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海绵城市用储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6021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用储水系统,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储水空间和第二储水空间,在第一储水空间的顶部设有集水器,集水器内填设有用于种植植物的透水土壤,集水器底悬挂有第一毛细材料;在第二储水空间的顶部设有接触装置,下部设有出水口并与排水泵相连,内部设有一浮球,浮球的上下端分别连接有导线杆和导线,导线杆随浮球浮起与接触装置接触,导线连接在第二储水空间底部,接触装置与导线杆的接触接通、电路并启动排水泵;连接第一储水空间上部和第二储水空间上部的连通管中贯穿有第二毛细材料,其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储水空间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完全自动化,既减轻泄洪负担,又能在缺水期充分利用雨水,综合经济效益好。

Water storage system for spongy Cit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onge for city water storage system, including: the first water storage space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second water storage space, the collector is arranged in the top of the first water storage space, the collector is filled with permeable soil for planting plants, water collector bottom hanging hair on top of the first fine materials; second water storage space is provided with a contact device, the lower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outlet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ainage pump, part 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floating ball,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floating ball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wire rod and wire, wire rod with the ball float contact and contact device, wire connection at the bottom of second water storage space, and start the pump, switch contact contact device and wire rod circuit; connected pipe connected to the first storage space in the upper part and the second water storage space in the upper second runs through the capillary material, the two ends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in the two water storage spac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mplete automation, not only reducing the burden of flood discharge, but also fully utilizing rainwater in the water shortage period, and comprehensive economic benefi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用储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给排水
,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用储水系统。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海绵城市的作用功能分别是用于收集雨水的“收水措施”,用于含蓄、储存、过滤雨水的“蓄水措施”,及如何有效利用雨水的“用水措施”。渗透性绿化带是一种有效的蓄水方式,但水流从绿化带下渗速度快,无法长期使用达到保水的目的。只有把渗透的雨水收集起来才是最好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用储水系统,结构简单,完全自动化,既减轻泄洪负担,又能在缺水期充分利用雨水,综合经济效益好。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用储水系统,包括:第一储水空间和第二储水空间,其中,所述第一储水空间的顶端开口、底端封闭,在所述第一储水空间的顶部设有集水器,所述集水器内填设有透水土壤,用于种植植物,所述集水器的底面设有若干小孔,经由所述小孔穿设有若干的第一毛细材料,所述第一毛细材料从所述集水器的底端向下悬挂;所述第二储水空间的顶端和底端均封闭,所述第二储水空间的顶部设有接触装置,所述第二储水空间的内部设有一浮球,所述浮球的上端连接有导线杆,所述浮球的下端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储水空间的底部;所述第二储水空间的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有排水泵;所述导线、所述排水泵和所述接触装置电连接在同一电路中,所述导线杆随所述浮球浮起并与所述接触装置接触时,接通所述的电路,从而启动所述排水泵;所述第一储水空间上端侧壁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储水空间的上端侧壁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从而连通所述第一储水空间和所述第二储水空间;穿过所述连通管且在所述第一储水空间和所述第二储水空间跨设有第二毛细材料,所述第二毛细材料的一端设在所述第一储水空间内,所述第二毛细材料的另一端设在所述第二储水空间内。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储水空间为储水桶。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水器为斗状容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渗水土壤为沙质土壤。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植物为蓄水植物。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毛细材料为毛细纤维。