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换热管排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761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换热管排布置结构,涉及一种电池包加热/降温装置,包括设于电池包内沿电芯之间蜿蜒布置的换热管排,换热管排在入口段、出口段和端头弯折段中的至少一处形成贴合该处换热管排两侧相邻两电芯的波浪形弯曲结构,且在端头弯折段远离电芯向电池包外侧延伸一段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通过保证换热面积来控制换热功率,提升BMS对电池的控制精度,提升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型;换热管排和电芯会出现热胀冷缩,延伸出来的部分作为软连接可以相对移动,这较小的热胀冷缩对换热管排的机械伤害,延长了换热管排与电芯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换热管排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包加热/降温装置,尤其涉及电动车电池包水排。
技术介绍
现有的使用水排作为冷却(加热)方案的电池包,模组温差较大,而不可能对每一个电芯都布置一个温度传感器。温差较大直接影响模组的温度均匀性,这增大了BMS对模组控制的难度。水排的与电芯的接触面积大小直接影响水排与电池的换热功率。图1、2为现有技术中水冷(加热)方案水排的布置:水排端头弯折段对应覆盖一排或多排电芯,现有技术的水排端头弯折段都是紧贴电池包该排或多排电芯的边沿处电芯的侧面,水排与该电芯接触面积很大,但同时导致与该电芯相对水排另一侧的相邻电芯则接触面积过小;同样的,现有技术的水排在进、出电池包的进、出口段都是平直进出电池包,与进、出口段的边沿处电芯的接触面积同样过小。由此该处存在换热不良问题,整个电池包温差较大。故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换热管排布置结构,降低电池包电芯温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池包换热管排布置结构,包括设于电池包内电芯之间的换热管排,换热管排在入口段、出口段和端头弯折段中的至少一处形成贴合该处换热管排两侧相邻两电芯的波浪形弯曲结构,且在端头弯折段远离电芯向电池包外侧延伸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根据电池包规格不同而不同,通常为30~50mm。本专利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在入口段/出口段/端头弯折段设置更贴合该处电芯的波浪形弯曲结构,解决现有技术该处换热管排与电芯接触面积过大或过小的问题,降低模组内各单体电芯的温差,温差小了,BMS就能通过某一个温度传感器估计出整个模组,乃至整包的温度。准确的温度估计,一方面能降低电池的热失控风险,另一方面,能为BMS对电池电量的估计提供一个准确的修正,这能提高整车的经济性和动力性,再者,通过在端头弯折段远离电芯向电池包外侧延伸一段距离,形成软连接,减小热胀冷缩对水排和电芯的机械伤害,增加了相关部件的寿命。作为选择,换热管排波浪形弯曲结构为贴合两电芯侧面的两前后交错圆弧段形成的“S”形弯曲结构。该方案中,“S”形弯曲结构能较均匀地贴合各电芯表面,使得与各电芯接触面积均衡,减少温差。作为选择,换热管排端头弯折段对应覆盖一排或多排电芯。该方案中,可以一排电芯对应一排换热管排,或者多排电芯对应一排换热管排。作为选择,换热管排为水排。前述本技术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技术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并且本技术,(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能通过保证换热面积来控制换热功率,提升BMS对电池的控制精度,提升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型。2.换热管排(水排)和电芯会出现热胀冷缩,延伸出来的部分作为软连接可以相对移动,这较小的热胀冷缩对换热管排(水排)的机械伤害,延长了换热管排(水排)与电芯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局部);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局部);图中,1为电芯,2为水排,3为端头弯折段,4为波浪形弯曲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考图3、4所示,一种电池包换热管排布置结构,包括设于电池包内沿电芯1之间蜿蜒布置的换热管排,换热管排中流通与单体电池电芯1换热的换热介质,通过换热对电芯1加热或降温,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采用水排2。水排1在入口段、出口段和端头弯折段3中的至少一处形成贴合该处水排2两侧相邻两电芯1的波浪形弯曲结构4,且在端头弯折段3远离电芯1向电池包外侧延伸一段距离,水排2端头弯折段3对应覆盖一排或多排电芯1。参考图4所示,图中左侧水排2端头弯折段3对应覆盖两排电芯1,右侧水排2端头弯折段3对应覆盖一排电芯1,且右侧水排2在端头弯折段3形成贴合该处水排2两侧相邻两电芯1(图中A/C,B/C电芯)的波浪形弯曲结构4,且在端头弯折段3远离电芯2向电池包外侧延伸一段距离(虽然图4中未示例,但左侧水排也可如此设置),该波浪形弯曲结构4为贴合两电芯1(图中A/C,B/C电芯)侧面的两前后交错圆弧段形成的“S”形弯曲结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池包换热管排布置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包换热管排布置结构,包括设于电池包内电芯之间的换热管排,其特征在于:换热管排在入口段、出口段和端头弯折段中的至少一处形成贴合该处换热管排两侧相邻两电芯的波浪形弯曲结构,且在端头弯折段远离电芯向电池包外侧延伸预设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换热管排布置结构,包括设于电池包内电芯之间的换热管排,其特征在于:换热管排在入口段、出口段和端头弯折段中的至少一处形成贴合该处换热管排两侧相邻两电芯的波浪形弯曲结构,且在端头弯折段远离电芯向电池包外侧延伸预设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换热管排布置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张明古自勇
申请(专利权)人:威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