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2934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7:01
一种铣刀,包括一个柄部,其用于铣刀的装夹、切削部和至少一条槽体。切削部至少包括一个铣加工部,铣加工部包括一段连续的曲线,铣加工部的轮廓上设置坐标系原点,并相对此坐标点再至少设置7个坐标点,设置一枚曲线刃同时通过原点和7个坐标点。铣加工部包括前导刃,其至少包括平刃部和弧刃部,弧刃部的一端与所述平刃部的一端相交,相交处形成钝角刃尖,弧刃部的另一端设于铣加工部的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铣刀,以平刃部和弧刃部形成组合的前导刃,且平刃部和弧刃部相交处形成钝角刃尖,使得刀具满足对工件进行多维(纵向和横向)铣加工的要求,提高加工效率至少1倍上。

Milling cutter

A milling cutter includes a shank portion for clamping, cutting, and at least one groove of the milling cutter. The cutting part comprises at least one milling, milling part comprises a continuous curve, milling the profile is arranged on the origin of the coordinate system, and the relative coordinates of the point to set at least 7 coordinate points, setting a curved blad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origin and the 7 point. The Department includes the leading edge milling, which at least comprises flat blade and arc edge, end arc edge and the bottom edge of the intersection,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tip end forming an obtuse angle, arc edge of the other end is arranged on the milling processing department. The utility model with cutter, flat blade and arc edge to form a combination of leading edge and flat blade and arc edge intersection form an obtuse angle blade tip, the tool on the workpiece meet the multidimensional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milling requirements, improve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of at least 1 tim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铣刀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工业切削的加工刀具,尤其涉及一种铣刀,可适用于加工金属、工程塑料及纤维复合材料的切削,以提高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介绍
刀具是机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又称切削工具。由于绝大多数的刀具是机用的,基本上都用于切削金属材料,所以“刀具”一词一般就理解为金属切削刀具。但材料科学发展,各种材料也已经在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中得以广泛应用,如:工程塑料和碳纤维复合材料等(CN203401118U)。刀具按工件加工表面的形式可分为:加工各种外表面的刀具、孔加工刀具、螺纹加工刀具、齿轮加工刀具和切断刀具等若干种。铣加工在机械加工领域内的分量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逐步取代了车、钻等其他加工方式。由于铣加工的广泛多样性,除了传统的钢和铸铁等金属材料外,越来越多的新型金属/非金属材料也被逐步归入铣加工的被加工材料之列,这其中不仅包括含铝合金在内的各种金属合金,还包括高档工程塑料在内的各种树脂材料,以及各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内的碳纤维金属复合板。对于外形复杂的工件,需要进行多维度的铣加工,如:纵向和横向。实践中,为了满足加工的要求,时常对这些刀具进行更换,影响了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铣刀,满足对工件进行多维铣加工的要求,提高加工效率。本技术提供的铣刀,包括一个柄部,其用于铣刀的装夹,切削部和至少一条槽体。切削部至少包括一个铣加工部,该铣加工部包括曲线。本技术提供的铣刀,还包括曲线刃。曲线刃落于曲线上,或与曲线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各种铣刀,铣加工部还包括前导刃,设于曲线刃之前(即切削部端面所在的方向为前方)。该前导刃至少包括平刃部和弧刃部,平刃部的长度如:4mm~32mm。弧刃部的一端与平刃部的一端相交,相交处形成钝角刃尖,弧刃部的另一端设于铣加工部的端面,优先选择的弧刃部向外凸起,呈外凸状。根据加工工件的需要,本技术提供的各种铣刀的前导刃至少包括至少一个凹部,沿切削部的轴向或径向,各个凹部底面与所述刃部轮廓的落差为0.01mm~0.2mm。凹部还设有斜刃部,其倾斜角为45°±15°。在刃部表面可采用金刚石贴片,或采用含有涂层或非涂层的基体,如:但不仅限于硬质合金、金属陶瓷、立方氮化硼及其它粉末冶金烧结材料等。适用于本技术的槽体,各处的深度相同或不同,其深度为该处切削主体直径的5%~65%,优先选择25%±10%。在各种形状的槽体中,本技术优先选择具有0°±45°螺旋角的螺旋槽,或具有0°±45°轴向前角的直槽。槽体的数量应当与切削部所含刃部的数量相适应,满足切削刃于铣加工的需要,如:但不仅限于1、2、3、4、5、6、7和8。当槽体的数量大于1时,各槽所具有的螺旋角角度或轴向前角的角度相同或不同。槽体的开口角角度应满足公式20°-[槽体个数/360]°。用于本技术铣刀的曲线刃,其由若干曲线段组成,任意曲线段均具有2°~50°的后角,2°~50°径向前角。各个曲线段所具有的后角角度或前角角度相同或不同。为提高铣加工的效率,在铣加工部轮廓上设置坐标系原点(0,0),相对于原点再至少设置7个坐标点,设置一枚曲线刃同时通过原点和7个坐标点。一种用于本技术铣刀的曲线刃实施方案,至少设置8个点,其中一个点落于铣加工部轮廓,并以此为坐标系原点(0,0),相对于原点,其它7个点相应的坐标分为(1.74±0.1,-0.17±0.1)、(3.15±0.1,-0.58±0.1)、(4.40±0.1,-1.28±0.1)、(5.50±0.1,-2.37±0.1)、(6.23±0.1,-3.69±0.1)、(6.56±0.1,-4.93±0.1)和(6.69±0.1,-6.64±0.1)。