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输送系统的滑架和具有滑架的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97045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导轨式输送系统的滑架(1,51),包括滑架本体(2),滑架本体被设计成环抱走轨(20)并包括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3,4),这些臂部(3,4)通过横向延伸的连接部段(5)相互连接。第一臂部(3)包括附接于其内侧的第一辊对(6a,6b)。第二臂部(4)包括附接于其内侧的第二辊对(7a,7b)。两个臂部(3,4)的第一辊对和第二辊对(6a,6b;7a,7b;6a,56b;7a,57b)以等量且反向的交叉方式布置。第一辊对和第二辊对的各第一走行辊(6b,7b)被设计成支承辊,滑架(1,51)的负荷通过支承辊传递到走轨(20)。第一辊对和第二辊对的各第二辊(6b,7b)被设计成导向辊用于沿走轨(20)引导滑架。

Carriage for conveying system and conveying system with sliding rack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lide rail transport system (1,51), including the carriage body (2), a carriage body is designed to take ring rail (20) and includes first and second arm portions (3,4), the arms (3,4) through the connecting section lateral extension (5)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first arm (3) includes a first roller pair attached to the inside (6a, 6b). The second arm (4) includes a second roller pair attached to the inside (7a, 7b). The first roller pairs of the two arm (3,4) and the second roller pairs (6a, 6b, 7a, 7b, 57B, 6a, 56B, 7a) are arranged in the same amount and in reverse cross. The first roller pairs and the second roller pairs (6b, 7b) are designed to support rollers, and the load of the carriage (1,51) is passed to the track (20) via the support roller. Each of the second rollers (6b, 7b) of the first roller pair and the second roller pair is designed to guide the roller for guiding the carriage along the rail (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输送系统的滑架和具有滑架的输送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运送和输送
,尤其是内部物流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导轨式输送系统、尤其是悬挂式输送系统的滑架,包括滑架本体,该滑架本体设计成环抱走轨并包括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这些臂部通过横向延伸的连接部段相互连接。第一臂部包括附接于其内侧的第一辊对。第二臂部包括附接于其内侧的第二辊对。两个臂部的第一辊对和第二辊对以等量且反向的交叉方式相互错开布置。用语“等量且反向”也可表述为等量但反向。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输送系统,尤其是涉及悬挂式输送系统,其具有滑架和走轨,该滑架可沿走轨滚动运动以实现输送货物的输送且特别是悬挂式输送。
技术介绍
在通常伴随货物输送的自动化仓库、大规模生产设施中需要借助悬挂式输送设备在处理站之间输送货物以便在仓库里中间存放它们、从仓库中再取出和准备用于发货。于是,在悬挂式输送设备中从现有技术中知道了通过滑架来输送诸如衣物的物体以及装有输送物品的输送袋,该滑架通过辊沿走轨滚动。公开文献EP0856480B1于是描述了一种滑架,其被设计成外滑车并具有滑架本体,滑架本体由通过横向延伸的连接部段相互连接的两个臂部构成。两个辊总是以交叉方式相互错开布置在臂部的内侧。滑架本体在外侧包括呈扁平型材状的走轨,其中,上辊在该扁平型材的上走行表面上移动,下辊在该扁平型材的下走行表面上移动。轨道引导通过辊凸缘来确保,该辊凸缘布置在辊的外侧上并限制或防止滑架横向于走行方向运动。辊在走轨上以基本无间隙的方式被引导,以便即便在轮距/辊距较短的情况下也确保滑架沿走轨被稳定引导。根据EP0856480B1的滑架具有下述缺点,滑架沿走轨的基本无间隙的引导可能会导致磨损加剧,在最糟糕情况下导致滑架在例如具有弯曲路径的走轨上卡死。