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透明导体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明导体及其制造方法,详细地,涉及在绝缘基材与导电膜之间具有显著高的粘结力,并且不仅具有均匀且低的面电阻,还具有高透光率的透明导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透明导体表示涂敷于高透光率的绝缘基材上的薄导电膜。透明导体具有适当的光学透明性以及表面电导率(surfaceconductivity)。在平板液晶显示器(flatliquidcrystaldisplays)、触控面板(touchpanel)、电致发光器件(electroluminescentdevices)及太阳能电池(photovoltaiccells)等同时要求透明性和导电性的领域中,具有表面电导率的透明导体作为透明电极来被广泛使用,并且也作为防静电层(anti-staticlayers)或电磁波屏蔽层(electromagneticwaveshieldinglayers)来被广泛使用。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等金属氧化物虽然具有优秀的光学透明性及导电性,但容易被物理冲击所受损,因而存在不可避免地发生物理变形的缺点,并且不仅在制造时消耗高费用,还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明导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制造在基材上依次层叠透明高分子层和导电性网状物而成的层叠体;以及步骤b),通过向所述层叠体施加能量来使所述导电性网状物向透明高分子层下沉。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28 KR 10-2014-01477351.一种透明导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制造在基材上依次层叠透明高分子层和导电性网状物而成的层叠体;以及步骤b),通过向所述层叠体施加能量来使所述导电性网状物向透明高分子层下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为热能、光能或热能及光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通过施加能量来以玻璃转化温度以上的温度对所述层叠体的透明高分子层的透明高分子进行加热,从而使所述导电性网状物向透明高分子层下沉的步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能量至少包括光能,在步骤b)中,照射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微波或它们的组合的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网状物为选自导电纳米金属线、导电纳米管及导电纳米带中的一种或2种以上的纳米单体的网状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网状物为选自银纳米金属线、银纳米带、碳纳米管、碳纳米金属线及碳纳米带中的一种或2种以上的纳米单体的网状物。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明导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网状物为由所述纳米单体相互物理粘结的多孔性结构体或由所述纳米单体相接触或缠绕而成的多孔性结构体。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高分子层的透明高分子的玻璃转化温度为80℃至14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高分子层的透明高分子为选自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丙烯酸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三醋酸、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金属离子交联型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亚安酯、赛璐酚及聚烯烃中的一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步骤a1),将含有透明高分子或透明高分子的聚合单体的第一溶液涂敷于基材上来形成涂敷膜;以及步骤a2),对所述涂敷膜实施干燥。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透明导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在执行所述步骤a2)之后或在执行步骤a2)的同时执行对所述涂敷膜的透明高分子或透明高分子的聚合单体进行聚合的步骤。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高分子层被图案化或未被图案化。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步骤a3),在所述步骤a3)中,在形成有所述透明高分子层的基材的所述透明高分子层表面涂敷选自导电纳米金属线、导电纳米管及导电纳米带中的一种或2种以上的纳米单体分散于分散溶剂的分散液。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透明导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液还含有有机粘结剂。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明导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粘结剂为分子量为5×105以下的天然聚合物或合成聚合物。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明导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粘结剂选自由包含糖原、直链淀粉、支链淀粉、胼胝质、琼脂、褐藻酸、藻酸盐、果胶、卡拉胶、纤维素、几丁质、甲壳质、凝结多糖、葡聚糖、果糖、胶原蛋白、结兰胶、阿拉伯树胶、淀粉、黄原胶、黄蓍胶、刺梧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昌雨,裴仓完,
申请(专利权)人:奈越股份有限公司,新素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