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铜单线快速连续退火新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606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铜单线快速连续退火新型装置,包括承载底座、密封腔、调节轮、退火槽及储液槽,密封腔通过滑轨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且密封腔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密封腔包括承载腔、惰性气体储气瓶、喷气嘴及排气口,调节轮通过滑轨滑动安装在承载腔侧壁上,退火槽通过转台机构与承载腔侧壁铰接,退火槽包括槽体、导向轮组及冷却装置。本新型一方面可有效的对铜单线进行拉伸整形作业,在铜单线拉制过程中进行快速连续退火,避免铜单线二次复绕再进行井式退火,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对铜单线表面防护能力,避免因退火高温空气发生氧化反应,提高铜单线在日常存放中及使用中铜电线表层对空气氧化腐蚀的抵抗能力,并可有效的提高铜线芯退火后的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铜单线快速连续退火新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加工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用于铜单线快速连续退火新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缆生产中,因为往往需要对电缆导线进行整形作业,因此一方面造成了电缆导线的温度相对较高,另一方面也导致电缆导线内部存在大量的应力集中及裂痕等缺陷存在,从而严重影响了电缆后续的生产加工作业及电缆产品的质量,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当前往往通过专用的退火设备对电缆导线进行退火调制处理,以消除电缆导线经过形变加工后存在的质量缺陷,而在实际的使用中发现,当前的退火设备虽然可以满足对电缆导线退火作业的需要,但往往退火与电缆形变调整设备为分体式结构,从而一方面影响了退火作业的效率,增加了退火作业的加热能耗,同时也增加了电缆导线与空气发生氧化侵蚀的几率,从而严重影响了电缆导线的质量,于此同时,当前的退火设备也往往采用的传统的结构,设备体积较大,且运行效率低下,在进行退火作业同时也缺乏对电缆导线进行防腐防护能力,从而导致电缆导体退火作业时极易被空气氧化侵蚀,而针对这一问题当前的电缆导体退火设备尚无有效的应对能力,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电缆退火设备,以满足实际工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铜单线快速连续退火新型装置,该新型新型构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方面可有效的对铜单线进行拉伸整形作业,避免铜单线在退火作业中因张力不足而出现弯曲打折现象,同时通过拉伸形变提高铜单线的自身温度,节省退火作业加热能耗,在铜单线拉制过程中进行快速连续退火,避免铜单线二次复绕再进行井式退火,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对铜单线表面防护能力,避免因退火高温空气发生氧化反应,以及提高铜单线在日常存放中及使用中铜电线表层对空气氧化腐蚀的抵抗能力,并可有效的提高铜线芯退火后的表面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铜单线快速连续退火新型装置,包括承载底座、密封腔、调节轮、退火槽及储液槽,密封腔通过滑轨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且密封腔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密封腔包括承载腔、惰性气体储气瓶、喷气嘴及排气口,承载腔和惰性气体储气瓶均安装在承载底座上,其中承载腔为密闭腔体结构,其上端面均布若干喷气嘴,喷气嘴轴线与承载腔下表面垂直分布,喷气嘴通过导流管与惰性气体储气瓶相互连通,承载腔侧表面底部上设至少一个排气口,调节轮、退火槽、储液槽均嵌于承载腔体内,并沿承载腔体轴线分布,其中调节轮与退火槽前端连通,储液槽与退火槽后端连通,调节轮和储液槽所对应的承载腔侧壁上设过线孔,过线孔与承载腔同轴分布,所述的调节轮至少两个,各调节轮通过滑轨滑动安装在承载腔侧壁上,相邻的两个调节轮圆心连接与承载腔下表面呈0°—90°夹角,且相邻的两个调节轮中,位于远离过线孔一侧的调节轮转速为位于靠近过线孔一侧调节轮转速的1—3倍,退火槽通过转台机构与承载腔侧壁铰接,且退火槽轴线与承载腔轴线呈0°—90°夹角,退火槽包括槽体、导向轮组及冷却装置,槽体为空心管状结构,导向轮组对称分布在槽体两端位置处,导向轮组包轮架和导向轮,导向轮通过轮架与槽体铰接,且同一导向轮组中的两个导向轮以槽体轴线对称分布,冷却装置若干,并环绕槽体轴线均布槽体内,槽体的末端另通过导流管与惰性气体储气瓶连通,且导流管轴线与槽体轴线呈0°—15°夹角,导流管内气流方向与槽体的输送方向相反,储液槽为密闭槽体结构,其顶部设至少一个进线口和至少一个出线口,其内部设至少三各牵引轮和防氧化液,其中各牵引轮呈“品”字型分布,防氧化液液面高出位于最上方的牵引轮至少5毫米。