但如果辊相对于走轨具有间隙,则沿走轨的引导将失去其顺畅性,并且在最糟糕情况下变得不稳定。滑架在走轨上晃动。另外,必须使走轨分别形成彼此配对对置的两个侧向上、下走行表面,以实现稳定的滑架引导,而这势必给走轨设计带来极大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滑架和一种输送系统,其允许滑架沿走轨稳定、安全、安静和可靠地运动,尤其即便在过弯即弯曲路径的情况下。滑架还应能节省空间,使得前后紧凑布置成组的多个构造相同的滑架沿输送轨道占用尽可能小的空间。构造相同是指这些滑架均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即几何形状。所述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和15的特征实现。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包括本专利技术的特别实施例和进一步的改进方式。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滑架的特点在于,第一辊对和第二辊对的各第一辊被设计成支承辊,滑架负荷可通过支承辊被传递到走轨。第一辊对和第二辊对的各第二辊还均被设计成导向辊用于沿走轨引导滑架。在这种布置形式中,导向辊除了吸收向心力、偏转力矩和翻滚力矩外还具有吸收俯仰力矩和倾转力矩的功能。该导向辊尤其均能形成对在平行于导向辊旋转轴线的两个彼此相反方向上的滑架位移的限制。根据另一改进方式,每个导向辊包括在旋转方向上周向封闭的导向凹部,该导向凹部在两侧被导向侧肋包围。该导向凹部用于接纳该走轨的导向杆条以便沿走轨引导滑架。为此,该导向杆条可接合到该导向凹部内。该支承辊的特尤其在于它们不包括导向侧肋即辊凸缘用于侧向引导。该支承辊的走行表面在横向于旋转方向的方向上可以是平的或拱形的。该支承辊的特点进一步在于滑架的重量负荷通过支承辊被传递到走轨。因此,特别是总重负荷可通过支承辊被传递到走轨。因此,该滑架通过支承辊安置在走轨上。该导向辊用于引导滑架,使得其走行方向基本对应于走轨延伸方向。该导向辊为此需要尤其吸收侧向力。这些侧向力尤其作用于导向侧肋上。在弯曲部段(转弯部)中,导向辊因而可以吸收例如作用于滑架的向心力。另外,导向辊还可以吸收偏转力矩,即围绕垂直于走行方向的轴线的转矩,以及翻滚力矩,即围绕平行于走行方向对准的轴线的转矩。偏转力矩例如因以偏心方式作用于滑架的驱动力而产生。这例如会发生在滑架在一侧通过侧设在滑架上的驱动器接触元件被驱动时。现在,该导向辊防止滑架卡死或防止支承辊趋于接触走轨的不是走行表面的那些部分。该导向辊尤其不设置用于将滑架重量负荷传递到走轨。因此,人们可想到根本没有负荷从导向辊传递到走轨。在下述情况下尤其如此,导向辊布置在走轨的导向部段如导向杆条或滚动表面的下方,所述部段与导向辊协作。由于导向辊尤其不承受负荷,故导向辊基本可具有比支承辊小的直径。根据导向辊的上述特定实施例的导向凹部现尤其居中布置在导向辊上。在两侧被导向侧肋包围的导向凹部尤其可以是导向通道、导向狭槽或导槽。导向凹部可以呈V形。导向凹部可以呈U形。导向凹部现在尤其设计成使走轨的导向杆条能竖直接合到导向凹部中。导向侧肋例如可以是辊凸缘(轨道凸缘)。根据另一改进方式,该导向辊的和支承辊的旋转轴线相互平行延伸。根据另一改进方式,该导向辊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滑架的纵向中平面延伸。这意味着支承辊因此也以直立方式布置。纵向中平面平行于滑架的移动方向,经过两个臂部之间的轨接纳空间。纵向中平面尤其表示滑架的对称平面。特征“以直立方式布置”还表示在水平输送轨道情况下辊的旋转轴线同样水平且横向于走行方向布置。根据另一改进方式,滑架辊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滑架的纵向中平面延伸。导向辊因此也以直立方式布置。根据另一改进方式,导向辊的旋转轴线也可以相对于上述纵向中平面倾斜延伸并包夹出小于90°的角度。根据另一改进方式,支承辊的旋转轴线也可相对于上述纵向中平面倾斜延伸并包夹出小于90°的角度。根据另一改进方式,各臂部上的辊对中的导向辊的和支承辊的旋转轴线在沿走行方向的平行投影中包夹出一锐角。每个旋转轴线朝向相对的臂部发散。滑架整体尤其可包括正好两个辊对,每个辊对具有支承辊和导向辊。以交叉方式错开布置的辊或辊对尤其在平行于其旋转轴线的平行投影中具有“X”形布置形式。一辊对的支承辊和导向辊可布置在公共平面中。一辊对的支承辊和导向辊也可以沿旋转轴线相互错开布置。借助第一辊对和第二辊对的上述布置,能吸收相对于走轨的俯仰或倾转运动,进而吸收围绕横向于走行方向对准的轴线的力矩。倾转力矩尤其在某些上升的或下降的输送轨道段中以及以变化的速度作用。借此,在由此变化的加速度情况下可以防止滑架或滑架所输送的输送货物的振荡或晃动。现在,辊布置在臂部上可以有这样的特性,彼此紧凑成排的多个滑架在各臂部上分别形成前后布置的第一排辊如上排辊和第二排辊如下排辊。根据另一改进方式,该支承辊布置在臂部上,尤其布置在臂部自由端附近,而该导向辊布置在臂部上,靠近连接部段。如上所述,每个臂部包括面向走轨的内侧和与内侧相反的朝外的外侧。每个臂部还包括面向走行方向的前臂面侧和背向走行方向的后臂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改进方式,一臂部的两个臂面侧形成至少一对在走向方向上或与走行方向相反地凸起的面侧部段和凹陷的面侧部段,其中该臂面侧上的这些区段设计成彼此相同且相反并如此布置,两个构造相同的、沿走行方向相互压靠的滑架的臂部的凸起和凹陷的面侧部段在这些滑架的臂面侧处相互接合,特别是形状配合地相互接合。这意味着在后滑架的前臂面侧的上述面侧部段的轮廓特别以形状配合方式接合到紧接在前的、具有相同构造的滑架的后臂面侧的相同且相反设计的面侧部段的轮廓中。