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结构及绝缘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417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结构,包括并头引线,所述并头引线的并头部位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括绝缘套管层和浸漆固化层;所述绝缘套管层包覆于所述并头部位的外表面,且所述绝缘套管层的外表面、所述并头部位自身的间隙内和所述并头部位与所述绝缘套管层之间的间隙内,均设置有所述浸漆固化层。上述绝缘结构,通过浸漆固化层包覆绝缘套管的结构实现绝缘防潮,与传统的包扎绝缘的方式相比,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结构及绝缘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定子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结构及绝缘方法。
技术介绍
开启式交流异步电机在产品运用过程中可能承受潮湿等恶劣环境,尤其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牵引电机,甚至需要涉水运行,这就对电机定子的防潮防水性能提出了较高要求。电机定子绕组槽部和端部是连续的整体结构,其防潮性能优异,能长时间经受苛刻的浸水试验要求,构成电机定子防潮防水结构薄弱环节的为并头及其连线部位,其中并头指电机定子中连接两个线圈的部位,通常采用钎焊方式连接,其外部需进行绝缘密封。常见的定子并头部位绝缘处理采用多层绝缘带绕包并浸漆固化的形式,但由于并头部位为不规则的异形结构,绝缘绕包操作难度大,质量分散,定子绝缘防潮防水性能不佳,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潮导致绝缘电阻低而影响正常运行的情况。同时,定子并头结构在电机中的数量较多,一台定子上并头的数量少则几十个,多则可达到几百个,采用传统绝缘带绕包方式,包扎层数多,产品制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电机定子的并头绝缘处理时,效率低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结构及绝缘方法,以提高电机定子的并头绝缘处理的工作效率,并降低劳动强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结构,包括并头引线,所述并头引线的并头部位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括绝缘套管层和浸漆固化层;所述绝缘套管层包覆于所述并头部位的外表面,且所述绝缘套管层的外表面、所述并头部位自身的间隙内和所述并头部位与所述绝缘套管层之间的间隙内,均设置有所述浸漆固化层。优选地,所述绝缘套管层至少包括2层绝缘套管,且相邻两个所述绝缘套管的间隙内设置有所述浸漆固化层。优选地,所述并头部位包括去除绝缘的并头头部和带有绝缘的并头根部,所述并头引线的并头根部平行紧贴布置。优选地,所述绝缘套管层与所述并头部位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填充层。优选地,所述绝缘填充层包括绝缘纤维骨架,所述绝缘纤维骨架被所述浸漆固化层所包覆。优选地,所述绝缘纤维骨架为芳香聚酰胺针毡。优选地,所述绝缘套管层为硅橡胶玻璃丝套管制作而成的绝缘套管层。相比于
技术介绍
介绍内容,上述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结构,包括并头引线,并头引线的并头部位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包括绝缘套管层和浸漆固化层;绝缘套管层包覆于并头部位的外表面,且绝缘套管层的外表面、并头部位自身的间隙内和并头部位与绝缘套管层之间的间隙内,均设置有浸漆固化层。上述绝缘结构,通过浸漆固化层包覆绝缘套管的结构实现绝缘防潮,与传统的包扎绝缘的方式相比,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0:在并头引线的并头部位套入绝缘套管,且使所述绝缘套管包覆于所述并头部位的外表面;步骤S20:对套有绝缘套管的所述并头部位进行浸渍绝缘漆处理;步骤S30:固化处理,对浸渍有绝缘漆的所述并头部位进行固化。上述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方法沿用了上述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结构的核心原理,由于上述绝缘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沿用了上述绝缘结构的绝缘方法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优选地,所述步骤S10包括:步骤S11:在并头引线的并头部位套入第一层绝缘套管,使所述第一层绝缘套管从所述并头部位的并头头部套至所述并头部位的并头根部,且使所述第一层绝缘套管超出所述并头头部;步骤S12:将所述第一层绝缘套管超出所述并头头部的部分向所述并头头部的一侧翻折;步骤S13:再在所述第一层绝缘套管的外侧套入第二层绝缘套管,且使所述第二层绝缘套管压住所述第一层绝缘套管的翻折部分。优选地,所述步骤S11中所述的第一层绝缘套管的长度为套入所述并头部位的长度的1.5倍-2倍。优选地,在执行所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步骤S01:用绝缘纤维将所述并头头部整体包裹,且使所述绝缘纤维与所述并头根部的绝缘相搭接。优选地,在执行所述步骤S01之前还包括:步骤S00:将引线钎焊在一起以形成所述并头引线,且使所述并头引线的并头根部平行紧贴布置。优选地,所述步骤S01中所述绝缘纤维为芳香聚酰胺针毡。优选地,所述步骤S10-S30中所述的绝缘套管为硅橡胶玻璃丝套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套2层绝缘套管的方法的流程图。上图1-3中,并头引线1、并头部位2、第一绝缘套管3、第二绝缘套管4、并头头部5、并头根部6、绝缘填充层7。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结构及绝缘方法,以提高电机定子的并头绝缘处理的工作效率,并降低劳动强度。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结构,包括并头引线1,并头引线1的并头部位2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包括绝缘套管层和浸漆固化层;绝缘套管层包覆于并头部位2的外表面,且绝缘套管层的外表面、并头部位2自身的间隙内和并头部位2与绝缘套管层之间的间隙内,均设置有浸漆固化层。相比于
