹性挡片,所述弹性挡片一端连接设置在所述安装座本体上,另一端悬空正对所述导向槽的开口处,且间距小于待装配卡扣的第一卡接圆盘的直径;所述弹性挡片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安装座本体的顶板的上表面,且二者的间距小于所述安装座本体的顶板的厚度与待装配卡扣的第一卡接圆盘的厚度之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巧妙,安装拆卸方便,能够有效防止卡扣从卡扣安装座中脱落,避免卡扣的二次装配,有利于节省材料和人力成本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门内饰板的卡扣安装座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结构
,特别的涉及一种汽车门内饰板的卡扣安装座。
技术介绍
车门内饰板是汽车内饰件中的基本配置,它不仅为车内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而且起到装饰车内空间并提高汽车品质感的作用。特别是门内饰板与车门内钣金搭接、配合,要求配合间隙为零。目前的设计方式为在门内饰板与车门钣金采用卡扣卡接,以起到对车门内饰板固定在车门钣金上的作用。汽车门内饰板现有的卡扣安装座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安装座本体1,所述安装座本体1的顶板上具有定位圆孔11,以及沿所述定位圆孔11的径向方向设置的导向槽12,所述导向槽12的一端开口,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圆孔11相贯通。卡扣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卡扣本体2,所述卡扣本体2与所述安装座本体1相配合的安装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接圆盘21和第二卡接圆盘22。安装时,卡扣从导向槽12的开口处沿水平方向滑入定位圆孔2内,第一卡接圆盘21和第二卡接圆盘22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座本体1的顶板的两侧,所述安装座本体1的顶板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导向槽12两侧的位置设置有呈球状的限位块13,用于防止卡扣从卡扣安装座的定位圆孔11内脱落。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二卡接圆盘22在滑入定位圆孔的过程中,受到限位块的挤压时容易产生塑性变形,不能复位,使得限位块的限位作用减弱。另一方面,对于型号不同的卡扣,卡扣上的第二卡接圆盘直径不一致,对于直径小于两个限位块的间距的第二卡接圆盘,限位块无法起到限位作用。这样,汽车门内饰板在运输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卡扣脱落,需要供应商额外提供卡扣并在总装厂进行二次装配,造成材料的浪费以及人力的消耗,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安装拆卸方便,能够有效防止卡扣从卡扣安装座中脱落,避免卡扣的二次装配,有利于节省材料和人力成本的汽车门内饰板的卡扣安装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门内饰板的卡扣安装座,包括注塑成型在汽车门内饰板上的安装座本体,所述安装座本体的顶板上具有定位圆孔,以及沿所述定位圆孔的径向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一端开口,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圆孔相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本体上还具有平行于所述安装座本体的顶板设置的弹性挡片,所述弹性挡片一端连接设置在所述安装座本体上,另一端悬空正对所述导向槽的开口处,且间距小于待装配卡扣的第一卡接圆盘的直径;所述弹性挡片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安装座本体的顶板的上表面,且二者的间距小于所述安装座本体的顶板的厚度与待装配卡扣的第一卡接圆盘的厚度之和。采用上述结构,安装时,只需要将弹性挡片的悬空端向下压,使其与顶板的下表面之间的间距允许第一卡接圆盘塞入,然后沿导向槽向定位圆孔内滑动,一旦卡扣安装到位,弹性挡片复位,由于弹性挡片的上表面低于顶板的上表面,且二者的间距小于顶板的厚度与第一卡接圆盘的厚度之和,同时,弹性挡片与导向槽的间距小于卡扣的第一卡接圆盘的直径。使得卡接在定位圆孔内的卡扣沿导向槽的开口端移动时,会受到弹性挡板的阻挡,从而避免从卡扣安装座上脱落。上述结构设计巧妙,安装拆卸方便,能够有效防止卡扣从卡扣安装座中脱落,避免卡扣的二次装配,有利于节省卡扣的材料和安装人力成本。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挡片的厚度沿朝向所述导向槽的方向逐渐变薄。采用上述结构,使得弹性挡片的悬空端厚度较薄,弹性更好,只需稍稍用力即可弯曲变形,有利于方便卡扣的安装与拆卸。而弹性挡片与安装座本体的连接端厚度较厚,有利于增加弹性挡片的连接强度,提高弹性挡片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本体的顶板靠近所述导向槽的开口处的下表面沿朝向所述弹性挡片的方向向上倾斜设置,形成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朝向所述弹性挡片的一端高于所述弹性挡片,且间距大于待装配卡扣的第一卡接圆盘的厚度。采用上述结构,由于顶板的导向面朝向弹性挡片的一端高于弹性挡片,且间距大于第一卡接圆盘的厚度。使得卡扣沿弹性挡片的上表面朝向定位圆孔方向滑动时,第一卡接圆盘滑入导向面与弹性挡片之间,由于弹性挡片具有弹性,在导向面的引导下,第一卡接圆盘向下挤压弹性挡片变形,直到完全卡接在定位圆孔内。