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收获机前驱动桥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578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收获机前驱动桥总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力性好、换挡灵活、使用寿命久的玉米收获机前驱动桥总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玉米收获机前驱动桥总成,包括有主箱、第四半轴联接套、第二联接半轴、HST液压无极变速装置、输入皮带轮、第一转轴、低档主动齿轮等;主箱内设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主箱的侧面设有HST液压无极变速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动力性好、换挡灵活、使用寿命久的效果,主箱、第一末端传动箱和第二末端传动箱部分通过前桥梁焊合连接成整体部件,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收获机前驱动桥总成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玉米收获机前驱动桥总成。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4亿亩左右,占全国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17%以上,居国内三大谷物的第二位,面积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涉及耕地、农民多,影响很大。目前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却比较低。现有技术的玉米收获机驱动桥是采用离合器输入加齿轮传动的路线,也有采用现有变速器加装过渡盘联接液压变速装置的,这两种结构的不足在于:档位多,结构复杂,挂档频繁,离合式结构离合器摩擦片容易烧结,加装过渡盘的刚性差,安装精度低,外形体积大,在整机上安装性差。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动力性好、换挡灵活、使用寿命久的玉米收获机前驱动桥总成。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玉米收获机驱动桥档位多,结构复杂,挂档频繁,离合式结构离合器摩擦片容易烧结,加装过渡盘的刚性差,安装精度低,外形体积大,在整机上安装性差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力性好、换挡灵活、使用寿命久的玉米收获机前驱动桥总成。(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玉米收获机前驱动桥总成,包括有主箱、第四半轴联接套、第二联接半轴、HST液压无极变速装置、输入皮带轮、第一转轴、低档主动齿轮、高档主动齿轮、第二转轴、高档被动齿轮、齿毂套、第一末端箱输入轴、第一大齿圈、第一法兰轴、第一末端传动箱、第一锻造式过渡盘、第一锻造式支承座、前桥梁焊合、第二锻造式支承座、第二锻造式过渡盘、第二末端传动箱、第二法兰轴、第二大齿圈、第二末端箱输入轴、第一半轴联接套、第一联接半轴、第二半轴联接套、第一制动器、第一半直轴、第三转轴、低档被动齿轮、第三半轴联接套、差速器、第二半直轴和第二制动器,主箱内设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主箱的侧面设有HST液压无极变速装置,HST液压无极变速装置设有第一HST输出轴和第二HST输出轴,第一HST输出轴与第一转轴一端传动连接,第二HST输出轴与第二转轴一端传动连接,第一转轴另一端设有输入皮带轮,第二转轴上设有高档主动齿轮和低档主动齿轮,第三转轴上设有高档被动齿轮、齿毂套和低档被动齿轮,第三转轴上方设有差速器,差速器上方设有前桥梁焊合,前桥梁焊合左侧设有第一锻造式支承座,第一锻造式支承座设有第一锻造式过渡盘,第一锻造式过渡盘左侧安装有第一末端传动箱,第一末端传动箱内设有第一法兰轴,第一法兰轴上设有第一大齿圈,第一末端传动箱内设有第一末端箱输入轴,第一末端箱输入轴通过第一大齿圈与第一法兰轴连接,第一末端箱输入轴通过第四半轴联接套连接有第二联接半轴,差速器左侧安装有第二半直轴,差速器上左侧安装有第一半直轴,第二半直轴通过第三半轴联接套与第二联接半轴连接,前桥梁焊合右侧设有第二锻造式支承座,第二锻造式支承座设有第二锻造式过渡盘,第二锻造式过渡盘右侧设有第二末端传动箱,第二末端传动箱内设有第二法兰轴,第二法兰轴上设有第二大齿圈,第二末端传动箱内设有第二末端箱输入轴,第二末端箱输入轴通过第二大齿圈与第二法兰轴连接,第二末端箱输入轴通过第一半轴联接套连接有第一联接半轴,差速器左侧安装有第一半直轴,第一半直轴通过第二半轴联接套与第一联接半轴连接。