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车式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1627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台车式输送装置包含:与导引第一无端链(27)的左右一对的转弯部齿轮(30)连动的左右一对的辅助旋转体(49)、及设置有在此两个辅助旋转体(49)间的位置突设且使输送台车(13)可从上方通过的下侧突起状凸轮(65)的转弯路径部(11),其构成为当输送台车(13)的前侧左右一对的突出轴(20b、21b)与辅助旋转体(49)的接合部(49a)接合,并且后侧的左右一对的突出轴(20a、21a)与第一无端链(27)的接合部件(55)接合,使各突出轴(20a~21b)通过转弯部齿轮(30)与辅助旋转体(49)的旋转而抬起时,下侧突起状凸轮(65)将输送台车(13)的底部的凸轮从动辊(25a)以与所述接合部件(55)相同的转动轨迹支持导引。

Bogie type conveyer

\u672c\u53d1\u660e\u7684\u53f0\u8f66\u5f0f\u8f93\u9001\u88c5\u7f6e\u5305\u542b\uff1a\u4e0e\u5bfc\u5f15\u7b2c\u4e00\u65e0\u7aef\u94fe(27)\u7684\u5de6\u53f3\u4e00\u5bf9\u7684\u8f6c\u5f2f\u90e8\u9f7f\u8f6e(30)\u8fde\u52a8\u7684\u5de6\u53f3\u4e00\u5bf9\u7684\u8f85\u52a9\u65cb\u8f6c\u4f53(49)\u3001\u53ca\u8bbe\u7f6e\u6709\u5728\u6b64\u4e24\u4e2a\u8f85\u52a9\u65cb\u8f6c\u4f53(49)\u95f4\u7684\u4f4d\u7f6e\u7a81\u8bbe\u4e14\u4f7f\u8f93\u9001\u53f0\u8f66(13)\u53ef\u4ece\u4e0a\u65b9\u901a\u8fc7\u7684\u4e0b\u4fa7\u7a81\u8d77\u72b6\u51f8\u8f6e(65)\u7684\u8f6c\u5f2f\u8def\u5f84\u90e8(11)\uff0c\u5176\u6784\u6210\u4e3a\u5f53\u8f93\u9001\u53f0\u8f66(13)\u7684\u524d\u4fa7\u5de6\u53f3\u4e00\u5bf9\u7684\u7a81\u51fa\u8f74(20b\u300121b)\u4e0e\u8f85\u52a9\u65cb\u8f6c\u4f53(49)\u7684\u63a5\u5408\u90e8(49a)\u63a5\u5408\uff0c\u5e76\u4e14\u540e\u4fa7\u7684\u5de6\u53f3\u4e00\u5bf9\u7684\u7a81\u51fa\u8f74(20a\u300121a)\u4e0e\u7b2c\u4e00\u65e0\u7aef\u94fe(27)\u7684\u63a5\u5408\u90e8\u4ef6(55)\u63a5\u5408\uff0c\u4f7f\u5404\u7a81\u51fa\u8f74(20a\uff5e21b)\u901a\u8fc7\u8f6c\u5f2f\u90e8\u9f7f\u8f6e(30)\u4e0e\u8f85\u52a9\u65cb\u8f6c\u4f53(49)\u7684\u65cb\u8f6c\u800c\u62ac\u8d77\u65f6\uff0c\u4e0b\u4fa7\u7a81\u8d77\u72b6\u51f8\u8f6e(65)\u5c06\u8f93\u9001\u53f0\u8f66(13)\u7684\u5e95\u90e8\u7684\u51f8\u8f6e\u4ece\u52a8\u8f8a(25a)\u4ee5\u4e0e\u6240\u8ff0\u63a5\u5408\u90e8\u4ef6(55)\u76f8\u540c\u7684\u8f6c\u52a8\u8f68 Trace support guid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台车式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输送台车随时保持水平直立姿势,并在固定行走路径上行走的台车式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设有在水平路径部及与所述水平路径部相连的分支行走路径部之间具有上下方向的转弯路径部的行走路径、维持水平直立姿势且在所述行走路径行走的输送台车、以及在所述行走路径中使输送台车行走的驱动元件的台车式输送装置已知有各种形式。