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镍膏及镍膏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适于作为例如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内部电极使用的镍膏及镍膏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对于用于层叠陶瓷电容器(以下,也称为“MLCC”)的内部电极的镍膏而言,将镍粉混炼在载体中而进行制造,含有很多镍粉的凝集体。无论采用何种制造金属粉末的方法(干法、湿法),在镍粉的制造工艺的最终阶段通常具有干燥工序,由于该干燥工序促进镍粒子的凝集,因此,在所得到的镍粉中通常含有干燥时产生的凝集体。对于近年来的层叠陶瓷电容器而言,为了实现小型且大容量化,对与内部电极层相伴的陶瓷生坯片的层叠数的要求从数百增加至1000层左右。因此,将内部电极层的厚度由以往的数μm级薄层化至亚微米级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与此同时,作为内部电极用的电极材料的镍粉的小粒径化一直在推进中。然而,粒径越小,镍粉的表面积越大,与此同时,表面能增大,容易形成凝集体。另外,如果镍超微粉等金属超微粉的分散性差、存在凝集体,则在制造陶瓷电容器的烧成工序中烧结镍粉时,会穿透陶瓷片层,因此,成为电极短路的不良品。另外,即使在未穿透陶瓷片层的情况下,由于电极间距离缩短,出现部分电流集中,因此,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镍膏,其至少含有镍粉、分散转移促进剂、有机溶剂和粘合剂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转移促进剂是用下述通式(1)表示的具有阴离子型界面活性剂结构的分散转移促进剂,相对于所述镍粉100质量份,所述具有阴离子型界面活性剂结构的分散转移促进剂的含量为0.4质量份~4.6质量份,镍浓度为50质量%~70质量%,粘度为8Pa·s~150Pa·s,通过卡尔费休法测定的水分率小于1质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9.26 JP 2014-1973951.一种镍膏,其至少含有镍粉、分散转移促进剂、有机溶剂和粘合剂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转移促进剂是用下述通式(1)表示的具有阴离子型界面活性剂结构的分散转移促进剂,相对于所述镍粉100质量份,所述具有阴离子型界面活性剂结构的分散转移促进剂的含量为0.4质量份~4.6质量份,镍浓度为50质量%~70质量%,粘度为8Pa·s~150Pa·s,通过卡尔费休法测定的水分率小于1质量%,在式(1)中,m、n满足m+n=12~20的关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阴离子型界面活性剂结构的分散转移促进剂是从由N-油酰基-N-甲基甘氨酸、N-棕榈油酰基-N-甲基甘氨酸、N-十八碳烯酰基-N-甲基甘氨酸和N-二十四碳烯酰基-N-甲基甘氨酸组成的组中选出的一种以上。3.一种镍膏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有:镍有机浆料形成工序,该工序在镍粉的水浆料中添加有机溶剂和具有阴离子型界面活性剂结构的分散转移促进剂,从而形成镍有机浆料;水分离工序,该工序从分离成水层和有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泷田有香,山边秀敏,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