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硬度免退火冷镦钢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45182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低硬度免退火冷镦钢生产方法,冷镦钢的成分按重量比重百分比为:C:0.19-0.22%,Si:≤0.08%,Mn:0.80-1.00%,P:≤0.015%,S:≤0.010%,Alt:≥0.025%,Ti:0.025-0.050%,B:≤0.03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生产工艺:冶炼→连铸→加热→精轧→终轧→弱冷→吐丝成圈→斯太尔摩辊道冷却,加热温度:1090~1170℃,开轧温度:1000~1060℃,精轧温度:850-900℃之间,弱冷温度:800~850℃,斯太尔摩辊道冷却辊道速度:0.10~0.40m/s。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减少了硅、铬的用量,提高产品塑性,降低钢的硬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冷镦钢的成分按重量比重百分比为:C:0.19-0.22%,Si:≤0.08%,Mn:0.80-1.00%,P:≤0.015%,S:≤0.010%,Alt:≥0.025%,Ti:0.025-0.050%,B:≤0.03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生产工艺:冶炼→连铸→加热→精轧→终轧→弱冷→吐丝成圈→斯太尔摩辊道冷却,加热温度:1090~1170℃,开轧温度:1000~1060℃,精轧温度:850-900℃之间,弱冷温度:800~850℃,斯太尔摩辊道冷却辊道速度:0.10~0.40m/s。本专利技术中减少了硅、铬的用量,提高产品塑性,降低钢的硬度。【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低硬度免退火冷镦钢的生产方法,属于金属材料与加工
。适用于基础设施和汽车等行业制造高强度螺栓、螺柱类紧固件产品,属于冷镦钢生产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汽车工业对于高强度紧固件的需求快速增长。2013年我国紧固件产量高达730万吨,这些年一直呈增长态势。冷镦钢线材主要用于制造螺栓、螺母、螺钉等紧固件和一些冷成形的零部件,用途十分广泛,需求量大,但目前各标准件厂在生产8.8级以上紧固件前必须进行“二拉一退”工艺处理,即先要进行酸洗、拉拔、球化退火(或软化退火)和拉拔等几道工序。退火处理工序不但增加成本,而且污染环境,特别是大量的中小企业,如果退火设备差或工艺控制不当,还会导致表面脱碳,严重影响紧固件表面质量疲劳性能。因此,紧固件制造行业迫切希望冶金厂能供应可以直接拉拔、冷镦的免退火冷镦钢线材。随着2008年我国紧固件产品遭受欧盟反倾销,我国紧固件行业进行了一系列结构调整,紧固件从低强度向高强度发展,从高能耗向资源节约型发展是必然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该方法对冷镦钢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进行调整,采用Ti和B两种合金重新调整成分,配合永钢大压下轧制技术,使产品具有超细晶粒和均匀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在保证产品强度要求的情况下,降低产品硬度,可以免除用户使用前的球化退火工艺,提高了产品的塑性,由于不使用合金Cr,节约了大量的合金资源,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减少能源消耗及对空气的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以减少用户拉拔时的模具损耗和拉拔时原材料表面的损伤,减少冷镦环节的开裂率,减少原材料消耗,提高产品合格率,更利于后期深加工,取得很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其生产工艺工艺路线主要包括:冶炼一连铸一加热一精轧一终轧一弱冷一吐丝成圈一斯太尔摩辊道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镦钢的成分按重量比重百分比为:C含量为0.19-0.22%,Si含量不大于0.08%,Mn含量为0.80-1.0%,P含量不大于0.015%, S含量不大于0.010%, Alt含量不大于0.025%, Ti含量为0.025-0.050%,B含量不大于0.03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加热工艺是将钢坯送入加热炉内加热,控制钢坯在加热炉的均热温度为1090~1170°C,开轧温度1000~1060°C,精轧工艺是控制精轧温度为850-900°C,弱冷工艺是将精轧过后的钢材冷却到800~850°C,斯太尔摩辊道冷却工艺是控制辊道的速度为0.10~0.40米/秒。本专利技术通过低温大变形轧制,在极度变形的奥氏体晶界和晶粒内部形成大量的位错和变形带,积聚巨大的应变能,此时相转变的形核率极高。再用先进的控制冷却技术,在Arl以上长时间保温,使相变后组织中铁素体比例提高,铁素体晶粒适当粗化,珠光体所占比例减少,珠光体团小而分散,珠光体中的渗碳体片变薄、变碎并部分粒状化。由于得到较多体积分数的铁素体和粒状珠光体的微观组织,其硬度较常规线材显著降低,断面收缩率提高,冷加工性显著提高。