优选地,还包括有花键套,HST液压无极变速装置上的第一HST输出轴通过花键套与第一转轴一端传动连接,HST液压无极变速装置上的第二HST输出轴通过花键套与第二转轴一端传动连接。优选地,还包括有油封,第一末端传动箱上的第一法兰轴和第二末端传动箱上的第二法兰轴均装有两个相邻的油封。优选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材质为45号钢。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动力到输入皮带轮上,通过第一转轴传递给第一HST输出轴,HST液压无级变速装置将转速调节后由第二HST输出轴输出到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的低档主动齿轮或高档主动齿轮传递给第三转轴上的低档被动齿轮或高档被动齿轮,齿毂套通过左右滑动使第三转轴以高档或低档转动并带动差速器转动,差速器通过第一半直轴和第一联接半轴将动力传给第二末端箱输入轴,第二末端箱输入轴通过第二大齿圈将动力传给第二法兰轴输出,差速器通过第二半直轴和第二联接半轴将动力传给第一末端箱输入轴,第一末端箱输入轴通过第一大齿圈将动力传给第一法兰轴输出。因为还包括有花键套,HST液压无极变速装置上的第一HST输出轴通过花键套与第一转轴一端传动连接,HST液压无极变速装置上的第二HST输出轴通过花键套与第二转轴一端传动连接,使用花键套联接可防止经常滑移,并且传递转矩大。因为还包括有油封,第一末端传动箱上的第一法兰轴和第二末端传动箱上的第二法兰轴均装有两个相邻的油封,起到密封作用,不让润滑油渗漏。因为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材质为45号钢,提高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硬度、耐磨性和使用寿命。(3)有益效果本技术达到了动力性好、换挡灵活、使用寿命久的效果,主箱、第一末端传动箱和第二末端传动箱部分通过前桥梁焊合连接成整体部件,精度高,提高了与整机装配时的连接性,并且本技术安装精度高,刚性好,结构紧凑,装配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主箱,2-第四半轴联接套,3-第二联接半轴,4-HST液压无极变速装置,5-输入皮带轮,6-第一转轴,7-低档主动齿轮,8-高档主动齿轮,9-第二转轴,10-高档被动齿轮,11-齿毂套,12-第一末端箱输入轴,13-第一大齿圈,14-第一法兰轴,15-第一末端传动箱,16-第一锻造式过渡盘,17-第一锻造式支承座,18-前桥梁焊合,19-第二锻造式支承座,20-第二锻造式过渡盘,21-第二末端传动箱,22-第二法兰轴,23-第二大齿圈,24-第二末端箱输入轴,25-第一半轴联接套,26-第一联接半轴,27-第二半轴联接套,28-第一制动器,29-第一半直轴,30-第三转轴,31-低档被动齿轮,32-第三半轴联接套,33-差速器,34-第二半直轴,35-第二制动器,36-第二HST输出轴,37-第一HST输出轴,38-花键套,39-油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玉米收获机前驱动桥总成,如图1-3所示,包括有主箱1、第四半轴联接套2、第二联接半轴3、HST液压无极变速装置4、输入皮带轮5、第一转轴6、低档主动齿轮7、高档主动齿轮8、第二转轴9、高档被动齿轮10、齿毂套11、第一末端箱输入轴12、第一大齿圈13、第一法兰轴14、第一末端传动箱15、第一锻造式过渡盘16、第一锻造式支承座17、前桥梁焊合18、第二锻造式支承座19、第二锻造式过渡盘20、第二末端传动箱21、第二法兰轴22、第二大齿圈23、第二末端箱输入轴24、第一半轴联接套25、第一联接半轴26、第二半轴联接套27、第一制动器28、第一半直轴29、第三转轴30、低档被动齿轮31、第三半轴联接套32、差速器33、第二半直轴34和第二制动器35,主箱1内设有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9和第三转轴30,主箱1的侧面设有HST液压无极变速装置4,HST液压无极变速装置4设有第一HST输出轴37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玉米收获机前驱动桥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玉米收获机前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箱(1)、第四半轴联接套(2)、第二联接半轴(3)、HST液压无极变速装置(4)、输入皮带轮(5)、第一转轴(6)、低档主动齿轮(7)、高档主动齿轮(8)、第二转轴(9)、高档被动齿轮(10)、齿毂套(11)、第一末端箱输入轴(12)、第一大齿圈(13)、第一法兰轴(14