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烯醚萜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602852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的环烯醚萜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以马鞭草科植物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 Hook.)的干燥叶为原料,经一定的制备步骤分离到一种新的环烯醚萜苷化合物,称为裸花紫珠苷A1,该化合物为首次报道,裸花紫珠苷A1经超导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多种手段检测,确定其分子式为C24H30O12。分子量为510,化学结构式为式(Ⅰ)。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裸花紫珠苷A1的理化性质,光学活性,并采用MTT法进行了体外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对人肺腺癌细胞和人卵巢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作为研制新型的抗肿瘤药物的先导化合物,也可作为研制治疗各种临床常见多发癌症的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的环烯醚萜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涉及从裸花紫珠的干燥叶中分离得到一种环烯醚萜苷化合物,含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裸花紫珠(CallicarpanudifloraHook.)为马鞭草科(Verbenaceae)紫珠属(CallicarpaL.)植物,又名:赶风柴、节节红、饭汤叶、白花茶,茎叶或全株入药,主产于我国海南、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分布在平地至海拔1200米的山坡、谷地、溪旁林中或灌丛中。裸花紫珠是一种海南大宗性地道药材,同时也是海南黎族医生常用药材之一,具有抗菌止血,消炎解毒,散瘀消肿,驱风祛湿,增强免疫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脓性炎症、急性传染性肝炎、肺结核咳血、胃肠出血、呼吸道及消化道出血、创伤出血等症,外用治烧、烫伤及外伤出血等疾病。裸花紫珠中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挥发油类等,萜类化合物是裸花紫珠中主要类型成分之一,从结构类型上主要有环烯醚萜类、二萜类、三萜类。从裸花紫珠中分得的环烯醚萜类有nudifloside、linearoside、7-O-E-p-coumaroyl-8-epi-loganicacid、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环烯醚萜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保护点】
从马鞭草科植物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 Hook.)的干燥叶中分离到一种新的环烯醚萜苷化合物,名称为裸花紫珠苷A1,分子式为C24H30O12,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从马鞭草科植物裸花紫珠(CallicarpanudifloraHook.)的干燥叶中分离到一种新的环烯醚萜苷化合物,名称为裸花紫珠苷A1,分子式为C24H30O12,其化学结构式如下:。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花紫珠苷A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备步骤依次如下:(1)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干燥的裸花紫珠叶,经粉碎后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过滤,得乙醇提取液;(2)浓缩乙醇提取液:将乙醇提取液减压浓缩得乙醇浸膏;(3)萃取与浓缩:乙醇浸膏用蒸馏水溶解,依次用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萃取,保留水饱和正丁醇萃取相,得水饱和正丁醇萃取液,将水饱和正丁醇萃取液减压浓缩,得正丁醇浸膏;(4)浸膏粗分:将正丁醇浸膏与硅胶拌样,装入索氏提取器中,依次用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丙酮(1:1)、丙酮、丙酮-甲醇(1:1)、甲醇加热回流提取,将丙酮提取液减压浓缩,得丙酮浸膏;(5)柱层析分离:将丙酮浸膏与硅胶拌样,转入层析柱,硅胶粒度200~300目,用二氯甲烷-甲醇洗脱液洗脱,将洗脱液进行薄层检测,浓缩合并类似洗脱馏分,得15个馏分,第4个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跃华马双成付辉政王杰周志强易路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