本专利技术中减少了硅、铬的用量,降低硅、铬的含量都可以降低钢的硬度,提高产品塑性。本专利技术减少了冶炼过程中硅铁、硅锰和铬铁的使用,减少了合金消耗,同时提高大压下控温控轧技术,改善了产品的显微组织,提高了产品的晶粒度,使产品免除了退火工艺,降低了能源消耗,减轻了生产企业的环保压力。无论在合金成本还是生产成本上,均具有极大的优势,而且符合当前冶金行业“节能降耗”的总体发展趋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200倍显微下的金相组织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500倍显微下的金相组织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一种超低硬度免退火冷镦钢具体生产方法是:产品经转炉和钢材精炼炉冶炼后,采用连铸工艺将钢水铸造成钢坯,后经加热后采用大压下控温控轧技术,将钢坯轧制成盘条。大压下控温控轧技术的目的是保证产品具有好的组织和原始性能,以保证用户能免除退火工艺,直接进行拉拔、冷镦等深加工。其生产工艺路线主要包括:冶炼一连铸一加热一精轧一终轧一弱冷一吐丝成圈一斯太尔摩辊道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镦钢的成分按重量比重百分比为:C含量为0.19-0.22%, Si含量不大于0.08%, Mn含量为0.80-1.0%, P含量不大于0.015%, S含量不大于0.010%, Alt含量不大于0.025%, Ti含量为0.025-0.050%,B含量不大于0.03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加热工艺是将钢坯送`入加热炉内加热,控制钢坯在加热炉的均热温度为1090~1170°C,开轧温度1000~1060°C,精轧工艺是控制精轧温度为850-900°C,弱冷工艺是将精轧过后的钢材冷却到800~850°C,斯太尔摩辊道冷却工艺是控制辊道的速度为 0.10 ~0.40m/s。实施例1: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案,前述的,其中冷镦钢的成分按重量比重百分比为:c含量为0.19%,Si含量为0.07%, Mn含量为0.84%,B含量为0.0023%,Ti含量为0.034%,P含量为0.013%,S含量为0.001%,Alt含量为0.029%,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所述斯太尔摩辊道冷却工艺是控制辊道的速度为0.150~0.320米/秒,冷镦钢的规格为08mm。采用这种生产方法和成分比重之后,其成品热轧之后的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如下:【权利要求】1.,其生产工艺路线主要包括:冶炼一连铸—加热一精轧一终轧一弱冷一吐丝成圈一斯太尔摩辊道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镦钢的成分按重量比重百分比为:c含量为0.19-0.22%,Si含量不大于0.08%,Mn含量为0.80-1.0%,P含量不大于0.015%,S含量不大于0.010%, Alt含量不大于0.025%, Ti含量为0.025-0.050%, B含量不大于0.03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 所述的加热工艺是将钢坯送入加热炉内加热,控制钢坯在加热炉的均热温度为1090 ~1170°C,开轧温度 1000 ~1060°C ; 所述的精轧工艺是控制精轧温度为850-900°C ; 所述的弱冷工艺是将精轧过后的钢材冷却到800~850°C ; 所述的斯太尔摩辊道冷却工艺是控制辊道的速度为0.10~0.40米/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镦钢的成分按重量比重百分比为=C含量为0.19%,Si含量为0.07%,Mn含量为0.84%,B含量为0.00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低硬度免退火冷镦钢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路线主要包括:冶炼→连铸→加热→精轧→终轧→弱冷→吐丝成圈→斯太尔摩辊道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镦钢的成分按重量比重百分比为:C含量为0.19‑0.22%,Si含量不大于0.08%,Mn含量为0.80‑1.0%,P含量不大于0.015%,S含量不大于0.010%,Alt含量不大于0.025%,Ti含量为0.025‑0.050%,B含量不大于0.03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所述的加热工艺是将钢坯送入加热炉内加热,控制钢坯在加热炉的均热温度为1090~1170℃,开轧温度1000~1060℃;所述的精轧工艺是控制精轧温度为850‑900℃;所述的弱冷工艺是将精轧过后的钢材冷却到800~850℃;所述的斯太尔摩辊道冷却工艺是控制辊道的速度为0.10~0.40米/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建元张先轶王进梅凯柏京波郭峰李韶光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联峰钢铁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