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轮上均布至少两条布线槽,调节轮内另设至少一个加热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装置为微波加热装置和高频加热装置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的退火槽的槽体外表面上均布若干散热翅板,且各散热翅板均通过换热板与冷却装置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惰性气体储气瓶外表面上另设冷却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的槽体和储液槽上均设超声波震荡装置。本新型构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方面可有效的对铜单线进行拉伸整形作业,避免铜单线在退火作业中因张力不足而出现弯曲打折现象,同时通过拉伸形变提高铜单线的自身温度,节省退火作业加热能耗,在铜单线拉制过程中进行快速连续退火,避免铜单线二次复绕再进行井式退火,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对铜单线表面防护能力,避免因退火高温空气发生氧化反应,以及提高铜单线在日常存放中及使用中铜电线表层对空气氧化腐蚀的抵抗能力,并可有效的提高铜线芯退火后的表面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调节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和2所述的一种用于铜单线快速连续退火新型装置,包括承载底座1、密封腔2、调节轮3、退火槽4及储液槽5,密封腔2通过滑轨6安装在承载底1座上表面,且密封腔2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密封腔2包括承载腔21、惰性气体储气瓶22、喷气嘴23及排气口24,承载腔21和惰性气体储气瓶22均安装在承载底座1上,其中承载腔21为密闭腔体结构,其上端面均布若干喷气嘴23,喷气嘴23轴线与承载腔21下表面垂直分布,喷气嘴23通过导流管6与惰性气体储气瓶22相互连通,承载腔21侧表面底部上设至少一个排气口24,调节轮3、退火槽4、储液槽5均嵌于承载腔体21内,并沿承载腔体21轴线分布,其中调节轮3与退火槽4前端连通,储液槽5与退火槽4后端连通,调节轮3和储液槽5所对应的承载腔21侧壁上设过线孔7,过线孔7与承载腔21同轴分布,调节轮3至少两个,各调节轮3通过滑轨6滑动安装在承载腔21侧壁上,相邻的两个调节轮3圆心连接与承载腔21下表面呈0°—90°夹角,且相邻的两个调节轮3中,位于远离过线孔7一侧的调节轮2转速为位于靠近过线孔7一侧调节轮3转速的1—3倍,退火槽4通过转台机构与承载腔21侧壁铰接,且退火槽4轴线与承载腔21轴线呈0°—90°夹角,退火槽4包括槽体41、导向轮组及冷却装置43,槽体41为空心管状结构,导向轮组对称分布在槽体41两端位置处,导向轮组包轮架42和导向轮44,导向轮44通过轮架42与槽体41铰接,且同一导向轮组中的两个导向轮44以槽体41轴线对称分布,冷却装置43若干,并环绕槽体41轴线均布槽体41内,槽体41的末端另通过导流管6与惰性气体储气瓶22连通,且导流管6轴线与槽体轴线呈0°—15°夹角,导流管6内气流方向与槽体41的输送方向相反,储液槽5为密闭槽体结构,其顶部设至少一个进线口51和至少一个出线口52,其内部设至少三各牵引轮53和防氧化液54,其中各牵引轮53呈“品”字型分布,防氧化液54液面高出位于最上方的牵引轮53至少5毫米。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调节轮3上均布至少两条布线槽8,调节轮3内另设至少一个加热装置9。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加热装置9为微波加热装置和高频加热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退火槽4的槽体41外表面上均布若干散热翅板45,且各散热翅板45均通过换热板46与冷却装置43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惰性气体储气瓶22外表面上另设冷却装置43。