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状脱硝脱汞催化剂的混炼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2445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蜂窝状脱硝脱汞催化剂的混炼工艺,包括前驱体制备和混炼两个步骤,在前驱体制备步骤中用去离子水清洗除去残留的硝酸根离子,消除硝酸根离子的影响,避免硝酸根离子在混炼工艺时会与铵根离子反应,同时在混炼过程中调整工艺参数,最终开发出蜂窝状联合脱硝脱汞催化剂的混炼工艺,解决加入硝酸盐而导致的设备腐蚀及蜂窝状催化剂在干燥、煅烧过程中产生的严重起泡、裂纹问题。

Mixing process of honeycomb denitration and mercury removal catalyst

The mixing process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oneycomb denitration and mercury removal catalyst, including preparing and mixing the two steps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precursor, washed with deionized water to remove the steps of nitrate residue precursor, eliminate the influence of nitrate ions, avoid nitrate ions react with ammonium ions in the mixed refining process, and adjusting the process parameters in the process of mixing, eventually developed honeycomb joint mixing process denitration and mercury removal catalyst, adding nitrate solution caused by the corrosion of equipment and catalyst in drying and calcination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severe blistering, crack probl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蜂窝状脱硝脱汞催化剂的混炼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煤电厂脱硝脱汞技术,尤其涉及脱硝脱汞催化剂的混炼工艺。
技术介绍
正常蜂窝状脱硝脱汞工艺包括混炼、陈腐、过滤、一次干燥、二干干燥、煅烧等,而常规的活性组分为铵盐(仲钨酸钠、偏钒酸铵等),为弱碱性物质,加入氨水时对干燥和煅烧没有影响,但硝酸盐为强酸性物质,加入氨水后会严重腐蚀设备,同时一般工艺中加入硝酸铈会带入硝酸根离子,而硝酸根离子在混炼工艺时会与铵根离子反应,生成络合物,影响物料的性质,容易造成物料松散,缺乏粘性,在后期的干燥、煅烧过程中产生的严重起泡、裂纹等问题,即使通过多添加粘结剂(聚氧化乙烯和羧甲基纤维素)来提高塑性,会导致在煅烧阶段产生严重的气泡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蜂窝状脱硝脱汞催化剂的混炼工艺,正常生产中加入硝酸盐而导致的设备腐蚀及蜂窝状催化剂在干燥、煅烧过程中产生的严重起泡、裂纹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蜂窝状脱硝脱汞催化剂的混炼工艺,包括前驱体制备和混炼两个步骤,其中,前驱体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将偏钛酸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浆液a,偏钛酸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例为1:15~20;(2)将硝酸铈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溶液b,硝酸铈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例为1:10~20;(3)将溶液b加入到浆液a中,搅拌均匀,制成混合溶液c,且浆液a和溶液b的重量份比为5~8:1;(4)向混合溶液c中缓慢加入氨水,同时不停的搅拌,调节pH至8.5~9,稳定后制成悬浊液d;(5)将悬浊液d离心过滤,得到沉淀物,沉淀物用去离子水清洗,洗去残留的硝酸根离子,最终得到前驱体;混炼包括如下步骤:(1)在混炼机中加入18~21%钛白粉、2~3%仲钨酸铵、4.5~5.5%硅粉、0.1~0.15%硬脂酸,低速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10~13%前驱体、20~25%去离子水、4~5%氨水和0.5~0.8%乳酸,然后高速搅拌均匀;(2)加入20~23%钛白粉、2~2.5%去离子水,高速搅拌均匀,温度升至80~93℃后稳定15~30min,控制混炼料水分在含量控制在28~30%,pH在8.0~8.5;(3)打开排气阀,调至低速搅拌,控制混炼料温度70~75℃,水分含量控制在27~28%,pH在7.8~8.0;(4)依次加入3~5%偏钒酸铵溶液、0.3~0.4%木浆棉、4~6%去离子水、3~4%玻璃纤维,高速搅拌均匀;(5)调至低速搅拌,待温度降至65~70℃,缓慢加入0.3~0.5%的羧甲基纤维素和0.4~0.6%的聚氧化乙烯,高速搅拌均匀后降至低速搅拌,加入适量的氨水和去离子水,调节温度至60~65℃,含水量29%~30%,pH为7.8~8.3,最终得到蜂窝状脱硝脱汞催化剂的混炼料。