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鱼弧菌检测用引物对、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9571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9:55
海鱼弧菌检测用引物对、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所述引物对碱基序列为SEQ ID NO.1/2。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包含上述引物对的试剂盒及应用上述引物对进行TD‑PCR检测的海鱼弧菌检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引物特异性强,检测试剂盒及方法简便易用,结果准确,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鱼弧菌检测用引物对、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源性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尤其涉及利用TD-PCR技术检测样品中海鱼弧菌的方法。还涉及检测所使用的特异性引物序列和检测试剂盒。
技术介绍
致病性弧菌广泛存在于沿岸海水、沉积物和海洋生物体中,有些种发现于淡水中,被认为是海水鱼、虾、杂色蛤的一种常见致病菌,它们中的一些种也是引起人类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菌,在水产品卫生标准中对其都有严格的限定指标。海鱼弧菌(Vibriodamsela)是十二种致病性弧菌之一,又称为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damselae)。海鱼弧菌由Love等于1981年首次从患皮肤溃疡病的少女鱼病灶处分离得到。该菌分布广泛,在海水、海产品及海产动物中均可发现它的存在;与弗尼斯弧菌一样,该菌也是近几年来公认的一种新型致病性弧菌。有资料表明,海鱼弧菌侵入宿主细胞后可产生大量的细胞溶解素,与其它弧菌所产生的细胞毒素在理化特性上不同。海鱼弧菌主要感染变温动物尤其是养殖鱼类,也可引起人类的伤口感染,因此称之为“人鱼共患病原体”。快速、准确的检测食品中致病菌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菌感染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海鱼弧菌检测用引物对、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海鱼弧菌检测用引物对,其特征在于,碱基序列为SEQ ID NO.1/2。

【技术特征摘要】
1.海鱼弧菌检测用引物对,其特征在于,碱基序列为SEQIDNO.1/2。2.海鱼弧菌检测用试剂盒,包括碱基序列为SEQIDNO.1/2的引物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鱼弧菌检测用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还包括浓度为10~100nmol/L的海鱼弧菌标准菌株的DNA提取物。4.一种海鱼弧菌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SEQIDNO.1/2为引物对进行TD-PCR扩增的步骤。5.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鱼弧菌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D-PCR扩增以海鱼弧菌gyrB基因941~1370位的核酸序列为靶基因。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D-PCR扩增反应条件为①94℃预变性4min;②扩增:94℃30s、69℃30S、72℃1min,2个循环;扩增:94℃30s、68℃30S、72℃1min,2个循环;扩增:94℃30S、67℃30S、72℃1min,2个循环;扩增:94℃30S、66℃30S、72℃1min,2个循环;扩增:94℃30S、65℃30S、72℃1min,2个循环;扩增:94℃30S、64℃30S、72℃1min,2个循环;扩增:94℃30S、63℃30S、72℃1min,2个循环;扩增:94℃30S、60℃30S、72℃1min,18个循环;③72℃延伸7min,4℃保存。7.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鱼弧菌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待测样品DNA,得到模板液;(2)TD-PCR扩增:反应体系:模板液2μL、10×PCR缓冲液2.5μL、dNTP2μL、Taq酶0.125μL、浓度为10μM的引物对SEQIDNO.1/21μL、补充灭菌双蒸水至总体积为25μL;以上各组分加入至0.2mLPCR反应管中,混匀,5000r/min离心10s;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丽丹王殿夫田卓王青冯华炜吕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丹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