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涡轮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1784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3:13
在蒸汽涡轮壳体中设置有:下半部(22),在下半部主体(23)的周围设置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多个猫腿部(24);上半部(21),接合在下半部(22)上;罩构件(31),固定于猫腿部(24)的上表面部;及猫腿台(26),下端部设置在架台(27)上且在上端部固定罩构件(31)的下表面部,由此,抑制壳体的热变形而在壳体与涡轮之间维持适当的间隙。

Steam turbine casing

Set in the steam turbine casing in the lower half (22), in the second half (23) around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at legs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of the prominent (24); the upper part (21), engaged in the second half (22); a cover member (31), fixed on the leg (cat 24) on the surface; and the cat leg Taiwan (26), the lower part of the set in the stand (27) an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fixed cover member (31) of the surface, thus inhibiting shell thermal deformation and maintain proper clearance between the casing and the turb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蒸汽涡轮壳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内部将涡轮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进行收容的蒸汽涡轮壳体,尤其是涉及壳体的支承构造。
技术介绍
通常的蒸汽涡轮将作为旋转轴的转子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壳体,在该转子的外周部设置动叶片,另一方面,在壳体设置静叶片,在蒸汽通路将该动叶片和静叶片交替地配置多级而构成。因此,当蒸汽在蒸汽通路中流动时,该蒸汽由静叶片进行整流,能够经由动叶片驱动转子旋转。在这样的蒸汽涡轮中,壳体由上机室和下机室形成。下机室在周围设有4个猫腿部分,支承于在架台竖立设置的各猫腿台。上机室载置在下机室上,利用螺栓而与下机室接合。蒸汽涡轮的壳体的温度因起动时、运转时、停止时而变动,且因位置而温度不同。例如,壳体由于内部空气的流动而高温的空气积存于上方,由此上机室与下机室相比温度容易升高。于是,上机室和下机室发生不同的热变形,因此壳体与涡轮的间隙可能会变小。作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技术,存在例如下述专利文献记载的技术。专利文献1记载的涡轮是以使下机室主体部分比上半压盖部分难以散热的方式由保温材料包覆的结构。而且,专利文献2记载的蒸汽涡轮是基于壳体的温度来调整上半壳体相对于轴承台的高度的结构。此外,专利文献3记载的蒸汽涡轮的机室按压用螺栓是在轴承箱载置上半机室和下半机室并利用压紧螺栓进行紧固连结的结构。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41065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15970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昭63-0635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上述的专利文献1、2记载的技术由于设置保温材料、高度调整装置,因此构造变得复杂,制造成本也增加。而且,专利文献3记载的技术在下半机室发生热膨胀时,上半机室向上方变形,壳体与涡轮的轴中心偏离,壳体与涡轮的下部间隙变小。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壳体的热变形而在壳体与涡轮之间维持适当的间隙的蒸汽涡轮壳体。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用于实现上述的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蒸汽涡轮壳体的特征在于,具有:下半部,在下半部主体的周围设置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多个下支承部;上半部,接合在所述下半部上;支承构件,固定于所述下支承部的上表面部;及支承柱,下端部设置在架台上且在上端部固定所述支承构件的下表面部。因此,上半部接合在下半部上,在下支承部的上表面部固定支承构件,在设置于架台上的支承柱的上端部固定支承构件的下表面部,因此在成为上半部与下半部的接合面的壳体的中心线上经由支承构件来支承下半部。因此,上半部和下半部在热膨胀时,以壳体的中心线为起点向上方及下方发生热变形,能抑制壳体的中心与收容于内部的涡轮的中心的上下方向的偏离。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壳体的热变形而在壳体与涡轮之间维持适当的间隙。在本专利技术的蒸汽涡轮壳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承部设置有沿着铅垂方向的贯通孔,所述支承柱的上端部插通于所述贯通孔且所述支承柱的上端面紧贴于所述支承构件的下表面部。因此,支承柱的上端部插通于贯通孔且支承柱的上端面紧贴于支承构件的下表面部,由此能够确保支承柱的充分的刚性。在本专利技术的蒸汽涡轮壳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构件是从上方覆盖所述贯通孔的罩构件。因此,通过将支承构件作为罩构件,不用改变上半部的构造而能够容易地将支承柱与下半部牢固地连结。在本专利技术的蒸汽涡轮壳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在所述贯通孔与所述支承柱之间设置间隙,并向所述支承构件的上方开口。因此,通过在贯通孔与支承柱之间设置间隙,而在该间隙产生自然对流,因此能够抑制下半部的温度上升而抑制热变形。在本专利技术的蒸汽涡轮壳体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贯通孔与所述支承柱之间设置绝热件。因此,通过在贯通孔与支承柱之间设置绝热件,能够抑制从下半部向支承柱的热传递,抑制下支承部的热变形。