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随动臂组件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639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随动臂组件支架,其包括套筒体、安装座基座,套筒体上设有套筒腔,套筒腔包括第一圆柱腔、第二圆柱腔、第三圆柱腔、压紧腔,第一圆柱腔与第二圆柱腔位于套筒腔的两端,第三圆柱腔位于第一圆柱腔与第二圆柱腔之间,第一圆柱腔与第二圆柱腔的内径相等,第二圆柱腔的内径大于第一圆柱腔的内径;该汽车随动臂组件支架结构合理,加工简单高效,成本更低;与支架轴配合使用,组装定位效率高,安装定位可靠,简单高效,支架轴的冷却润滑性能提升显著,使用性能及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并可有效避免外界的杂物、油污等进入套筒腔内部侵蚀损坏支架轴,可延长支架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随动臂组件支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公开了一种汽车随动臂组件支架。
技术介绍
汽车随动臂组件支架为随动臂组件的支架轴的支承部件,用于汽车转向系统,随动臂支座通常为铸造件,因为一般铸造件的尺寸精度较低,安装座基座的平面不平整,通常需要对安装平面进行二次加工,因加工面大,加工成本高,效率地,同时,随动臂组件支架上安装支架轴的筒体空腔通常为等径的圆柱空腔,与支架轴之间的间隙较小,里面能够容纳的润滑油脂较少,对支架轴的保护不足,使得支架轴容易磨损,使用寿命较低;外界的灰尘杂质容易在使用过程中进入随动臂组件支架的上的装支架轴的筒体空腔内,对支架轴造成磨损,降低汽车随动臂组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汽车随动臂组件支架加工效率低,成本较高,防尘性能不佳,对支架轴的保护不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车随动臂组件支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汽车随动臂组件支架,包括套筒体、加强筋、安装座基座,套筒体上设有套筒腔,套筒腔包括第一圆柱腔、第二圆柱腔、第三圆柱腔、压紧腔,第一圆柱腔与第二圆柱腔位于套筒腔的两端,第三圆柱腔位于第一圆柱腔与第二圆柱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随动臂组件支架

【技术保护点】
汽车随动臂组件支架,包括套筒体(60)、加强筋(63)、安装座基座(65),套筒体(60)上设有套筒腔(61),其特征在于:套筒腔(61)包括第一圆柱腔(611)、第二圆柱腔(612)、第三圆柱腔(613),第一圆柱腔(611)与第二圆柱腔(612)位于套筒腔(61)的两端,第三圆柱腔(613)位于第一圆柱腔(611)与第二圆柱腔(612)之间,第一圆柱腔(611)与第二圆柱腔(612)的内径相等,第二圆柱腔(612)的内径大于第一圆柱腔(611)的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随动臂组件支架,包括套筒体(60)、加强筋(63)、安装座基座(65),套筒体(60)上设有套筒腔(61),其特征在于:套筒腔(61)包括第一圆柱腔(611)、第二圆柱腔(612)、第三圆柱腔(613),第一圆柱腔(611)与第二圆柱腔(612)位于套筒腔(61)的两端,第三圆柱腔(613)位于第一圆柱腔(611)与第二圆柱腔(612)之间,第一圆柱腔(611)与第二圆柱腔(612)的内径相等,第二圆柱腔(612)的内径大于第一圆柱腔(611)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随动臂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套筒腔(61)还包括压紧腔(614),压紧腔(614)的一端与第二圆柱腔(612)相连,另一端与第三圆柱腔(613)相连,压紧腔(614)由一个圆锥面与一个圆柱面组合而成,圆锥面的小径与第三圆柱腔(613)的内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德民秦培杰
申请(专利权)人:万向钱潮桂林汽车底盘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