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苯二甲酸镍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28512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镍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及其应用。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每个基元包含一个镍离子,一个邻苯二甲酸阴离子、两个4‑苯基吡啶、三个配位水分子和两个游离的水分子。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配合物浓度的增加,BSA紫外‑可见吸收光的吸收峰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和红移,但基本趋势不变,由此可知配合物与BSA中发生部分配位作用,从而降低紫外吸收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邻苯二甲酸、4‑苯基吡啶和硫酸镍通过水热法获得镍配合物,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重复性好等优点,为合成过渡金属的单斜晶系的多配体单核配合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邻苯二甲酸镍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配合物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邻苯二甲酸镍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技术介绍
目前,配位化学已经成为无机学中很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镍是一种常见的过渡金属,一般具有两种配位形式:四配位和六配位。镍的配位方式取决于配体结构、溶剂和反应条件,其中配体起决定性作用。它不仅可以确定分子结构的复杂性,协调超分子的新颖聚集方式,还可以与DNA和各种生物活性相互作用。通过X-射线衍射进行结构测定,合成此六配位八面体的新型镍单核配合物,并对其生物应用进行相关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邻苯二甲酸镍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思路:利用邻苯二甲酸、4-苯基吡啶和硫酸镍,通过水热法获得镍配合物。邻苯二甲酸镍配合物的结构见附图1。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中心金属离子为Ni(II)离子。该配合物每个基元包含一个镍离子,一个邻苯二甲酸阴离子、两个4-苯基吡啶、三个配位水分子和两个游离的水分子。邻苯二甲酸的一个羧基以单齿的形式与镍离子配位,4-苯基吡啶同样以单齿的形式参与配位。中心金属离子Ni(II)分别与来自一个邻苯二甲酸的一个氧原子(O2),两个4-苯基吡啶的两个氮原子(N1、N3),以及三个水分子的氧原子(O5、O6、O7)配位。六个配位原子在Ni(II)离子周围以不规则八面体的形式排布。Ni-O键长在之间,Ni-N键长分别是和上述镍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为:(1)称量0.5~1毫摩尔六水合硫酸镍溶解于2~4毫升蒸馏水中,制得硫酸镍溶液;(2)称量0.5~1毫摩尔邻苯二甲酸溶解于5~10毫升蒸馏水中,制得邻苯二甲酸溶液;(3)称量0.5~1毫摩尔4-苯基吡啶溶解于2~4毫升蒸馏水中,制得4-苯基吡啶溶液;(4)称量1~2毫摩尔氢氧化钠溶解于1~2毫升蒸馏水中,制得氢氧化钠溶液;(5)将步骤(1)、(2)、(3)和(4)制得的溶液加入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内胆中,套上不锈钢反应釜外套放入150摄氏度烘箱中反应48~72小时,反应完成后以每小时10摄氏度梯度降至室温,静置12小时后开釜得淡蓝色溶液,过滤得蓝色透明块状晶体,即为镍配合物。本专利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重复性好等优点,成功的合成了单核镍配合物,为合成过渡金属的单斜晶系的多配体单核配合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如附图2所示。结果表明:随着配合物浓度的增加,BSA紫外-可见吸收光的吸收峰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和红移,但基本趋势不变,由此可知配合物与BSA中的某些配体发生部分配位作用,从而降低紫外吸收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镍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图。图2是不同浓度的配合物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称量0.5毫摩尔(0.1314克)六水合硫酸镍溶解于3毫升蒸馏水中,制得硫酸镍溶液;(2)称量0.5毫摩尔(0.0831克)邻苯二甲酸溶解于5毫升蒸馏水中,制得邻苯二甲酸溶液;(3)称量0.5毫摩尔(0.0776克)4-苯基吡啶溶解于3毫升蒸馏水中,制得4-苯基吡啶溶液;(4)称量1毫摩尔(0.0400克)氢氧化钠溶解于2毫升蒸馏水中,制得氢氧化钠溶液;(5)将步骤(1)、(2)、(3)和(4)制得的溶液加入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内胆中,套上不锈钢反应釜外套放入130摄氏度烘箱中反应72小时,反应完成后以每小时10摄氏度梯度降至室温,静置12小时后开釜得淡蓝色溶液,过滤得蓝色透明块状晶体,即为镍配合物。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中心金属离子为Ni(II)离子。该配合物每个基元包含一个镍离子,一个邻苯二甲酸阴离子、两个4-苯基吡啶、三个配位水分子和两个游离的水分子。邻苯二甲酸的一个羧基以单齿的形式与镍离子配位,4-苯基吡啶同样以单齿的形式参与配位。中心金属离子Ni(II)分别与来自一个邻苯二甲酸的一个氧原子(O2),两个4-苯基吡啶的两个氮原子(N1、N3),以及三个水分子的氧原子(O5、O6、O7)配位。六个配位原子在Ni(II)离子周围以不规则八面体的形式排布。Ni-O键长在之间,Ni-N键长分别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邻苯二甲酸镍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及其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镍配位化合物的结构。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中心金属离子为Ni(II)离子。该配合物每个基元包含一个镍离子,一个邻苯二甲酸阴离子、两个4‑苯基吡啶、三个配位水分子和两个游离的水分子。邻苯二甲酸的一个羧基以单齿的形式与镍离子配位,4‑苯基吡啶同样以单齿的形式参与配位。中心金属离子Ni(II)分别与来自一个邻苯二甲酸的一个氧原子(O2),两个4‑苯基吡啶的两个氮原子(N1、N3),以及三个水分子的氧原子(O5、O6、O7)配位。六个配位原子在Ni(II)离子周围以不规则八面体的形式排布。Ni‑O键长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镍配位化合物的结构。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中心金属离子为Ni(II)离子。该配合物每个基元包含一个镍离子,一个邻苯二甲酸阴离子、两个4-苯基吡啶、三个配位水分子和两个游离的水分子。邻苯二甲酸的一个羧基以单齿的形式与镍离子配位,4-苯基吡啶同样以单齿的形式参与配位。中心金属离子Ni(II)分别与来自一个邻苯二甲酸的一个氧原子(O2),两个4-苯基吡啶的两个氮原子(N1、N3),以及三个水分子的氧原子(O5、O6、O7)配位。六个配位原子在Ni(II)离子周围以不规则八面体的形式排布。Ni-O键长在之间,Ni-N键长分别是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称量0.5~1毫摩尔六水合硫酸镍溶解于2~4毫升蒸馏水中,制得硫酸镍溶液;(2)称量0.5~1毫摩尔邻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清杨洪利李家星倪萌劳思思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