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工位水下气密试验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件密封性测试
,具体涉及为多工位水下气密试验机。
技术介绍
目前我小焊管分厂生产的小口径焊接管都需要进行水下气密试验,检验的数量较多,而普通的水下气密试验机进行气密试验时,两端用牛筋板顶住管子,其中一端位置固定并安装通气管,另一端采用丝杆旋进的方式使密封板顶住管子,保证管子两端不漏气,然后沉入水中进行水下气密试验,采用这种方式工作,每次打气密试验时都需要通过手工来操作,费时又费力。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及减少劳动强度,设计该水下气密试验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多工位水下气密试验机。本专利技术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多工位水下气密试验机,包括钢管自动上料机构、钢管自动气密试验机构和钢管自动下料装置;所述钢管自动气密试验机构,包括气密池、上升气缸、上升机架、上升导轨、钢管定位板、第一密封板、移动底板、移动导轨、固定底板、第一压紧杆、第二压紧杆、密封气缸、密封单耳座、密封双耳座、密封支座、第二密封板;所述上升导轨安装于气密池的左右两侧;所述上升机架容置于气密池,且与上升导轨滑动连接; ...
【技术保护点】
多工位水下气密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自动上料机构、钢管自动气密试验机构(300)和钢管自动下料装置;所述钢管自动气密试验机构(300),包括气密池(301)、上升气缸(302)、上升机架(303)、上升导轨(304)、钢管定位板(305)、第一密封板(306)、移动底板(307)、移动导轨(308)、固定底板(309)、第一压紧杆(310)、第二压紧杆(311)、密封气缸(312)、密封单耳座(313)、密封双耳座(314)、密封支座(315)、第二密封板(316);所述上升导轨(304)安装于气密池(301)的左右两侧;所述上升机架(303)容置于气密池(301), ...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工位水下气密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自动上料机构、钢管自动气密试验机构(300)和钢管自动下料装置;所述钢管自动气密试验机构(300),包括气密池(301)、上升气缸(302)、上升机架(303)、上升导轨(304)、钢管定位板(305)、第一密封板(306)、移动底板(307)、移动导轨(308)、固定底板(309)、第一压紧杆(310)、第二压紧杆(311)、密封气缸(312)、密封单耳座(313)、密封双耳座(314)、密封支座(315)、第二密封板(316);所述上升导轨(304)安装于气密池(301)的左右两侧;所述上升机架(303)容置于气密池(301),且与上升导轨(304)滑动连接;所述上升气缸(3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上升机架(303);所述钢管定位板(305)间隔安装于上升机架(303),且钢管定位板(305)开设有内凹的圆形槽;所述气密池(301)一端固定安装有移动导轨(308)和固定底板(309),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板(316);所述第一密封板(306)与移动导轨(308)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底板(309)位于移动导轨(308)外侧;所述第一压紧杆(310)的一端转动安装于移动底板(307),另一端转动安装于第二压紧杆(311)中部;所述第二压紧杆(311)一端转动安装于固定底板(309),另一端转动安装于密封气缸(312)的输出端;所述密封单耳座(313)固定安装于密封气缸(312)尾部;所述密封单耳座(313)插设于密封双耳座(314)且与密封单耳座(313)转动连接;所述密封单耳座(313)固定安装于密封支座(315)顶端;所述密封支座(315)底端固定安装于上升机架(30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水下气密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自动气密试验机构(300),还包括上档杆(317)、档杆转轴(318)、下挡杆(319)、下挡杆连轴(320)、档杆气缸(321)、档杆双耳座(322)、档杆双耳座(322);所述上档杆(317)水平位于钢管定位板(305)上方;所述档杆转轴(318)位于上升机架(303)一侧,且上端固定连接上档杆(317)一端,下端连接下挡杆(319)一端,所述下挡杆(319)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下挡杆连轴(320);所述档杆单耳座(323)固定安装于上升机架(303),所述档杆单耳座(323)插设于档杆双耳座(322)并与档杆双耳座(322)转动连接;所述档杆双耳座(322)固定安装于档杆气缸(321)底部;所述档杆气缸(321)输出端连接一个上档杆(317)。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水下气密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自动上料机构,包括钢管输入机构(100);所述钢管输入机构(100),包括方管(101)、料管(102)、高立柱(103)、低立柱(104)、拨料杆(105)、拨料转轴(106)、拨料减速机(107)、拨料轴承座(108)、挡料气缸(109)、挡料气缸接头(110)、第一挡料杆(111)、第一摆臂(112)、第二摆臂(113)、摆臂轴(114)、第二挡料杆(115)、导向轴(116)、导向套(117)、顶块(118);所述料管(102)一端固定安装于高立柱(103)顶部,另一端固定安装于低立柱(104);所述高立柱(103)、低立柱(104)均竖立设置,且高立柱(103)的高度高于低立柱(104)的高度;所述方管(101)水平设置,且端部固定安装于高立柱(103)顶部;所述方管(101)底部和高立柱(103)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料管(102)底部和高立柱(103)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拨料杆(105)固定安装于拨料转轴(106);所述拨料转轴(106)穿设于拨料轴承座(108),且拨料转轴(106)和拨料轴承座(108)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拨料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黎明,朱建初,姚金根,董卫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