作为优选,在前驱体制备过程中,偏钛酸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例为1:18,硝酸铈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例为1:15。作为优选,在前驱体制备过程中,浆液a和溶液b的重量份比为7:1。作为优选,混炼步骤(1)中加入18%份钛白粉、2.3%仲钨酸铵、5%硅粉、0.12%硬脂酸,11%前驱体、21%去离子水、5%氨水和0.5%乳酸。作为优选,混炼步骤(2)中加入21%钛白粉、2%去离子水。作为优选,混炼步骤(4)中加入4%偏钒酸铵溶液、0.38%木浆棉、5%去离子水、3.8%玻璃纤维。作为优选,混炼步骤(5)中加入0.4%的羧甲基纤维素和0.5%的聚氧化乙烯。作为优选,所述低速搅拌的转速为50~80r/min,所述高速搅拌的转速为500~600r/min。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前驱体制备步骤中用去离子水清洗除去残留的硝酸根离子,消除硝酸根离子的影响,避免硝酸根离子在混炼工艺时会与铵根离子反应,同时在混炼过程中调整工艺参数,最终开发出蜂窝状联合脱硝脱汞催化剂的混炼工艺,解决加入硝酸盐而导致的设备腐蚀及蜂窝状催化剂在干燥、煅烧过程中产生的严重起泡、裂纹问题。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蜂窝状脱硝脱汞催化剂的混炼工艺,包括前驱体制备和混炼两个步骤,其中,前驱体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将偏钛酸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浆液a,偏钛酸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例为1:15~20;(2)将硝酸铈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溶液b,硝酸铈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例为1:10~20;(3)将溶液b加入到浆液a中,搅拌均匀,制成混合溶液c,且浆液a和溶液b的重量份比为5~8:1;(4)向混合溶液c中缓慢加入氨水,同时不停的搅拌,调节pH至8.5~9,稳定后制成悬浊液d;(5)将悬浊液d离心过滤,得到沉淀物,沉淀物用去离子水清洗,洗去残留的硝酸根离子,最终得到前驱体;混炼包括如下步骤:(1)在混炼机中加入18~21%钛白粉、2~3%仲钨酸铵、4.5~5.5%硅粉、0.1~0.15%硬脂酸,低速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10~13%前驱体、20~25%去离子水、4~5%氨水和0.5~0.8%乳酸,然后高速搅拌均匀;(2)加入20~23%钛白粉、2~2.5%去离子水,高速搅拌均匀,温度升至80~93℃后稳定15~30min,控制混炼料水分在含量控制在28~30%,pH在8.0~8.5;(3)打开排气阀,调至低速搅拌,控制混炼料温度70~75℃,水分含量控制在27~28%,pH在7.8~8.0;(4)依次加入3~5%偏钒酸铵溶液、0.3~0.4%木浆棉、4~6%去离子水、3~4%玻璃纤维,高速搅拌均匀;(5)调至低速搅拌,待温度降至65~70℃,缓慢加入0.3~0.5%的羧甲基纤维素和0.4~0.6%的聚氧化乙烯,高速搅拌均匀后降至低速搅拌,加入适量的氨水和去离子水,调节温度至60~65℃,含水量29%~30%,pH为7.8~8.3,最终得到蜂窝状脱硝脱汞催化剂的混炼料。其中,添加硅粉和玻璃纤维可以提高机械性能(抗压和磨损),过少性能不够,过多会带入较多的其它元素(如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导致催化剂性能下降。硬脂酸作为脱模剂,在挤出时避免黏在模具上,可使得挤出均匀,加入过多会导致太过润滑,物理性能不够。羧甲基纤维素和聚氧化乙烯主要提供粘性,使得混炼料有足够的塑性,在挤出、干燥、煅烧阶段保证蜂窝催化剂有足够的强度,保持原有的形状,不宜变形。在混炼过程中使用的混炼机为R19倾斜式混炼机,低速搅拌的转速为50~80r/min,高速搅拌的转速为500~600r/min。前期低速搅拌可使物料初步搅拌均匀,然后高速搅拌,以摩擦升温并充分搅拌均匀,亦可缩短搅拌周期。另外,混炼步骤从常温开始,然后在步骤(2))升至一定温度,目的是使物料熟化,保持该温度一段时间是为了造粒。步骤(3))和步骤(5)低速搅拌,目的是使温度下降,保持内外均匀,同时水分流失速度降低。步骤(5))降低搅拌速度,降温,目的是防止添加的羧甲基纤维素和聚氧化乙烯在高温下丧失粘性等物理化学性能。以下具体说明其实施例1。