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悬浮集水槽的雨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3172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悬浮集水槽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底座、升降落水槽和浮动式的集水盖板;底座镶嵌在地面上并且上端面低于地面;底座为上端面开设有圆柱形的安装腔的圆柱;底座的侧壁的中部成型有圆环状的支撑板;底座的顶部固定有遮盖板;遮盖板的上端面与地面平齐;升降落水槽上下竖直滑动在底座的上端;集水盖板竖直滑行设置有底座的侧壁的下部并且中心套设在升降落水槽的下端。未下雨时,升降落水槽处于最上端堵住遮盖板的进出口,且遮盖板的上端面与地面平齐,不影响路面的使用;收集雨水时,升降落水槽下降,底座的底部作为集水槽,并且集水盖板能随着集水槽中的水位上涨而上涨,集水槽的空间能实时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悬浮集水槽的雨水收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基础建设,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悬浮集水槽的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现阶段,雨水从天而降会直接进入下水道进入河流;但是以现有的海绵城市的理来讲,希望雨水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就地消纳和利用;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技术方案来进行雨水的收集。如果在路面上埋设许多雨水收集装置,并且这些收集装置的上端面与路面平行,那么这样既可以收集雨水,又不会影响路面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悬浮集水槽的雨水收集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悬浮集水槽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底座、升降落水槽和浮动式的集水盖板;底座镶嵌在地面上并且上端面低于地面;底座为上端面开设有圆柱形的安装腔的圆柱;底座的侧壁的中部成型有圆环状的支撑板;底座的顶部固定有遮盖板;遮盖板的上端面与地面平齐;遮盖板的四周均匀开设有若干进水孔;升降落水槽上下竖直滑动在底座的上端;集水盖板竖直滑行设置有底座的侧壁的下部并且中心套设在升降落水槽的下端;底座的侧壁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路连接;升降落水槽的下端面上均匀固定有若干方向向下设置的出水气缸;遮盖板的下端成型有堵塞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支撑板的上端面上固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升降气缸,升降气缸方向向上设置并且活塞固定在升降落水槽的下端面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升降落水槽包括上部的漏斗和固定在漏斗下端的落水管路;集水盖板的中心套设在升降落水槽的落水管路上;遮盖板的下端面呈漏斗状并且下端面的中心成型有与升降落水槽的漏斗内侧壁相对的堵塞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底座的下部侧壁均匀开设有若干滑行槽;集水盖板的四周成型有与滑行槽相对的导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集水盖板与升降落水槽和底座的接触面均固定有密封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出水管路上固定有单向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升降落水槽的上端成型有若干升降导向块;底座的上端面上成型有若干与升降落水槽的升降导向块相对的升降导向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未下雨时,升降落水槽处于最上端堵住遮盖板的进出口,且遮盖板的上端面与地面平齐,不影响路面的使用;收集雨水时,升降落水槽下降,底座的底部作为集水槽,并且集水盖板能随着集水槽中的水位上涨而上涨,集水槽的空间能实时变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集水装置20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另一种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0、底座;100、滑行槽;101、升降导向槽;11、遮盖板;110、进水孔;12、支撑板;20、升降气缸;21、升降落水槽;30、出水气缸;31、集水盖板;32、出水管路;320、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悬浮集水槽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在底座10、升降落水槽21和浮动式的集水盖板31;底座10镶嵌在地面上并且上端面低于地面;底座10为上端面开设有圆柱形的安装腔的圆柱;底座10的侧壁的中部成型有圆环状的支撑板12;底座10的顶部固定有遮盖板11;遮盖板10的上端面与地面平齐;遮盖