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丙烯酰苯丙氨酸-丙烯酸酯类手性共聚大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4550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丙烯酰苯丙氨酸‑丙烯酸酯类手性共聚大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单体丙烯酰苯丙氨酸和丙烯酸酯类单体(甲基丙烯酰胺二甲胺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溶解于含有1%聚乙烯亚胺的1‑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并加入光引发剂以及交联剂,由紫外光引发单体的碳碳双键进行自由基聚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合大分子水凝胶((L/D)APhe‑co‑DMAEMA)能够形成均一稳定的水凝胶薄膜。并且这种水凝胶的制备方法简单,L和D手性的凝胶具有相似的机械性能,有较好的成膜性和生物相容性,便于探究手性凝胶对细胞培养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控细胞黏附和增值的手性大分子凝胶材料,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以苯丙氨酸衍生的手性大分子凝胶的制备技术及基于该材料调控细胞的黏附和增值,属于生物医学组织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1、细胞与生物材料在界面处的相互作用是决定其生物医学和生物工程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细胞暴露于材料表面,它不仅受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的调节,而且还受材料的表面化学和物理性质的控制。手性作为自然界的基本属性,广泛存在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材料对于生物的生理过程,因此手性材料能调节细胞行为。水凝胶能够模仿天然细胞外基质(ecm),具有许多软组织相似的力学结构,可以支持细胞粘附和蛋白质隔离,并以传统培养基质无法实现的方式提供各种细胞类型的扩增和定向分化工具,已成为细胞培养最有前途的选择。[2]因此将手性引入水凝胶对于细胞培养的研究以及探究手性界面对细胞行为的影响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2、手性凝胶是通过手性材料制得的凝胶,或是由非手性材料通过不对称聚合等方式使得材料发生螺旋而制备得到的凝胶。目前,手性凝胶主要有手性超分子凝胶和手性大分子凝胶。手性超分子凝胶是分子间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丙烯酰苯丙氨酸-丙烯酸酯类手性共聚大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酰苯丙氨酸-丙烯酸酯类手性共聚大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苯丙氨酸、丙烯酰氯的加入量摩尔比是1:1.5~2.2;苯丙氨酸为L-苯丙氨酸或D-苯丙氨酸;生成L-丙烯酰苯丙氨酸或D-丙烯酰苯丙氨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酰苯丙氨酸-丙烯酸酯类手性共聚大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丙烯酰苯丙氨酸单体和丙烯酸酯单体的摩尔比为1.5-8: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酰苯丙氨酸-丙烯酸酯类手性共聚大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酰苯丙氨酸-丙烯酸酯类手性共聚大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酰苯丙氨酸-丙烯酸酯类手性共聚大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苯丙氨酸、丙烯酰氯的加入量摩尔比是1:1.5~2.2;苯丙氨酸为l-苯丙氨酸或d-苯丙氨酸;生成l-丙烯酰苯丙氨酸或d-丙烯酰苯丙氨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酰苯丙氨酸-丙烯酸酯类手性共聚大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丙烯酰苯丙氨酸单体和丙烯酸酯单体的摩尔比为1.5-8: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酰苯丙氨酸-丙烯酸酯类手性共聚大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选用羟基环己烷苯酮,引发剂的用量为两种单体质量之和的3%~5%;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剂的用量为两种单体质量之和的8%~12%;聚合反应温度为20~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一新毛瑜盛扬张嵘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