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台车式输送装置,输送台车的左右两侧枢轴支承突设的车轮作为被接合部,在上下二段的水平路径部间的转弯路径部中配置有与在水平路径部处驱动推进输送台车的左右一对的无端链的转弯部齿轮呈同心状的左右一对的第一旋转体、及从所述第一旋转体向水平路径部的延长方向远离的位置枢轴支承的左右一对的第二旋转体,并且将此前后两个旋转体对与所述无端链连动连结的各旋转体的周围的接合部,也就是车轮嵌合凹部与输送台车的前后2个被接合部(车轮)嵌合,而使输送台车在左右一对且前后二组的旋转体支持的状态下,通过此旋转体的同步旋转,将上下二段的水平路径部间的输送台车维持水平直立姿势进行转乘。此专利文献1的构成中,虽然沿着水平路径部转动的无端链的转弯部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旋转体以同心状连动连结,但相当于形成在旋转体的接合部(车轮嵌合凹部)的分叉状部件安装在前述左右一对的无端链,则省去所述第一旋转体的此种台车式输送装置可通过例如,专利文献2等而为公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7171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796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如前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第一旋转体可认为是相当于与转弯部齿轮接合的无端链及所述无端链上安装的接合部,但在任何情况下,如从水平路径部将输送台车向上转弯时,输送台车的前侧被接合部与第二旋转体的接合部接合并向上方抬起时,输送台车的后侧被接合部也与第一旋转体的接合部(或无端链的接合部)接合且向上抬起。此抬起开始之后,各旋转体的接合部的方向自垂直向下的状态成为向前斜下方倾斜的状态,因此只使输送台车向前方推送而无法向上抬起。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构成等的公知构成中,针对上述的现象,构成为通过沿着第二旋转体的周围架设的圆弧形的导轨承接输送台车的前侧被接合部,因而抑制输送台车被向前方推送,但并没有直接抑制后侧被接合部从第一旋转体的接合部(或无端链的接合部)推送的方案。因此,在抬起开始之后,作用于后侧被接合部而向前方推送的力也是通过输送台车的前侧被接合部与用于承接此前侧被接合部而沿着第二旋转体的周围架设的圆弧形的导轨来承接。因此,不仅需要本来所需的强度以上的更大强度之外,也更难以圆滑地开始此抬起动作。为改善上述问题,而考虑在输送台车的后侧被接合部的外侧处突设有第二后侧被接合部,如凸轮从动辊,并架设介由此凸轮从动辊将输送台车的后端侧的左右两侧在与第一旋转体的接合部(或无端链的接合部)的轨迹相同的轨迹向前斜上方导引的导轨。但在此构成中,会使输送台车全体的左右宽度比载物台的宽度大上许多,而使行走路径的所占空间也非常大。此外,自输送台车(载物台)向横向突出许多的第二后侧被接合部(凸轮从动辊等)承受输送台车的后半部的负荷,因此难以适用于输送大重量物的输送装置。此外,当输送台车的行走方向固定为单一方向时此方式可能实行,但若期望进行输送台车的前后行走时,输送台车的前侧被接合部的外侧也需要第二前侧被接合部,将此第二后侧被接合部与第二前侧被接合部构成为配合输送台车的行走方向而择一作用则需要非常复杂的机构,而难以在实际上实施。