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1095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4:24
一种车门开度限位机构,具备:移动限制部件,其安装于车门;锁定连杆,其一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车体并且延伸至车门的内部,能够相对于移动限制部件沿锁定连杆的长边方向相对移动;止挡部,其在延伸至车门的内部的锁定连杆的另一端部设置;以及开度调整块,其相对于锁定连杆转动,开度调整块包括与移动限制部件抵接的第一抵接部、以及与第一抵接部对置并且距离第一抵接部具有规定的距离且与止挡部抵接的第二抵接部,若开度调整块向锁定连杆转动,第一抵接部与移动限制部件抵接,并且止挡部与第二抵接部抵接,则开度调整块限制锁定连杆向锁定连杆的一端部侧的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门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门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
技术介绍
一般的车门在一方的侧部经由门铰链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于车体,能够由设置在该侧部与车体之间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保持为全开开度、半开开度等规定的开度(开动作位置)。然而,在利用现有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保持门开度、特别是保持半开开度的情况下,并不防止车门的打开超过该开度。因此,在违背使用者的意图而对保持半开开度的车门外加开方向的力的情况下,现有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无法防止车门进行开动作,存在车门碰撞车辆侧方的障碍物等的情况。因此,如专利文献1所示,提出了利用具有夹持车门开度限位机构的锁定连杆的夹持片的紧固机构,对锁定连杆附加移动束缚力来防止锁定连杆的移动从而固定车门的开度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7-399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门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其能够限制车门的开度,防止车门打开到被限制的开度以上。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具备:移动限制部件,其安装于车门;锁定连杆,其一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车体并且延伸至上述车门的内部,该锁定连杆能够相对于上述移动限制部件沿该锁定连杆的长边方向相对移动;止挡部,其设置在延伸至上述车门的内部的上述锁定连杆的另一端部;以及开度调整块,其相对于上述锁定连杆转动,上述开度调整块包括:第一抵接部,其与上述移动限制部件抵接;以及第二抵接部,其与上述第一抵接部对置,并且与上述第一抵接部之间具有规定距离,且与上述止挡部抵接,若上述开度调整块向上述锁定连杆转动,上述第一抵接部与上述移动限制部件抵接,并且上述止挡部与上述第二抵接部抵接,则上述开度调整块限制上述锁定连杆向上述锁定连杆的一端部侧的移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上述车门开度限位机构除了上述结构之外,还具备相对于上述锁定连杆转动的其他开度调整块,上述其他开度调整块包括与上述移动限制部件抵接的第三抵接部、以及与上述第三抵接部对置并且与上述第三抵接部之间具有规定距离且与上述止挡部抵接的第四抵接部,上述第三抵接部与上述第四抵接部之间的距离比上述第一抵接部与上述第二抵接部之间的距离长,若上述其他开度调整块向上述锁定连杆转动,上述第三抵接部与上述移动限制部件抵接,并且上述止挡部与上述第四抵接部抵接,则上述其他开度调整块限制上述锁定连杆向上述锁定连杆的一端部侧的移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的上述车门开度限位机构除了上述一实施方式的上述车门开度限位机构的结构之外,还具备相对于上述锁定连杆移动的其他开度调整块,上述其他开度调整块包括与上述第二抵接部抵接的第三抵接部、以及与上述第三抵接部对置并且与上述第三抵接部之间具有规定距离且与上述止挡部抵接的第四抵接部,若上述其他开度调整块向上述锁定连杆移动,上述第三抵接部与上述第二抵接部抵接,并且上述止挡部与上述第四抵接部抵接,则上述开度调整块以及上述其他开度调整块限制上述锁定连杆向上述锁定连杆的一端部侧的移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门的开度调整装置是在车门开度限位机构中使用的调整上述车门的开度的开度调整装置,该车门开度限位机构具备移动限制部件,其构成为被安装于车门;锁定连杆,其构成为一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车体并且延伸至上述车门的内部,能够相对于上述移动限制部件沿该锁定连杆的长边方向相对移动;以及止挡部,其在延伸至上述车门的内部的上述锁定连杆的另一端部设置,上述开度调整装置具备相对于上述锁定连杆转动的开度调整块、和上述移动限制部件,上述开度调整块含有与上述移动限制部件抵接的第一抵接部、以及与上述第一抵接部对置并且与上述第一抵接部之间具有规定的距离且与上述止挡部抵接的第二抵接部,若上述开度调整块向上述锁定连杆转动,上述第一抵接部与上述移动限制部件抵接,并且上述止挡部与上述第二抵接部抵接,则上述开度调整块限制上述锁定连杆向上述锁定连杆的一端部侧的移动。通过上述构成,本专利技术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能够限制车门的开度,能够防止车门打开到被限制的开度以上。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特征通过参照附图例示出的以下实施例的说明而变得清楚。附图说明图1表示具备实施例1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的车辆。图2A表示实施例1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图2B表示实施例1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的车门开度限位器。图2C表示实施例1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的开度调整块。图3是用于说明车门开度限位器的动作的图。图4A表示实施例1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的动作。图4B表示实施例1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的动作。图4C表示实施例1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的动作。图5A表示车门开度限位器的壳体部。图5B表示车门开度限位器的基座部。图6表示实施例1的变形例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图7表示实施例1的其他变形例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图8表示实施例2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图9A表示实施例2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的动作。图9B表示实施例2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的动作。图10表示实施例3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图11表示实施例4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图12A表示实施例4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的动作。