由此在相邻坐标点之间形成多个曲线刃段,原点与坐标点(1.74±0.1,-0.17±0.1)之间的曲线段曲率为11.30±0.1,坐标点(1.74±0.1,-0.17±0.1)和坐标点(3.15±0.1,-0.58±0.1)之间的曲线段曲率为7.26±0.1,坐标点(3.15±0.1,-0.58±0.1)和坐标点(4.40±0.1,-1.28±0.1)之间的曲线段曲率为5.67±0.1,坐标点(4.40±0.1,-1.28±0.1)和坐标点(5.50±0.1,-2.37±0.1)之间的曲线段曲率为5.42±0.1,坐标点(5.50±0.1,-2.37±0.1)和坐标点(6.23±0.1,-3.69±0.1)之间曲线段曲率为5.45±0.1,坐标点(6.23±0.1,-3.69±0.1)和坐标点(6.56±0.1,-4.93±0.1)之间曲线段曲率为6.30±0.1,坐标点(6.56±0.1,-4.93±0.1)和坐标点(6.69±0.1,-6.64±0.1)之间曲线段曲率为11.63±0.1。曲线形状的刃部,切屑因不同方向受力而折断,细短的切屑减少刀具缠绕,也帮助散热从而改善刀具加工时的工况,使得刀具可以以更高的转速和工进速度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刀具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达到了高速高效加工的设计目的。因此,还可通过在曲线刃上设置更多的点方式,从而将曲线刃分解为更多更短小的曲线段,以适应不同切削材料,同时配合槽体形状和刃部数量的需要,从而提高铣刀的断屑、散热和耐磨等方面的性能。本技术技术方案实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铣刀,以平刃部和外凸的弧刃部形成组合的前导刃,使得径向进给力减少,同时轴向进给力虽然增加但力的指向更靠近刀柄端,有利于增加刚性减少切削震动,从而保护了115也提高了加工质量;与仅使用圆弧的刀刃保护相比,圆弧虽然也改善径向轴向力的分布,但力的指向为刀具几何中心,效果不及本技术。本技术提供的铣刀,还以平刃部和弧刃部相交处形成钝角刃尖,使得刀具满足对工件进行多维(纵向和横向)铣加工的要求,提高加工效率至少1倍上。本技术提供的铣刀,主要采用一段连续的曲线刃组成的刃部,适合于采用新材料制造的非标准形状进行高速加工,可以使刀具在超过5000转的高速加工机床上充分发挥切削性能。通过将曲线刃分解为若干曲线段的方式不仅增加了刃部有效工作长度,连续曲线状刃部还对工件形成连续的点切屑,使得刀具始终有一个不断前移的最大切削力点与被加工工件接触,得到了类似于压强作用效果,可以更轻易地切削高韧性和高刚性的材料,使得各种新型材料的非标准形状加工效率大幅提升(铝合金材料为例,其效率可提高300%以上)。同时随着加工磨损最大切削力点不断后移,刀具仍能保持加工能力,可免去对刀具的人工维护。由于本技术的刃部在切削中对切屑施加了与卷屑角不同方向的额外折断力,通过对切削长度进行了控制,改善了刀具散热性能并减少了缠屑,改善了刀具加工工况并增加了刀具的使用寿命。通过对曲线刃形态的设计,更适用于对工件的加工,也进一步降低了刃部的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同时,与其类似的铣刀相比,能实现非标准形状加工的一次成型,减少或避免后续的打磨,还能使加工中的震动现象得以显著下降或避免,进而使得材质加工的精度得以提高,表面更光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铣刀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铣刀的切削部端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铣刀的刃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对图3所示铣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铣刀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铣刀,包括一个用于铣刀的装夹的柄部、切削部和至少一条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削部至少包括一个铣加工部,在所述铣加工部的轮廓上设置坐标系原点(0,0),相对于所述原点再至少设置7个坐标点,分别为(1.74±0.1,‑0.17±0.1)、(3.15±0.1,‑0.58±0.1)、(4.40±0.1,‑1.28±0.1)、(5.50±0.1,‑2.37±0.1)、(6.23±0.1,‑3.69±0.1)、(6.56±0.1,‑4.93±0.1)和(6.69±0.1,‑6.64±0.1),设置一枚曲线刃同时通过所述的原点和7个坐标点;所述的铣加工部还包括前导刃,其设于所述的曲线刃之前;所述的前导刃至少包括平刃部和弧刃部,所述弧刃部的一端与所述平刃部的一端相交,相交处形成钝角刃尖,所述弧刃部的另一端设于所述铣加工部的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铣刀,包括一个用于铣刀的装夹的柄部、切削部和至少一条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削部至少包括一个铣加工部,在所述铣加工部的轮廓上设置坐标系原点(0,0),相对于所述原点再至少设置7个坐标点,分别为(1.74±0.1,-0.17±0.1)、(3.15±0.1,-0.58±0.1)、(4.40±0.1,-1.28±0.1)、(5.50±0.1,-2.37±0.1)、(6.23±0.1,-3.69±0.1)、(6.56±0.1,-4.93±0.1)和(6.69±0.1,-6.64±0.1),设置一枚曲线刃同时通过所述的原点和7个坐标点;所述的铣加工部还包括前导刃,其设于所述的曲线刃之前;所述的前导刃至少包括平刃部和弧刃部,所述弧刃部的一端与所述平刃部的一端相交,相交处形成钝角刃尖,所述弧刃部的另一端设于所述铣加工部的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加工部还包括曲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加工部还包括曲线,所述曲线刃落于所述的曲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刃部的长度为4mm~32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导刃至少包括至少一个凹部,沿所述切削部的轴向或径向,各个所述的凹部底面与所述刃部轮廓的落差为0.01mm~0.2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设有斜刃部,倾斜角为45°±1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深度为该处切削主体直径的5%-6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深度为该处切削主体直径的25%±1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体为具有0°±45°螺旋角的螺旋槽或具有0°±45°轴向前角的直槽。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数量为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思叡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汇专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