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解决上述公知问题的台车式输送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台车式输送装置,为了容易理解与后述实施例之间的关系,将说明所述实施例时所使用的元件符号以括号括起来表示,设有在水平路径部(12)及与所述水平路径部(12)相连的分支行走路径部(1)之间具有上下方向的转弯路径部(11)的行走路径、维持水平直立姿势在所述行走路径行走的输送台车(13)、以及在所述行走路径中使所述输送台车(13)行走的驱动元件的台车式输送装置是构成为:所述输送台车(13)包含介由车轮(18a~19b)可行走地支持于导轨(44、41)上而在左右两侧分别的前后2处向水平横向突设的被接合部(16a~17b)、以及设置在底部的辅助被支持部(24a);所述驱动元件包含经由枢轴支承在所述转弯路径部(11)的转弯部齿轮(30)并沿着行走路径转动的左右一对的无端链(27)、以及与所述无端链连动的左右一对的辅助旋转体(49)及辅助导引部件;所述左右一对的无端链(27)分别设置有相对于输送台车(13)的前后一对的被接合部(16a~17b)拆卸自如的接合部(55);所述辅助旋转体(49)是从所述转弯部齿轮(30)以前后一对的所述被接合部间(16a~17b)之间的间隔往水平方向离开的位置枢轴支承,并具有与自无端链(27)的接合部(55)脱离的被接合部(16b、17b)接合的接合部(49a、49b);所述辅助导引部件包含设置成不干涉在最低阶段进出转弯路径部(11)的输送台车(13)的高度并支持导引进行转弯中的输送台车(13)的所述辅助被支持部(24a)的下侧突起状凸轮(65)、以及自所述水平路径部(12)沿着远侧的被接合部转动路径的外侧架设的左右一对的被接合部导引用导轨(61);所述下侧突起状凸轮(65)在靠近所述水平路径部(12)侧的被接合部(16a、17a)转动路径的下端侧区域中,维持无端链(27)的接合部(55)与输送台车(13)的被接合部(16a、17a)的接合状态。上述括号括起的元件符号是依照下述实施例的第六转弯路径部(11)的构成标示对应元件符号,但参考无端链(27)的转弯部齿轮(31)及辅助旋转体(51)相对于水平路径部(1)前后相反配置的转弯路径部,也就是下述实施例的第一转弯路径部(2)时,则水平路径部为第一水平路径部(1),所述分支行走路径部则为第一升降路径部(3),所述下侧突起状凸轮(87)则构成为在靠近所述水平路径部(1)侧的被接合部(16b、17b)转动路径的下端侧区域中,维持第二无端链(28)的接合部(57)与输送台车(13)的被接合部(16b、17b)的接合状态。此外,作为下述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适用的位置,除了在上述第六转弯路径部(11)连结的第四水平路径部(12)及第一水平路径部(1)、在第一转弯路径部(2)连结的第一水平路径部(1)及第一升降路径部(3)之外,也具有在第三转弯路径部(6)连接的第二水平路径部(5)及第三水平路径部(7)、在第五转弯路径部(10)连接的第二升降路径部(9)及第四水平路径部(12),并且此处各转弯路径部中输送台车(13)包含以相反方向行走的情况也自下述的说明显而易见。此外,上述的本专利技术所示的基本构成A可以下述的方式具体地实施。「构成B」所述被接合部(16a~17b)由输送台车(13)的分别左右两侧的前后两处枢轴支承且具有向外呈同心状突设的突出轴(20a~21b)的车轮(18a~19b)所构成,所述无端链(27)的接合部是由具有在所述水平路径部中相对于所述突出轴(20a~21b)上下方向嵌合的凹部的接合部件(55)所构成。此构成B与构成A结合实施。「构成C」所述辅助被支持部(24a、24b)设在输送台车(13)底部的左右宽度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台车式输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台车式输送装置,设有在水平路径部及与所述水平路径部相连的分支行走路径部之间具有上下方向的转弯路径部的行走路径、维持水平直立姿势在所述行走路径行走的输送台车、以及在所述行走路径中使所述输送台车行走的驱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台车包含介由车轮可行走地支持于导轨上而在分别左右两侧的前后2处分别设有向水平横向突设的被接合部、以及设置在底部的辅助被支持部;所述驱动元件包含经由枢轴支承在所述转弯路径部的转弯部齿轮并沿着所述行走路径转动的左右一对的无端链、以及与所述无端链连动的左右一对的辅助旋转体及辅助导引部件;所