图12B表示实施例4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的动作。图12C表示实施例4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的动作。图13表示实施例5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图14表示实施例5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的开度调整块和块基座。图15表示实施例5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图16表示实施例5的变形例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图17表示实施例6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图18A表示实施例6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的动作。图18B表示实施例6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的动作。图18C表示实施例6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的动作。图19表示实施例7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图20A表示实施例7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的动作。图20B表示实施例7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的动作。图20C表示实施例7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的动作。图21表示实施例8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图22A表示实施例8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的动作。图22B表示实施例8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的动作。图22C表示实施例8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的动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例示的实施例。但是,以下的实施例中说明的尺寸、材料、形状、构成要素的相对位置等是任意的,可根据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结构或各种条件而改变。另外,附图中为了表示同一或者功能类似的要素,附图之间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本说明书中,上下与重力方向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对应。另外,本说明书中,将在车门开度限位机构中使用且具备车门开度限位器等移动限制部件以及开度调整块从而能够限制车门D的开度的装置称为开度调整装置。实施例1参照图1~图5B,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10。图1是表示具备本实施例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10的车辆V的简要侧视图。在车辆V中,车门D经由铰链H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于车体B。另外,车门D与车体B之间配设有车门开度限位机构10。图2A表示本实施例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10。图2A中,为了简化说明而省略了车体B以及车门D。在车门开度限位机构10设置有车门开度限位器11、锁定连杆12、止挡部13、托架14以及开度调整块15。另外,开度调整块15经由连接部件16连接于未图示的操作部,并且由施力部件17朝规定的方向施力。图2B表示车门开度限位器11(移动限制部件)。车门开度限位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门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门开度限位机构,其中,具备:移动限制部件,其安装于车门;锁定连杆,其一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车体并且延伸至上述车门的内部,并且该锁定连杆能够相对于上述移动限制部件沿该锁定连杆的长边方向相对移动;止挡部,其设置在延伸至上述车门的内部的上述锁定连杆的另一端部;以及开度调整块,其相对于上述锁定连杆转动,上述开度调整块包括:第一抵接部,该第一抵接部用于与上述移动限制部件抵接;以及第二抵接部,该第二抵接部与上述第一抵接部对置,并且与上述第一抵接部之间具有规定距离,用于与上述止挡部抵接,若上述开度调整块向上述锁定连杆转动,上述第一抵接部与上述移动限制部件抵接,并且上述止挡部与上述第二抵接部抵接,则上述开度调整块限制上述锁定连杆向上述锁定连杆的一端部侧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26 JP 2014-264314;2015.07.31 JP 2015-151871.一种车门开度限位机构,其中,具备:移动限制部件,其安装于车门;锁定连杆,其一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车体并且延伸至上述车门的内部,并且该锁定连杆能够相对于上述移动限制部件沿该锁定连杆的长边方向相对移动;止挡部,其设置在延伸至上述车门的内部的上述锁定连杆的另一端部;以及开度调整块,其相对于上述锁定连杆转动,上述开度调整块包括:第一抵接部,该第一抵接部用于与上述移动限制部件抵接;以及第二抵接部,该第二抵接部与上述第一抵接部对置,并且与上述第一抵接部之间具有规定距离,用于与上述止挡部抵接,若上述开度调整块向上述锁定连杆转动,上述第一抵接部与上述移动限制部件抵接,并且上述止挡部与上述第二抵接部抵接,则上述开度调整块限制上述锁定连杆向上述锁定连杆的一端部侧的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其中,上述移动限制部件是车门开度限位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其中,上述第一抵接部通过其至少一部分与在上述锁定连杆的长边方向上具有规定厚度的上述车门开度限位器的实心部分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其中,还具备相对于上述锁定连杆转动的其他开度调整块,上述其他开度调整块包括:第三抵接部,该第三抵接部用于与上述移动限制部件抵接;以及第四抵接部,该第四抵接部与上述第三抵接部对置,并且与上述第三抵接部之间具有规定距离,用于与上述止挡部抵接,上述第三抵接部与上述第四抵接部之间的距离比上述第一抵接部与上述第二抵接部之间的距离长,若上述其他开度调整块向上述锁定连杆转动,上述第三抵接部与上述移动限制部件抵接,并且上述止挡部与上述第四抵接部抵接,则上述其他开度调整块限制上述锁定连杆向上述锁定连杆的一端部侧的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其中,还具备相对于上述锁定连杆移动的其他开度调整块,上述其他开度调整块包括:第三抵接部,该第三抵接部用于与上述第二抵接部抵接;以及第四抵接部,该第四抵接部与上述第三抵接部对置,并且与上述第三抵接部之间具有规定距离,用于与上述止挡部抵接,若上述其他开度调整块向上述锁定连杆移动,上述第三抵接部与上述第二抵接部抵接,并且上述止挡部与上述第四抵接部抵接,则上述开度调整块以及上述其他开度调整块限制上述锁定连杆向上述锁定连杆的一端部侧的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开度限位机构,其中,上述开度调整块还包括:第三抵接部,该第三抵接部与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诚雄铃木信太郎渡边广石田爱高见直宽吉田正人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