凸起的面侧部段特别是凸部,更尤其是隆起。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输送系统的滑架和具有滑架的输送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导轨式输送系统且特别是悬挂式输送系统的滑架(1,51),包括滑架本体(2),所述滑架本体被设计成环抱走轨(20)并包括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3,4),其中这些臂部(3,4)通过横向延伸的连接部段(5)相互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臂部(3)包括附接于其内侧的第一辊对(6a,6b),所述第二臂部(4)包括附接于其内侧的第二辊对(7a,7b),这两个臂部(3,4)的第一辊对和第二辊对(6a,6b;7a,7b;6a,56b;7a,57b)以交叉方式等量且反向地相互错开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对和第二辊对的各第一走行辊(6a,6b)被设计成支承辊,该滑架(1,51)的负荷通过所述支承辊被传递至所述走轨(20),所述第一辊对和第二辊对的各第二辊(6b,7b)被设计成沿所述走轨(20)引导所述滑架的导向辊。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04 CH 00153/161.一种用于导轨式输送系统且特别是悬挂式输送系统的滑架(1,51),包括滑架本体(2),所述滑架本体被设计成环抱走轨(20)并包括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3,4),其中这些臂部(3,4)通过横向延伸的连接部段(5)相互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臂部(3)包括附接于其内侧的第一辊对(6a,6b),所述第二臂部(4)包括附接于其内侧的第二辊对(7a,7b),这两个臂部(3,4)的第一辊对和第二辊对(6a,6b;7a,7b;6a,56b;7a,57b)以交叉方式等量且反向地相互错开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对和第二辊对的各第一走行辊(6a,6b)被设计成支承辊,该滑架(1,51)的负荷通过所述支承辊被传递至所述走轨(20),所述第一辊对和第二辊对的各第二辊(6b,7b)被设计成沿所述走轨(20)引导所述滑架的导向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向辊(6b,7b)形成用于该滑架(1,51)在平行于该导向辊(6b,7b)的旋转轴线(D)且彼此相反的两个方向上的位移的限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辊(6a,6b)和所述导向辊(6b,7b)以直立方式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辊(6b,7b;56b,57b)均包括导向凹部(13,63),所述导向凹部在旋转方向上周向封闭并在两侧被导向侧肋(13,63)包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示的滑架,其特征在于,在两侧被所述导向侧肋(14a,14b;64a,64b)包围的所述导向凹部(13,63)是导槽。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侧肋(14a,14b;64a,64b)是辊凸缘。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辊(6b,7b;56b,57b)的和所述支承辊(6a,7a)的旋转轴线相互平行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滑架,其特征在于,一辊对中的所述导向辊(106b,107b;206b,207b;256b,257b)的和所述支承辊(106a,107a;206a,207a;256a,257a)的旋转轴线(D)在走行方向上的平行投影中包夹出锐角,其中所述旋转轴线(D)均朝向相反的臂部(103,104;203,204;253,254)发散。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辊(6a,7a)均在所述臂部(3,4)上靠近所述臂部(3,4)的自由端布置,所述导向辊(6b,7b;56b,57b)均在所述臂部(3,4)上靠近所述连接部段(5)布置。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辊(6b,7b)以具有侧向间隙和/或径向间隙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滑架本体(1,51)上。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臂部(3,4)均包括面向所述走行方向(F)的前臂面侧(8)和背向所述走行方向(F)的后臂面侧(6),一臂部(3,4)的两个臂面侧(8,9)形成至少一对凸起和凹陷的面侧部段(10,11),所述凸起和凹陷的面侧部段在臂面侧(8,9)处如此被设计和布置成形状相同且方向相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菲尼勒
申请(专利权)人:费拉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