技术介绍
介绍内容,上述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结构,通过通过浸漆固化层包覆绝缘套管的结构实现绝缘防潮,与传统的包扎绝缘的方式相比,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绝缘套管层可以是有且仅有一层绝缘套管,也可以是至少包括2层绝缘套管,且相邻两个绝缘套管的间隙内设置有浸漆固化层。比如绝缘套管层为2层绝缘套管制作而成时,绝缘套管层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层绝缘套管3和第二层绝缘套管4,第一层绝缘套管3包覆于并头部位2的外表面,第二层绝缘套管4包覆于第一层绝缘套管3的外表面,中间的间隙和缝隙用浸漆固化层包覆或填充。另外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并头部位的外表面包括并头部位的周向表面及并头部位的端部表面。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应该能够理解的是,上述绝缘套管层和浸漆固化层都应该是具有相应绝缘和防潮等级的材质制作而成。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应该能够理解的是,一般来说,并头部位2包括去除绝缘的并头头部5和带有绝缘的并头根部6,为了避免并头引线出现“人”字的结构,导致并头引线的上下层引线间进入水分或存留水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将并头引线1的并头根部6平行紧贴布置。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绝缘套管层与并头部位2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填充层7。通过增设绝缘填充层,可以使得绝缘套管层的绝缘套管与并头部位的并头头部更加贴服,避免间隙较大会存留空气的可能。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上述绝缘填充层7可以是包括绝缘纤维骨架,绝缘纤维骨架被浸漆固化层所包覆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是增加一层绝缘套管来代替绝缘纤维骨架的方式实现,只不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优选采用布置绝缘纤维骨架的方式而已。并且,绝缘纤维骨架优选为芳香聚酰胺针毡,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其他绝缘纤维骨架,比如芳香聚酰胺网格或玻璃丝网格布等。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结构及绝缘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结构,包括并头引线(1),所述并头引线(1)的并头部位(2)设置有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括绝缘套管层和浸漆固化层;所述绝缘套管层包覆于所述并头部位(2)的外表面,且所述绝缘套管层的外表面、所述并头部位(2)自身的间隙内和所述并头部位(2)与所述绝缘套管层之间的间隙内,均设置有所述浸漆固化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结构,包括并头引线(1),所述并头引线(1)的并头部位(2)设置有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括绝缘套管层和浸漆固化层;所述绝缘套管层包覆于所述并头部位(2)的外表面,且所述绝缘套管层的外表面、所述并头部位(2)自身的间隙内和所述并头部位(2)与所述绝缘套管层之间的间隙内,均设置有所述浸漆固化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层至少包括2层绝缘套管,且相邻两个所述绝缘套管的间隙内设置有所述浸漆固化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并头部位(2)包括去除绝缘的并头头部(5)和带有绝缘的并头根部(6),所述并头引线(1)的并头根部(6)平行紧贴布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层与所述并头部位(2)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填充层(7)。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填充层(7)包括绝缘纤维骨架,所述绝缘纤维骨架被所述浸漆固化层所包覆。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纤维骨架为芳香聚酰胺针毡。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层为硅橡胶玻璃丝套管制作而成的绝缘套管层。8.一种电机定子的并头部位的绝缘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S10:在并头引线(1)的并头部位(2)套入绝缘套管,且使所述绝缘套管包覆于所述并头部位(1)的外表面;步骤S20:对套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双玲韦在凤黄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