述左右一对的无端链分别设置有相对于所述输送台车的前后一对的所述被接合部拆卸自如的接合部;所述辅助旋转体是从所述转弯部齿轮以前后一对的所述被接合部间的间隔往水平方向离开的位置枢轴支承,并具有与自无端链的接合部脱离的所述被接合部接合的接合部;所述辅助导引部件包含设置成不干涉在最低阶段进出转弯路径部出入的所述输送台车的高度并支持导引进行转弯的所述输送台车的所述辅助被支持部的下侧突起状凸轮、以及自所述水平路径部沿着远侧的被接合部转动路径的外侧架设的左右一对的被接合部导引用导轨;所述下侧突起状凸轮在靠近所述水平路径部侧的被接合部转动路径的下端侧区域中,维持所述无端链或所述辅助旋转体的所述接合部与所述输送台车的所述被接合部的接合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11 JP 2014-2287301.一种台车式输送装置,设有在水平路径部及与所述水平路径部相连的分支行走路径部之间具有上下方向的转弯路径部的行走路径、维持水平直立姿势在所述行走路径行走的输送台车、以及在所述行走路径中使所述输送台车行走的驱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台车包含介由车轮可行走地支持于导轨上而在分别左右两侧的前后2处分别设有向水平横向突设的被接合部、以及设置在底部的辅助被支持部;所述驱动元件包含经由枢轴支承在所述转弯路径部的转弯部齿轮并沿着所述行走路径转动的左右一对的无端链、以及与所述无端链连动的左右一对的辅助旋转体及辅助导引部件;所述左右一对的无端链分别设置有相对于所述输送台车的前后一对的所述被接合部拆卸自如的接合部;所述辅助旋转体是从所述转弯部齿轮以前后一对的所述被接合部间的间隔往水平方向离开的位置枢轴支承,并具有与自无端链的接合部脱离的所述被接合部接合的接合部;所述辅助导引部件包含设置成不干涉在最低阶段进出转弯路径部出入的所述输送台车的高度并支持导引进行转弯的所述输送台车的所述辅助被支持部的下侧突起状凸轮、以及自所述水平路径部沿着远侧的被接合部转动路径的外侧架设的左右一对的被接合部导引用导轨;所述下侧突起状凸轮在靠近所述水平路径部侧的被接合部转动路径的下端侧区域中,维持所述无端链或所述辅助旋转体的所述接合部与所述输送台车的所述被接合部的接合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车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台车的所述被接合部由枢轴支承在所述输送台车的左右两侧各自的前后2处且具有向外同心状突设的突出轴的所述车轮所构成,所述无端链的接合部是由具有在所述水平路径部中相对于所述突出轴上下方向嵌合的凹部的接合部件所构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车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被支持部设置在输送台车底部的左右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前后2处,此前后2个辅助被支持部以俯视所述输送台车时互不重叠的方式,位于所述输送台车的左右宽度方向上错开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台车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台车是构成为所述车轮枢轴支承在自顶板的左右两侧边向下侧突设的左右两侧板的外侧,所述前后2个辅助被支持部安装于所述顶板的下侧,前侧的辅助被支持部至所述输送台车的后端的顶板下空间向后方开放,从后方经由所述顶板下空间能直视前侧的辅助被支持部,后侧的辅助被支持部至所述输送台车的前端的顶板下空间向前方开放,从前方经由所述顶板下空间能直视后侧的辅助被支持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车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被支持部由以左右方向的水平支轴枢轴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桥正浩村长淳一马场茂田村优吉楠原茂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