在本专利技术的蒸汽涡轮壳体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贯通孔与所述支承柱之间设置隔热件。因此,通过在贯通孔与支承柱之间设置隔热件,能够抑制从下半部向支承柱的辐射热的传递,抑制下支承部的热变形。在本专利技术的蒸汽涡轮壳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构件是在构成所述上半部的上半部主体的周围沿水平方向突出的上支承部。因此,通过将支承构件作为上半部的上支承部,仅使上支承部的形状变形就能够容易地将支承柱与下半部牢固地连结。在本专利技术的蒸汽涡轮壳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承部与所述下支承部利用接合构件接合。因此,通过利用接合构件将上支承部与下支承部接合,能够抑制上支承部和下支承部的独立的热变形。在本专利技术的蒸汽涡轮壳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构件是在构成所述上半部的上半部主体的周围沿水平方向突出的上支承部,所述上支承部与所述下支承部利用接合构件接合。因此,将支承构件作为上半部的上支承部,并利用接合构件将上支承部与下支承部接合,由此仅使上支承部的形状变形,就能够容易地将支承柱与下半部牢固地连结,而且,通过利用接合构件将上支承部与下支承部接合,能够抑制上支承部和下支承部的独立的热变形。在本专利技术的蒸汽涡轮壳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构件是将所述下支承部与所述支承柱连结的连结构件。因此,通过将支承构件作为连结下支承部与支承柱的连结构件,能够简化构造。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蒸汽涡轮壳体的特征在于,具有:下半部,在下半部主体的周围设置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多个下支承部;上半部,接合在所述下半部上且在上半部主体的周围设置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多个上支承部;上支承柱,下端部设置在架台上且在上端部固定所述上支承部的下表面部;及下支承柱,下端部设置在架台上且在上端部固定所述下支承部的下表面部,所述下支承部的铅垂方向的厚度设定得比所述下支承部的铅垂方向的厚度薄。因此,上半部接合在下半部上,在设置于架台上的上支承柱的上端部固定上支承部的下表面部,而且,在设置于架台上的下支承柱的上端部固定下支承部的下表面部。于是,在成为上半部与下半部的接合面的壳体的中心线上支承上支承部,在比壳体的中心线靠下方处支承下支承部,下支承部的厚度比下支承部的厚度薄。因此,上半部和下半部在热膨胀时,下支承部的热变形少,以壳体的中心线为起点向上方及下方发生热变形,此时,能抑制壳体的中心与收容于内部的涡轮的中心的上下方向的偏离。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壳体的热变形而在壳体与涡轮之间维持适当的间隙。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蒸汽涡轮壳体,在下支承部的上表面部固定支承构件,在支承柱的上端部固定支承构件的下表面部,因此能够抑制壳体的热变形而在壳体与涡轮之间维持适当的间隙。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俯视图。图3是蒸汽涡轮壳体的主视图。图4是蒸汽涡轮壳体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纵剖视图。图6是表示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纵剖视图。图8是表示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纵剖视图。图10是表示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纵剖视图。图12是表示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俯视图。图13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纵剖视图。图14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体的支承构造的主视图。图15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蒸汽涡轮壳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汽涡轮壳体,其特征在于,具有:下半部,在下半部主体的周围设置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多个下支承部;上半部,接合在所述下半部上;支承构件,固定于所述下支承部的上表面部;及支承柱,下端部设置在架台上且在上端部固定所述支承构件的下表面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01 JP 2014-2435121.一种蒸汽涡轮壳体,其特征在于,具有:下半部,在下半部主体的周围设置有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多个下支承部;上半部,接合在所述下半部上;支承构件,固定于所述下支承部的上表面部;及支承柱,下端部设置在架台上且在上端部固定所述支承构件的下表面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涡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承部设置有沿着铅垂方向的贯通孔,所述支承柱的上端部插通于所述贯通孔且所述支承柱的上端面紧贴于所述支承构件的下表面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涡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构件是从上方覆盖所述贯通孔的罩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涡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在所述贯通孔与所述支承柱之间设置间隙,并向所述支承构件的上方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2~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涡轮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贯通孔与所述支承柱之间设置绝热件。6.根据权利要求2~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涡轮壳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谷幸广宫本贵洋大西智之滨田雄久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