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容屏的高效贴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925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容屏的高效贴合装置,包括运输装置、点胶装置和贴合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底座和运输带,所述运输带用于运输下基片;所述贴合装置包括上基片固定部和下基片固定部;所述下基片固定部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侧面垂直设置多个第一吸盘,所述第一吸盘用于吸附下基片;所述上基片固定部包括立柱、第二吸盘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将所述第二吸盘水平伸缩连接于所述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收纳盒,用于收纳贴合完毕的上基片和下基片;所述点胶装置包括点胶盒和点胶头,所述点胶头用于在所述第一吸盘上吸附的下基片上点胶;所述运输带与所述下基片固定部之间设置有夹持转动杆,用于将所述运输带上的下基片运输至所述第一吸盘处。

A new type of high efficiency laminating device for capacitive scree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ovel efficient bonding device capacitance screen, including transport device, dispensing device and laminating device; the transport device comprises a base and a conveyor belt, the conveyor belt for transporting substrate; the attaching device comprises an upper substrate and a lower substrate fixing portion fixed to the lower part; the substrate fixing part comprises a rotating shaft,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vertical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suction cups, wherein the first chuck is used for adsorption of substrate on the substrate; the fixing part comprises second columns, sucker and telescopic rod, the telescopic rod of the second horizontal telescopic sucker is connected to the column; the the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storage box, for the upper and lower substrates containing fit completely; the dispensing device includes a dispensing box and a dispensing head, the dispensing head for substrate adsorption in the first sucker on dispensing A gripping rotating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nveying belt and the lower base plate fixing part to transport the lower substrate on the conveyer belt to the first suction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容屏的高效贴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电容屏的高效贴合装置。
技术介绍
电容式触摸屏的构造主要是在玻璃屏幕上镀一层透明的薄膜体层,再在导体层外加上一块保护玻璃,双玻璃设计能彻底保护导体层及感应器。传统的半自动液态胶贴合设备,其将产品贴合出来后,需要静置在水平桌面上,使液态胶(液态光学胶)自动流平后再固化处理,其静置时间一般长达4分钟,且随着产品尺寸的变大,流平所需时间越长,所以影响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工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容屏的高效贴合装置,以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电容屏的高效贴合装置,包括运输装置、点胶装置和贴合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底座和运输带,所述运输带用于运输下基片;所述贴合装置包括上基片固定部和下基片固定部;所述下基片固定部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侧面垂直设置多个第一吸盘,所述第一吸盘用于吸附下基片;所述上基片固定部包括立柱、第二吸盘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将所述第二吸盘水平伸缩连接于所述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收纳盒,用于收纳贴合完毕的上基片和下基片;所述点胶装置包括点胶盒和点胶头,所述点胶头用于在所述第一吸盘上吸附的下基片上点胶;所述运输带与所述下基片固定部之间设置有夹持转动杆,用于将所述运输带上的下基片运输至所述第一吸盘处。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垂直固定于所述底座上。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上还设置有上基片容纳槽,所述第二吸盘从所述上基片容纳槽内吸附上基片,以进行贴合工作。进一步的,所述点胶头呈水平状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运输带用于运输下基片,然后利用所述夹持转动杆将所述下基片夹持并放置在所述第一吸盘处,当第一吸盘吸附到了下基片后,点胶头便在所述下基片上沿点胶,由于重力作用,胶便向下流动,开始流平于整个下基片。点胶后通过转轴的运转进行顺时针运转,同时所述第二吸盘吸附上基片通过伸缩杆伸出,伸出后正好与所述第一吸盘吸附的下基片相接触,进行贴合,此时胶的流平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所以,当下基片与上基片进行贴合后,需要流平的时间就大大的减少了。而所述转轴上设置了多个第一吸盘,所以工作效率也大大的提高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电容屏的高效贴合装置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电容屏的高效贴合装置,包括运输装置、点胶装置和贴合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底座1和运输带2,所述运输带2用于运输下基片3;所述贴合装置包括上基片固定部和下基片固定部;所述下基片固定部包括转轴4,所述转轴4的侧面垂直设置多个第一吸盘5,所述第一吸盘5用于吸附下基片3;所述上基片固定部包括立柱6、第二吸盘7和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将所述第二吸盘7水平伸缩连接于所述立柱6;所述立柱6上设置有收纳盒9,用于收纳贴合完毕的上基片10和下基片3;所述点胶装置包括点胶盒11和点胶头12,所述点胶头12用于在所述第一吸盘5上吸附的下基片3上点胶;所述运输带与所述下基片固定部之间设置有夹持转动杆13,用于将所述运输带2上的下基片3运输至所述第一吸盘5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运输带用于运输下基片3,然后利用所述夹持转动杆13将所述下基片3夹持并放置在所述第一吸盘5处,当第一吸盘吸5附到了下基片3后,点胶头12便在所述下基片3上沿点胶,由于重力作用,胶便向下流动,开始流平于整个下基片。点胶后通过转轴4的运转进行顺时针运转,同时所述第二吸盘7吸附上基片10通过伸缩杆8伸出,伸出后正好与所述第一吸盘5吸附的下基片3相接触,进行贴合,此时胶的流平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所以,当下基片3与上基片7进行贴合后,需要流平的时间就大大的减少了。而所述转轴4上设置了多个第一吸盘5,所以工作效率也大大的提高了。进一步的,所述立柱6垂直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进一步的,所述立柱6上还设置有上基片容纳槽(未示出),所述第二吸盘7从所述上基片容纳槽内吸附上基片10,以进行贴合工作。进一步的,所述点胶头12呈水平状态。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电容屏的高效贴合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容屏的高效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装置、点胶装置和贴合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底座和运输带,所述运输带用于运输下基片;所述贴合装置包括上基片固定部和下基片固定部;所述下基片固定部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侧面垂直设置多个第一吸盘,所述第一吸盘用于吸附下基片;所述上基片固定部包括立柱、第二吸盘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将所述第二吸盘水平伸缩连接于所述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收纳盒,用于收纳贴合完毕的上基片和下基片;所述点胶装置包括点胶盒和点胶头,所述点胶头用于在所述第一吸盘上吸附的下基片上点胶;所述运输带与所述下基片固定部之间设置有夹持转动杆,用于将所述运输带上的下基片运输至所述第一吸盘处,所述立柱垂直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立柱上还设置有上基片容纳槽,所述第二吸盘从所述上基片容纳槽内吸附上基片,以进行贴合工作,所述点胶头呈水平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容屏的高效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装置、点胶装置和贴合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底座和运输带,所述运输带用于运输下基片;所述贴合装置包括上基片固定部和下基片固定部;所述下基片固定部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侧面垂直设置多个第一吸盘,所述第一吸盘用于吸附下基片;所述上基片固定部包括立柱、第二吸盘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将所述第二吸盘水平伸缩连接于所述立柱;所述立柱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亚达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