)、第一末端传动箱(15)、第一锻造式过渡盘(16)、第一锻造式支承座(17)、前桥梁焊合(18)、第二锻造式支承座(19)、第二锻造式过渡盘(20)、第二末端传动箱(21)、第二法兰轴(22)、第二大齿圈(23)、第二末端箱输入轴(24)、第一半轴联接套(25)、第一联接半轴(26)、第二半轴联接套(27)、第一制动器(28)、第一半直轴(29)、第三转轴(30)、低档被动齿轮(31)、第三半轴联接套(32)、差速器(33)、第二半直轴(34)和第二制动器(35),主箱(1)内设有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9)和第三转轴(30),主箱(1)的侧面设有HST液压无极变速装置(4),HST液压无极变速装置(4)设有第一HST输出轴(37)和第二HST输出轴(36),第一HST输出轴(37)与第一转轴(6)一端传动连接,第二HST输出轴(36)与第二转轴(9)一端传动连接,第一转轴(6)另一端设有输入皮带轮(5),第二转轴(9)上设有高档主动齿轮(8)和低档主动齿轮(7),第三转轴(30)上设有高档被动齿轮(10)、齿毂套(11)和低档被动齿轮(31),第三转轴(30)上方设有差速器(33),差速器(33)上方设有前桥梁焊合(18),前桥梁焊合(18)左侧设有第一锻造式支承座(17),第一锻造式支承座(17)设有第一锻造式过渡盘(16),第一锻造式过渡盘(16)左侧安装有第一末端传动箱(15),第一末端传动箱(15)内设有第一法兰轴(14),第一法兰轴(14)上设有第一大齿圈(13),第一末端传动箱(15)内设有第一末端箱输入轴(12),第一末端箱输入轴(12)通过第一大齿圈(13)与第一法兰轴(14)连接,第一末端箱输入轴(12)通过第四半轴联接套(2)连接有第二联接半轴(3),差速器(33)左侧安装有第二半直轴(34),差速器(33)上左侧安装有第一半直轴(29),第二半直轴(34)通过第三半轴联接套(32)与第二联接半轴(3)连接,前桥梁焊合(18)右侧设有第二锻造式支承座(19),第二锻造式支承座(19)设有第二锻造式过渡盘(20),第二锻造式过渡盘(20)右侧设有第二末端传动箱(21),第二末端传动箱(21)内设有第二法兰轴(22),第二法兰轴(22)上设有第二大齿圈(23),第二末端传动箱(21)内设有第二末端箱输入轴(24),第二末端箱输入轴(24)通过第二大齿圈(23)与第二法兰轴(22)连接,第二末端箱输入轴(24)通过第一半轴联接套(25)连接有第一联接半轴(26),差速器(33)左侧安装有第一半直轴(29),第一半直轴(29)通过第二半轴联接套(27)与第一联接半轴(2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收获机前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箱(1)、第四半轴联接套(2)、第二联接半轴(3)、HST液压无极变速装置(4)、输入皮带轮(5)、第一转轴(6)、低档主动齿轮(7)、高档主动齿轮(8)、第二转轴(9)、高档被动齿轮(10)、齿毂套(11)、第一末端箱输入轴(12)、第一大齿圈(13)、第一法兰轴(14)、第一末端传动箱(15)、第一锻造式过渡盘(16)、第一锻造式支承座(17)、前桥梁焊合(18)、第二锻造式支承座(19)、第二锻造式过渡盘(20)、第二末端传动箱(21)、第二法兰轴(22)、第二大齿圈(23)、第二末端箱输入轴(24)、第一半轴联接套(25)、第一联接半轴(26)、第二半轴联接套(27)、第一制动器(28)、第一半直轴(29)、第三转轴(30)、低档被动齿轮(31)、第三半轴联接套(32)、差速器(33)、第二半直轴(34)和第二制动器(35),主箱(1)内设有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9)和第三转轴(30),主箱(1)的侧面设有HST液压无极变速装置(4),HST液压无极变速装置(4)设有第一HST输出轴(37)和第二HST输出轴(36),第一HST输出轴(37)与第一转轴(6)一端传动连接,第二HST输出轴(36)与第二转轴(9)一端传动连接,第一转轴(6)另一端设有输入皮带轮(5),第二转轴(9)上设有高档主动齿轮(8)和低档主动齿轮(7),第三转轴(30)上设有高档被动齿轮(10)、齿毂套(11)和低档被动齿轮(31),第三转轴(30)上方设有差速器(33),差速器(33)上方设有前桥梁焊合(18),前桥梁焊合(18)左侧设有第一锻造式支承座(17),第一锻造式支承座(17)设有第一锻造式过渡盘(16),第一锻造式过渡盘(16)左侧安装有第一末端传动箱(15),第一末端传动箱(15)内设有第一法兰轴(14),第一法兰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永刚王文亮徐雪华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明华齿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