这样,安装过程无需直接对弹性挡片施加变形力即可完成装配,避免施加的变形力过大而折断弹性挡片。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挡片与所述安装座本体采用一体注塑成型工艺制作。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的开口处向两侧扩展形成喇叭形。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巧妙,安装拆卸方便,能够有效防止卡扣从卡扣安装座中脱落,避免卡扣的二次装配,有利于节省材料和人力成本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卡扣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卡扣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与卡扣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3~图5所示,一种汽车门内饰板的卡扣安装座,包括注塑成型在汽车门内饰板上的安装座本体1,所述安装座本体1的顶板上具有定位圆孔11,以及沿所述定位圆孔11的径向方向设置的导向槽12,所述导向槽12的一端开口,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圆孔11相贯通;所述安装座本体1上还具有平行于所述安装座本体1的顶板设置的弹性挡片14,所述弹性挡片14一端连接设置在所述安装座本体1上,另一端悬空正对所述导向槽12的开口处,且间距小于待装配卡扣的第一卡接圆盘21的直径;所述弹性挡片14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安装座本体1的顶板的上表面,且二者的间距小于所述安装座本体1的顶板的厚度与待装配卡扣的第一卡接圆盘21的厚度之和。采用上述结构,安装时,只需要将弹性挡片的悬空端向下压,使其与顶板的下表面之间的间距允许第一卡接圆盘塞入,然后沿导向槽向定位圆孔内滑动,一旦卡扣安装到位,弹性挡片复位,由于弹性挡片的上表面低于顶板的上表面,且二者的间距小于顶板的厚度与第一卡接圆盘的厚度之和,同时,弹性挡片与导向槽的间距小于卡扣的第一卡接圆盘的直径。使得卡接在定位圆孔内的卡扣沿导向槽的开口端移动时,会受到弹性挡板的阻挡,从而避免从卡扣安装座上脱落。上述结构设计巧妙,安装拆卸方便,能够有效防止卡扣从卡扣安装座中脱落,避免卡扣的二次装配,有利于节省卡扣的材料和安装人力成本。实施时,所述弹性挡片14的厚度沿朝向所述导向槽12的方向逐渐变薄。采用上述结构,使得弹性挡片的悬空端厚度较薄,弹性更好,只需稍稍用力即可弯曲变形,有利于方便卡扣的安装与拆卸。而弹性挡片与安装座本体的连接端厚度较厚,有利于增加弹性挡片的连接强度,提高弹性挡片的使用寿命。实施时,所述安装座本体1的顶板靠近所述导向槽12的开口处的下表面沿朝向所述弹性挡片14的方向向上倾斜设置,形成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朝向所述弹性挡片14的一端高于所述弹性挡片14,且间距大于待装配卡扣的第一卡接圆盘21的厚度。采用上述结构,由于顶板的导向面朝向弹性挡片的一端高于弹性挡片,且间距大于第一卡接圆盘的厚度。使得卡扣沿弹性挡片的上表面朝向定位圆孔方向滑动时,第一卡接圆盘滑入导向面与弹性挡片之间,由于弹性挡片具有弹性,在导向面的引导下,第一卡接圆盘向下挤压弹性挡片变形,直到完全卡接在定位圆孔内。这样,安装过程无需直接对弹性挡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门内饰板的卡扣安装座,包括注塑成型在汽车门内饰板上的安装座本体(1),所述安装座本体(1)的顶板上具有定位圆孔(11),以及沿所述定位圆孔(11)的径向方向设置的导向槽(12),所述导向槽(12)的一端开口,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圆孔(11)相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本体(1)上还具有平行于所述安装座本体(1)的顶板设置的弹性挡片(14),所述弹性挡片(14)一端连接设置在所述安装座本体(1)上,另一端悬空正对所述导向槽(12)的开口处,且间距小于待装配卡扣的第一卡接圆盘(21)的直径;所述弹性挡片(14)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安装座本体(1)的顶板的上表面,且二者的间距小于所述安装座本体(1)的顶板的厚度与待装配卡扣的第一卡接圆盘(21)的厚度之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门内饰板的卡扣安装座,包括注塑成型在汽车门内饰板上的安装座本体(1),所述安装座本体(1)的顶板上具有定位圆孔(11),以及沿所述定位圆孔(11)的径向方向设置的导向槽(12),所述导向槽(12)的一端开口,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圆孔(11)相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本体(1)上还具有平行于所述安装座本体(1)的顶板设置的弹性挡片(14),所述弹性挡片(14)一端连接设置在所述安装座本体(1)上,另一端悬空正对所述导向槽(12)的开口处,且间距小于待装配卡扣的第一卡接圆盘(21)的直径;所述弹性挡片(14)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安装座本体(1)的顶板的上表面,且二者的间距小于所述安装座本体(1)的顶板的厚度与待装配卡扣的第一卡接圆盘(21)的厚度之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玉峰,周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快星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