实施例1,前驱体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将偏钛酸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浆液a,偏钛酸和去离子水的比例为1:18;(2)将硝酸铈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溶液b,硝酸铈和去离子水的比例为1:15;(3)将溶液b加入到浆液a中,搅拌均匀,制成混合溶液c,浆液a和溶液b的重量份比为7:1;(4)向混合溶液c中缓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蜂窝状脱硝脱汞催化剂的混炼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驱体制备和混炼两个步骤,其中,前驱体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将偏钛酸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浆液a,偏钛酸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例为1:15~20;(2)将硝酸铈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溶液b,硝酸铈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例为1:10~20;(3)将溶液b加入到浆液a中,搅拌均匀,制成混合溶液c,且浆液a和溶液b的重量份比为5~8:1;(4)向混合溶液c中缓慢加入氨水,同时不停的搅拌,调节pH至8.5~9,稳定后制成悬浊液d;(5)将悬浊液d离心过滤,得到沉淀物,沉淀物用去离子水清洗,洗去残留的硝酸根离子,最终得到前驱体;混炼包括如下步骤:(1)在混炼机中加入18~21%钛白粉、2~3%仲钨酸铵、4.5~5.5%硅粉、0.1~0.15%硬脂酸,低速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10~13%前驱体、20~25%去离子水、4~5%氨水和0.5~0.8%乳酸,然后高速搅拌均匀;(2)加入20~23%钛白粉、2~2.5%去离子水,高速搅拌均匀,温度升至80~93℃后稳定15~30min,控制混炼料水分在含量控制在28~30%,pH在8.0~8.5;(3)打开排气阀,调至低速搅拌,控制混炼料温度70~75℃,水分含量控制在27~28%,pH在7.8~8.0;(4)依次加入3~5%偏钒酸铵溶液、0.3~0.4%木浆棉、4~6%去离子水、3~4%玻璃纤维,高速搅拌均匀;(5)调至低速搅拌,待温度降至65~70℃,缓慢加入0.3~0.5%的羧甲基纤维素和0.4~0.6%的聚氧化乙烯,高速搅拌均匀后降至低速搅拌,加入适量的氨水和去离子水,调节温度至60~65℃,含水量29%~30%,pH为7.8~8.3,最终得到蜂窝状脱硝脱汞催化剂的混炼料。...

【技术特征摘要】
1.蜂窝状脱硝脱汞催化剂的混炼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驱体制备和混炼两个步骤,其中,前驱体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将偏钛酸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浆液a,偏钛酸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例为1:15~20;(2)将硝酸铈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溶液b,硝酸铈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例为1:10~20;(3)将溶液b加入到浆液a中,搅拌均匀,制成混合溶液c,且浆液a和溶液b的重量份比为5~8:1;(4)向混合溶液c中缓慢加入氨水,同时不停的搅拌,调节pH至8.5~9,稳定后制成悬浊液d;(5)将悬浊液d离心过滤,得到沉淀物,沉淀物用去离子水清洗,洗去残留的硝酸根离子,最终得到前驱体;混炼包括如下步骤:(1)在混炼机中加入18~21%钛白粉、2~3%仲钨酸铵、4.5~5.5%硅粉、0.1~0.15%硬脂酸,低速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10~13%前驱体、20~25%去离子水、4~5%氨水和0.5~0.8%乳酸,然后高速搅拌均匀;(2)加入20~23%钛白粉、2~2.5%去离子水,高速搅拌均匀,温度升至80~93℃后稳定15~30min,控制混炼料水分在含量控制在28~30%,pH在8.0~8.5;(3)打开排气阀,调至低速搅拌,控制混炼料温度70~75℃,水分含量控制在27~28%,pH在7.8~8.0;(4)依次加入3~5%偏钒酸铵溶液、0.3~0.4%木浆棉、4~6%去离子水、3~4%玻璃纤维,高速搅拌均匀;(5)调至低速搅拌,待温度降至65~70℃,缓慢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峰姚微陈洪锋刘雪松游启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亮环境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