本专利技术中,将整个储水系统埋于地下,当下小雨时,雨水下渗,部分雨水存于蓄水植物根系;当下中雨时,雨水渗透蓄水植物根系,流到第一储水空间里;持续下雨时,第一储水空间蓄满水后溢流到第二储水空间;当雨水继续增加时,浮球浮起,带动导线杆上浮,一直到导线杆触及到接触装置,电路被接通,启动排水泵,将水排入雨水管网。当雨停了,第一储水空间里的水在第一毛细材料的作用下,被引导至集水器,供给给蓄水植物,并被蓄水植物吸收利用;当第一储水空间中水位降低时,第二毛细材料将水从第二储水空间引导到第一储水空间内,继续供给给蓄水植物。本专利技术的海绵城市用储水系统,利用植被及植物生长的土壤来过滤处理雨水,雨水进入储水系统,在干旱季节,储水系统的蓄水通过毛细材料,将水引导至土壤并被植物的根系吸收,以利于植物生长;遇到大雨,储水空间爆满,亦可自动排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海绵城市用储水系统,既减轻泄洪负担,又能在缺水期充分利用雨水。(2)本专利技术的海绵城市用储水系统,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工控制,大大减少城市市政管理成本。(3)本专利技术的海绵城市用储水系统,结构简单,投资少,综合经济效益好。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海绵城市用储水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以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一种海绵城市用储水系统,包括第一水桶1和第二水桶6,其中,第一水桶1的顶端开口、底端封闭,在第一水桶1的顶部设有集水斗2,集水斗2底端封闭、顶端开口,集水斗2里填有沙质土壤3,沙质土壤3里种植有蓄水植物4,集水斗2的底面设有若干小孔,经由这些小孔穿设有若干的第一毛细纤维5,第一毛细纤维5从集水斗2的底端向下悬挂;第二水桶6的顶端和底端均封闭,第二水桶6的顶部设有接触装置13,第二水桶6内设有一浮球8,浮球8的上端连接有导线杆10,浮球8的下端连接有导线9,导线9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水桶6的底部;第二水桶6的的下部设有出水口11,与出水口11相连接有排水泵12;导线9与第二水桶6的底部连接的一端与排水泵12的一端电连接,排水泵1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源同时还与接触装置13电连接,这样,导线9、排水泵12、接触装置13和电源电连接构成电路(即,导线9、排水泵12及接触装置13处于同一电路中),导线杆10随浮球8浮起并与接触装置13接触时接通电路,从而启动排水泵12(可见:接触装置13用于控制排水泵12);第一水桶1的上端侧壁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水桶6的上端侧壁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由此连通第一水桶1和第二水桶6,贯穿该连通管且在第一水桶1和第二水桶6跨设有第二毛细纤维7,第二毛细纤维的一端设在第一水桶1内,第二毛细纤维的另一端设在第二水桶6内。使用时,将整个储水系统埋于地下,当下小雨时,雨水下渗,部分雨水存于蓄水植物4的根系;当下中雨时,雨水渗透根系,流到第一水桶1里;持续下雨时,第一水桶1蓄满水后溢流到第二水桶6;当雨水继续增加时,浮球8浮起,带动导线杆10上浮,一直到导线杆10触及到接触装置13,导线9的电路被接通,启动排水泵12,将水排入雨水管网。当雨停了,第一水桶1里的水在第一毛细纤维5的作用下,被引导至集水斗2,供给给蓄水植物4,并被蓄水植物4吸收利用;当第一水桶1中水位降低时,第二毛细纤维7将水从第二水桶6引导到第一水桶1内,继续供给给蓄水植物4。可见,采用上述的海绵城市用储水系统,能够利用植被及植物生长的土壤来过滤处理雨水,使得雨水进入储水系统,在干旱季节,储水系统的蓄水通过毛细材料,将水引导至土壤并被植物的根系吸收,以利于植物生长;遇到大雨,储水空间爆满,亦可自动排水。因此,上述的海绵城市用储水系统,既减轻泄洪负担,又能在缺水期充分利用雨水;而且,本专利技术的海绵城市用储水系统,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工控制,大大减少城市市政管理成本;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海绵城市用储水系统,结构简单,投资少,综合经济效益好,非常适合推广应用。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的予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海绵城市用储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绵城市用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水空间和第二储水空间,其中,所述第一储水空间的顶端开口、底端封闭,在所述第一储水空间的顶部设有集水器,所述集水器内填设有透水土壤,用于种植植物,所述集水器的底面设有若干小孔,经由所述小孔穿设有若干的第一毛细材料,所述第一毛细材料从所述集水器的底端向下悬挂;所述第二储水空间的顶端和底端均封闭,所述第二储水空间的顶部设有接触装置,所述第二储水空间的内部设有一浮球,所述浮球的上端连接有导线杆,所述浮球的下端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储水空间的底部;所述第二储水空间的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有排水泵;所述导线、所述排水泵和所述接触装置电连接在同一电路中,所述导线杆随所述浮球浮起并与所述接触装置接触时,接通所述的电路,从而启动所述排水泵;所述第一储水空间上端侧壁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储水空间的上端侧壁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从而连通所述第一储水空间和所述第二储水空间;穿过所述连通管且在所述第一储水空间和所述第二储水空间跨设有第二毛细材料,所述第二毛细材料的一端设在所述第一储水空间内,所述第二毛细材料的另一端设在所述第二储水空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用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水空间和第二储水空间,其中,所述第一储水空间的顶端开口、底端封闭,在所述第一储水空间的顶部设有集水器,所述集水器内填设有透水土壤,用于种植植物,所述集水器的底面设有若干小孔,经由所述小孔穿设有若干的第一毛细材料,所述第一毛细材料从所述集水器的底端向下悬挂;所述第二储水空间的顶端和底端均封闭,所述第二储水空间的顶部设有接触装置,所述第二储水空间的内部设有一浮球,所述浮球的上端连接有导线杆,所述浮球的下端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储水空间的底部;所述第二储水空间的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有排水泵;所述导线、所述排水泵和所述接触装置电连接在同一电路中,所述导线杆随所述浮球浮起并与所述接触装置接触时,接通所述的电路,从而启动所述排水泵;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玲莉马建锋刘亮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