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箱体铣合箱面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443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箱体铣合箱面夹具,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上固定有至少两组结构一致的第一固定机构,所述底板右侧边的中部向右延伸形成支撑板,所述底板与支撑板大致呈T字形,在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至少一组第二固定机构,在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与第二固定机构之间设置有两组定位栓,在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与定位栓之间还设置有多根辅助支撑柱。其显著效果是:通过调节螺母对压板的高低位置进行调节,即可实现上箱体的装夹与拆卸,大大方便了上箱体的在加工中的夹持,简化了装夹工序,提高了其加工的效率;压紧力强,保证了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箱体铣合箱面夹具
本技术涉及到汽车配件生产
,具体地说,是一种上箱体铣合箱面夹具。
技术介绍
在汽车配件生产中,变速器的结构特点决定其装夹调节定位都非常困难。因此,铣钻两端端面无法用普通盘类件的装夹方式及工艺方案。在现有技术中,在该工序上使用的夹具与两端车夹具共用,但在批量生产时,车夹具在该工序中使用的缺陷凸显出来:首先,由于夹具共用,车工序和铣工序就不能同时进行生产;其次,现有的夹具装夹工件繁杂,装夹时间过长,且压紧力只适合车削,不利于铣工序受力,工件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箱体铣合箱面夹具,该夹具装夹简单,装夹时间短,压紧力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箱体铣合箱面夹具,其关键在于: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上固定有至少两组结构一致的第一固定机构,所述底板右侧边的中部向右延伸形成支撑板,所述底板与支撑板大致呈T字形,在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至少一组第二固定机构,在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与第二固定机构之间设置有两组定位栓,在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与定位栓之间还设置有多根辅助支撑柱。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压板支撑、第一压紧螺杆以及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支撑与第一压紧螺杆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压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板支撑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压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压紧螺杆的上端穿设于该第一滑槽内,在所述第一压紧螺杆的顶部还连接有第一调节螺母,且该第一调节螺母支撑于所述第一滑槽上,该第一压板的另一端连接有压头,所述辅助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压板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压板支撑、第二压紧螺杆以及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支撑与第二压紧螺杆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压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压板支撑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压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压紧螺杆的上端穿设于该第二滑槽内,在所述第二压紧螺杆的顶部还连接有第二调节螺母,且该第二调节螺母支撑于所述第二滑槽上。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栓由从上至下尺寸依次增大的三个柱体构成。进一步的,在所述辅助支撑柱的顶端还设置有塑料垫。进一步的,在所述底板与支撑板上均开设有U形槽。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调节螺母对压板的高低位置进行调节,即可实现上箱体的装夹与拆卸,大大方便了上箱体的在加工中的夹持,简化了装夹工序,提高了其加工的效率;压紧力强,保证了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上箱体铣合箱面夹具,包括底板1,在所述底板1上固定有至少两组结构一致的第一固定机构,所述底板1右侧边的中部向右延伸形成支撑板2,所述底板1与支撑板2大致呈T字形,在所述支撑板2上安装有至少一组第二固定机构,在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与第二固定机构之间设置有两组定位栓3,在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与定位栓3之间还设置有多根辅助支撑柱4,在所述辅助支撑柱4的顶端还设置有塑料垫15。本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压板支撑5、第一压紧螺杆6以及第一压板7,所述第一压板支撑5与第一压紧螺杆6固定于所述底板1上,所述第一压板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板支撑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压板7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滑槽8,所述第一压紧螺杆6的上端穿设于该第一滑槽8内,在所述第一压紧螺杆6的顶部还连接有第一调节螺母9,且该第一调节螺母9支撑于所述第一滑槽8上,该第一压板7的另一端连接有压头,所述辅助支撑柱4位于所述第一压板7的下方。本例中,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压板支撑10、第二压紧螺杆11以及第二压板12,所述第二压板支撑10与第二压紧螺杆11固定于所述支撑板2上,所述第二压板1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压板支撑1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压板12的中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3,所述第二压紧螺杆11的上端穿设于该第二滑槽13内,在所述第二压紧螺杆11的顶部还连接有第二调节螺母14,且该第二调节螺母14支撑于所述第二滑槽13上。本实施中,为了与上箱体上预设的定位孔相适应,且更方便的进行定位,所述定位栓3由从上至下尺寸依次增大的三个柱体构成。如图2所示,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夹具的固定,在所述底板1与支撑板2上均开设有U形槽16,在U形槽16内可固定螺栓。工作原理为:首先将上箱体工件支撑于辅助支撑柱4上,并通过定位栓3进行定位,然后通过第一调节螺母9控制第一压板7向下运动,以及通过第二调节螺母14控制第二压板12向下运动,直至将上箱体工件压紧;当加工完成后,在通过上述第一调节螺母9与第二调节螺母14,释放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上箱体铣合箱面夹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箱体铣合箱面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在所述底板(1)上固定有至少两组结构一致的第一固定机构,所述底板(1)右侧边的中部向右延伸形成支撑板(2),所述底板(1)与支撑板(2)大致呈T字形,在所述支撑板(2)上安装有至少一组第二固定机构,在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与第二固定机构之间设置有两组定位栓(3),在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与定位栓(3)之间还设置有多根辅助支撑柱(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箱体铣合箱面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在所述底板(1)上固定有至少两组结构一致的第一固定机构,所述底板(1)右侧边的中部向右延伸形成支撑板(2),所述底板(1)与支撑板(2)大致呈T字形,在所述支撑板(2)上安装有至少一组第二固定机构,在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与第二固定机构之间设置有两组定位栓(3),在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与定位栓(3)之间还设置有多根辅助支撑柱(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箱体铣合箱面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压板支撑(5)、第一压紧螺杆(6)以及第一压板(7),所述第一压板支撑(5)与第一压紧螺杆(6)固定于所述底板(1)上,所述第一压板(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板支撑(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压板(7)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滑槽(8),所述第一压紧螺杆(6)的上端穿设于该第一滑槽(8)内,在所述第一压紧螺杆(6)的顶部还连接有第一调节螺母(9),且该第一调节螺母(9)支撑于所述第一滑槽(8)上,该第一压板(7)的另一端连接有压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智张兴林邹吕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蓝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