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铜单线快速连续退火新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铜单线快速连续退火新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铜单线快速连续退火新型装置包括承载底座、密封腔、调节轮、退火槽及储液槽,所述的密封腔通过滑轨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且密封腔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所述的密封腔包括承载腔、惰性气体储气瓶、喷气嘴及排气口,所述的承载腔和惰性气体储气瓶均安装在承载底座上,其中所述的承载腔为密闭腔体结构,其上端面均布若干喷气嘴,所述的喷气嘴轴线与承载腔下表面垂直分布,所述的喷气嘴通过导流管与惰性气体储气瓶相互连通,所述的承载腔侧表面底部上设至少一个排气口,所述的调节轮、退火槽、储液槽均嵌于承载腔体内,并沿承载腔体轴线分布,其中所述的调节轮与退火槽前端连通,储液槽与退火槽后端连通,所述的调节轮和储液槽所对应的承载腔侧壁上设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与承载腔同轴分布,所述的调节轮至少两个,各调节轮通过滑轨滑动安装在承载腔侧壁上,相邻的两个调节轮圆心连接与承载腔下表面呈0°—90°夹角,且相邻的两个调节轮中,位于远离过线孔一侧的调节轮转速为位于靠近过线孔一侧调节轮转速的1—3倍,所述的退火槽通过转台机构与承载腔侧壁铰接,且退火槽轴线与承载腔轴线呈0°—90°夹角,所述的退火槽包括槽体、导向轮组及冷却装置,所述的槽体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的导向轮组对称分布在槽体两端位置处,所述的导向轮组包轮架和导向轮,所述的导向轮通过轮架与槽体铰接,且同一导向轮组中的两个导向轮以槽体轴线对称分布,所述的冷却装置若干,并环绕槽体轴线均布槽体内,所述的槽体的末端另通过导流管与惰性气体储气瓶连通,且导流管轴线与槽体轴线呈0°—15°夹角,导流管内气流方向与槽体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的储液槽为密闭槽体结构,其顶部设至少一个进线口和至少一个出线口,其内部设至少三各牵引轮和防氧化液,其中各牵引轮呈“品”字型分布,防氧化液液面高出位于最上方的牵引轮至少5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铜单线快速连续退火新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铜单线快速连续退火新型装置包括承载底座、密封腔、调节轮、退火槽及储液槽,所述的密封腔通过滑轨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且密封腔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所述的密封腔包括承载腔、惰性气体储气瓶、喷气嘴及排气口,所述的承载腔和惰性气体储气瓶均安装在承载底座上,其中所述的承载腔为密闭腔体结构,其上端面均布若干喷气嘴,所述的喷气嘴轴线与承载腔下表面垂直分布,所述的喷气嘴通过导流管与惰性气体储气瓶相互连通,所述的承载腔侧表面底部上设至少一个排气口,所述的调节轮、退火槽、储液槽均嵌于承载腔体内,并沿承载腔体轴线分布,其中所述的调节轮与退火槽前端连通,储液槽与退火槽后端连通,所述的调节轮和储液槽所对应的承载腔侧壁上设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与承载腔同轴分布,所述的调节轮至少两个,各调节轮通过滑轨滑动安装在承载腔侧壁上,相邻的两个调节轮圆心连接与承载腔下表面呈0°—90°夹角,且相邻的两个调节轮中,位于远离过线孔一侧的调节轮转速为位于靠近过线孔一侧调节轮转速的1—3倍,所述的退火槽通过转台机构与承载腔侧壁铰接,且退火槽轴线与承载腔轴线呈0°—90°夹角,所述的退火槽包括槽体、导向轮组及冷却装置,所述的槽体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的导向轮组对称分布在槽体两端位置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毋有利毋佳昆罗艳玲毋辛羽张军毋小军郭世会陈海亮王莹莹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昊宝丰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