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37232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铣刀,包括刀体、与刀体的后部端连接的刀柄,在刀体的前端部设有三个的切削刃,所述三个切削刃均为从刀体的前端部起且绕刀体的旋转轴线向左螺旋的结构,所述三个切削刃以刀体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形成环形阵列,所述三个切削刃另一端形成一个三齿的齿盘状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切削刃均为从刀体的前端部起且绕刀体的旋转轴线向左螺旋的结构,这种结构在保证原有的轮廓尺寸精度不变的情况下,还可以有效减小铣刀在切削过程中的振刀,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切削刀具,尤其是一种铣刀
技术介绍
铣刀一般为加工特定形状的工件而专门设计制造,其通常用于加工角度面、凹槽面、特殊形孔及台阶面等,铣刀切削刃的刃型一般与工件的外形相适配,以便于通过一次加工在工件上形成所需的特定形状。在手机外壳的加工过程中,为了获得外观和手感俱佳的外壳,需要对外壳的边角进行铣削处理,现有的铣刀一般是直槽或者右螺旋刀具,生产制作时虽然可以保证轮廓尺寸精度,但是开槽为直槽设计在切削加工时切削阻力大,容易产生振刀;开槽为右螺旋设计在切削加工时受力方向向上、切屑与切削好的工件表面碰撞,容易使工件移动和刮花工件;针对此造成产品的次品率较高,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铣刀在切削加工时切削阻力大,容易产生振刀和切屑刮花工件表面的缺陷,提供一种切削时不会振刀的铣刀。本技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铣刀,包括刀体、与刀体的后部端连接的刀柄,在刀体的前端部设有若干个切削刃,切削刃均为从刀体的前端部起且绕刀体的旋转轴线向左螺旋的结构,各切削刃以刀体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形成环形阵列,所述切削刃另一端形成一个齿盘状端面,各切削刃从自由端开始,依次为尾段、主切削段,所述尾段向外扩张,由主切削段至尾段形成燕尾形。所述切削刃还包括副切削段,所述副切削段与主切削段相连。所述主切削段包括内凹的曲线刃和与之相切的直线刃,所述曲线刃由若干个弧度渐变且依次相互内切的内凹弧形刃段组成。所述内凹的曲线刃以及直线刃的刃尖均为倒圆角结构,且倒圆角半径为0.003~0.02mm。所述主切削段的前角为18~20°,所述主切削段的第一后角为11~13°,主切削段的第二后角为26~30°,主切削段的第三后角为36~38°。所述各切削刃相互之间形成有排屑槽。本技术各个名词解释如下:前角:前刀面(切削刃中直接作用于被切削的金属面)与基面(与刀体的旋转轴线重合且与切削平面垂直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后角:后刀面(切削刃中与前刀面相对的金属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旋转轴线:刀体加工时,旋转的中心轴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一种铣刀的切削刃均为从刀体的前端部起且绕刀体的旋转轴线向左螺旋的结构,这种结构在保证原有的轮廓尺寸精度不变的情况下,还可以有效减小铣刀在切削过程中的振刀,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2.本技术一种铣刀的主切削段和尾段组成左旋的燕尾结构,左旋的燕尾形刀具设计可以减小和改变切削受力方向,受力方向向下,保证手机外壳在加工中不会上下移动,减少震动;3.本技术一种铣刀的主切削段和尾段组成左旋的燕尾结构,加工过程产生的碎屑排屑方向向下,碎屑与切削好的工件表面不会碰撞,进行有效及时的排出,避免对加工过程造成刮花工件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铣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铣刀的端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的结构详图。图4为右旋铣刀切削加工受力和排屑示意图;图5为左旋铣刀切削加工受力和排屑示意图;图中:1为刀体,11为前端部,12为后端部,2为切削刃,21为主切削段,211为曲线刃,212为直线刃,22为尾段,23为副切削段,a为前角,b为第一后角,c为第二后角,d为第三后角,3为刀柄,4为排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5对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一种铣刀,包括刀体1、与刀体1的后部端12连接的刀柄3,刀体1大致为圆柱体,起具有旋转轴线,在本技术的铣刀加工时,刀柄3夹持于机床主轴等控制装置上,以刀体1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在刀体1的前端部11设有若干个切削刃2,所述切削刃2均为从刀体1的前端部11起且绕刀体1的旋转轴线向左螺旋的结构,这种左螺旋的结构在保证原有的轮廓尺寸精度不变的情况下,左旋的燕尾形刀具设计可以减小和改变切削受力方向,受力方向向下,保证手机外壳在加工中不会上下移动,有效减少铣刀在切削过程中的振刀,提高了加工效率和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各切削刃2从自由端开始,依次为尾段22、主切削段21、副切削段23,所述尾段22向外扩张,由主切削段21至尾段22形成左螺旋的燕尾形结构。加工过程产生的碎屑排屑方向向下,碎屑与切削好的工件表面不会碰撞,进行有效及时的排出,避免对加工过程造成刮花工件的影响。在本实施例中,切削刃2为三个,各切削刃2以刀体1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形成环形阵列,所述三个切削刃2。所述主切削段21包括内凹的曲线刃211和与之相切的直线刃212,所述曲线刃211由若干个弧度渐变且依次相互内切的内凹弧形刃段组成。所述内凹的曲线刃211以及直线刃212的刃尖均为倒圆角结构,且倒圆角半径为0.003~0.02mm,用于去除刃口微观锯齿,刀具在切削加工后工件表面不易产生横纹、暗纹、色差的现象,提升工件表面质量,所述主切削段21的前角a为18~20°,所述主切削段21的第一后角b为11~13°,主切削段21的第二后角c为26~30°,主切削段21的第三后角d为36~38°。尽管已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铣刀,包括刀体(1)、与刀体(1)的后部端(12)连接的刀柄(3),其特征在于:在刀体(1)的前端部(11)设有若干个切削刃(2),切削刃(2)均为从刀体(1)的前端部(11)起且绕刀体(1)的旋转轴线向左螺旋的结构,各切削刃(2)以刀体(1)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形成环形阵列,所述切削刃(2)另一端形成一个齿盘状端面,各切削刃(2)从自由端开始,依次为尾段(22)、主切削段(21),所述尾段(22)向外扩张,由主切削段(21)至尾段(22)形成燕尾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铣刀,包括刀体(1)、与刀体(1)的后部端(12)连接的刀柄(3),其特征在于:在刀体(1)的前端部(11)设有若干个切削刃(2),切削刃(2)均为从刀体(1)的前端部(11)起且绕刀体(1)的旋转轴线向左螺旋的结构,各切削刃(2)以刀体(1)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形成环形阵列,所述切削刃(2)另一端形成一个齿盘状端面,各切削刃(2)从自由端开始,依次为尾段(22)、主切削段(21),所述尾段(22)向外扩张,由主切削段(21)至尾段(22)形成燕尾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刃(2)还包括副切削段(23),所述副切削段(23)与主切削段(2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许九月吴怡轩王希豪刘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杰浩硬质合金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