板11的四周均匀开设有若干进水孔110;升降落水槽21上下竖直滑动在底座10的上端;集水盖板31竖直滑行设置有底座10的侧壁的下部并且中心套设在升降落水槽21的下端;底座10的侧壁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路32连接;升降落水槽21的下端面上均匀固定有若干方向向下设置的出水气缸30;遮盖板11的下端成型有堵塞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支撑板12的上端面上固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升降气缸20,升降气缸20方向向上设置并且活塞固定在升降落水槽21的下端面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升降落水槽21包括上部的漏斗和固定在漏斗下端的落水管路;集水盖板31的中心套设在升降落水槽21的落水管路上;遮盖板11的下端面呈漏斗状并且下端面的中心成型有与升降落水槽21的漏斗内侧壁相对的堵塞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底座10的下部侧壁均匀开设有若干滑行槽100;集水盖板31的四周成型有与滑行槽100相对的导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集水盖板31与升降落水槽21和底座10的接触面均固定有密封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出水管路32上固定有单向阀3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升降落水槽21的上端成型有若干升降导向块;底座10的上端面上成型有若干与升降落水槽21的升降导向块相对的升降导向槽101。收集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初始状态:升降落水槽21与遮盖板11相互接触,升降落水槽21堵住遮盖板11的进水孔110;遮盖板11的堵塞块堵塞住升降落水槽21的出水端。首先同步联动启动所有升降气缸20,升降气缸20带动升降落水槽21向下运动,遮盖板11的堵塞块离开升降落水槽21的出水端,遮盖板11的进水孔110打开,然后雨水经过遮盖板11的进水孔110、升降落水槽21到达底座10的底部,顺着雨水的进入,浮力会把集水盖板31向上推,当集水盖板31到达最上端时,集水盖板31与出水气缸30的活塞杆抵触,然后再次同步联动启动所有升降气缸20,升降气缸20带动升降落水槽21向上运动,升降落水槽21复位,在升降落水槽21复位过程中,升降落水槽21上的雨水会进一步进入到底座10的底部,集水盖板31进一步上升。当需要取水时,同步联动启动出水气缸30,出水气缸30推动集水盖板31向下运动,集水盖板31把雨水沿着出水管路32挤出。以上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悬浮集水槽的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悬浮集水槽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底座(10)、升降落水槽(21)和浮动式的集水盖板(31);其特征在于:底座(10)镶嵌在地面上并且上端面低于地面;底座(10)为上端面开设有圆柱形的安装腔的圆柱;底座(10)的侧壁的中部成型有圆环状的支撑板(12);底座(10)的顶部固定有遮盖板(11);遮盖板(10)的上端面与地面平齐;遮盖板(11)的四周均匀开设有若干进水孔(110);升降落水槽(21)上下竖直滑动在底座(10)的上端;集水盖板(31)竖直滑行设置有底座(10)的侧壁的下部并且中心套设在升降落水槽(21)的下端;底座(10)的侧壁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路(32)连接;升降落水槽(21)的下端面上均匀固定有若干方向向下设置的出水气缸(30);遮盖板(11)的下端成型有堵塞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悬浮集水槽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底座(10)、升降落水槽(21)和浮动式的集水盖板(31);其特征在于:底座(10)镶嵌在地面上并且上端面低于地面;底座(10)为上端面开设有圆柱形的安装腔的圆柱;底座(10)的侧壁的中部成型有圆环状的支撑板(12);底座(10)的顶部固定有遮盖板(11);遮盖板(10)的上端面与地面平齐;遮盖板(11)的四周均匀开设有若干进水孔(110);升降落水槽(21)上下竖直滑动在底座(10)的上端;集水盖板(31)竖直滑行设置有底座(10)的侧壁的下部并且中心套设在升降落水槽(21)的下端;底座(10)的侧壁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路(32)连接;升降落水槽(21)的下端面上均匀固定有若干方向向下设置的出水气缸(30);遮盖板(11)的下端成型有堵塞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悬浮集水槽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2)的上端面上固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升降气缸(20),升降气缸(20)方向向上设置并且活塞固定在升降落水槽(21)的下端面上。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风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