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丝包芯纱长丝退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0899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丝包芯纱长丝退绕装置,属于细纱机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长丝包芯纱长丝退绕装置,具有使粗纱和长丝的退绕通道相互分离,减小接触和缠绕的优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粗纱机上的粗纱架以及设置在粗纱架上的若干粗纱吊锭和长丝吊锭,相邻粗纱吊锭之间设有安装在粗纱架上的导条轴一和导条轴二,粗纱架在导条轴二远离导条轴一的下方的一侧设有分隔轴,相邻长丝吊锭之间设有安装在粗纱架上的导丝轴一和导丝轴二,分隔轴上设有将粗纱和长丝分开的分隔块,粗纱架在导丝轴二和导丝轴一之间设有张力轴,张力轴由设置在粗纱架上的气缸驱动水平移动。

Filament core spun yarn filament unwin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lament core spun yarn filament unwind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pinning machine, which aims to provide a filament core spun yarn filament unwinding device, with the passage of roving and yarn unwinding from each other, reduce the advantages of contact and winding,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o include a roving frame on a roving machine and some set in the frame of the roving roving flyer and filament suspended spindle, suspended spindl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adjacent roving creel installed in the guides on the axis and a guide shaft two, a roving frame in the guide shaft two away from the bar below the shaft are arranged at one side of the separating axis, between adjacent filaments suspended spindle is installed in the creel on guide wire shaft and a wire shaft two, the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partition separates the separated roving yarn and roving frame, the guide wire shaft two and a wire shaf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ension shaft, the tension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rough The cylinder moves horizontally on the cr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丝包芯纱长丝退绕装置
本技术涉及细纱机
,特别涉及一种长丝包芯纱长丝退绕装置。
技术介绍
​赛络纺是在细纱机上喂入两根保持一定间距的粗纱,经牵伸后,由前罗拉输出这两根单纱须条,并由捻度的传递而使单纱须条上带有少量的捻度,拼合后被进一步加捻成类似合股的纱线,卷绕在筒管上。公开号为CN20346220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恒张力赛络紧密纺纱装置,其包括连接在纺纱机上的吊锭,纺纱机上还连接有依次位于吊锭后方的导纱装置、后罗拉、中罗拉和前罗拉,纺纱机上还连接有供纱线穿过和成型的钢领和钢丝圈,吊锭包括连接在纺纱机上的吊锭支柱,吊锭支柱的下部转动连接有退绕吊筒,退绕吊筒的上部固接有内转套,吊锭支柱的上部螺接有罩在内转套外侧的吊锭旋拧罩,内转套的上部设有位于吊锭旋拧罩内部且与与内转套顶部转动配合的阻尼碗,吊锭旋拧罩内壁与阻尼碗之间连接有阻尼弹簧,利用可有效保证粗纱退绕张力,并且可根据需要适时调整粗纱退绕张力从而保证紧密赛格纺纱的成纱质量。但是在长丝与粗纱通过前罗拉时易于在前罗拉缠绕和接触,影响纱线的退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丝包芯纱长丝退绕装置,具有使粗纱和长丝退绕时减小接触和缠绕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粗纱机上的粗纱架以及设置在粗纱架上的若干粗纱吊锭和长丝吊锭,相邻所述粗纱吊锭之间设有安装在粗纱架上的导条轴一和导条轴二,所述导条轴一设置在导条轴二的上方,所述粗纱架在导条轴二远离导条轴一的下方的一侧设有分隔轴,相邻所述长丝吊锭之间设有安装在粗纱架上的导丝轴一和导丝轴二,所述导丝轴一设置在导丝轴二的上方,所述导丝轴二将长丝传输到分隔轴上,所述导条轴二将粗纱传输到分隔轴上,所述分隔轴上设有将粗纱和长丝分开的分隔块,所述粗纱架在导丝轴二和导丝轴一之间设有张力轴,所述张力轴由设置在粗纱架上的气缸驱动水平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粗纱吊锭之间的导条轴一和导条轴二便于将粗纱传递到分隔轴上,长丝吊锭之间的导丝轴一和导丝轴二便于将长丝传递到分隔轴上,使长丝退绕和粗纱退绕同时进行,采用长丝吊锭和粗纱吊锭的形式将长丝和粗纱固定在粗纱机的粗纱架上无需另加纱架,稳定性好,操作方便,品种适应性强、工作量小,投资成本低,将粗纱和长丝传递到分隔轴上时,分隔轴上的分隔块将长丝和粗纱分开,使得粗纱退绕通道与长丝退绕通道分离,使两者退绕相互独立,减小粗纱和长丝的接触和缠绕,由于停车时长丝停车滞后于主机,会有多余的长丝退绕,因此在导丝轴二和导丝轴一之间设有张力轴,当机器停止时,气缸驱动张力轴向气缸的方向移动,进而将多退绕的长丝张紧在张力轴上,减少多退绕的长丝出现缠结现象,当机器启动时,气缸驱动张力轴向远离气缸方向移动,使得多退绕的长丝被传输到分隔轴上,实现长丝退绕输出与主机同步的目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隔块在纱线输出的一端向远离分隔轴的方向设有向外扩张的挡板,所述分隔板在纱线进入的一端向远离分隔轴的方向设有尺寸依次减小的导向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挡板向外扩张,使得粗纱和长丝在从分隔块的两侧传出时向相反方向移动,增加了粗纱和长丝之间的距离,减小两者之间的接触和缠绕,在分隔块上设置的导向板,便于在粗纱和长丝进入分隔轴之前,对粗纱和长丝的传输起到导向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隔轴沿分隔轴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分隔块上设有在滑槽内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螺纹连接有与滑槽抵触的锁紧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分隔块在分隔轴上的位置时,移动分隔块上的滑块,使得滑块在滑槽内移动,当分隔块移动至所需位置时,向滑槽方向移动锁紧块,使得锁紧块与滑槽的槽底抵触,限制了滑块在滑槽内的移动,进而将分隔块固定在分隔轴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隔轴在滑槽的槽口位置设有刻度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刻度线的设置便于操作者能够快速移动分隔块至所需位置,精确调节相邻分隔块之间的距离,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隔块与纱线接触的侧面设有弹性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垫的设置减小了粗纱和长丝在接触分隔块的侧面时与分隔块之间产生的应力,进而减小了粗纱和长丝的磨损。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相邻粗纱吊锭之间设置的导条轴一和导条轴二,便于将各个粗纱吊锭上的粗纱单独传输到分隔轴上,利于各个粗纱退绕通道的独立,在相邻长丝吊锭之间设置的导丝轴一和导丝轴二便于将长丝传输到分隔轴上,使得各个长丝退绕通道独立,分隔轴上的分隔块将粗纱和长丝分隔开来,使得粗纱和长丝的退绕通道独立,减小粗纱和长丝之间的缠绕,在粗纱架在导丝轴二和导丝轴一之间设有张力轴,可以在气缸的驱动下将由于主机停机时多退绕的长丝张紧在张力轴上,实现长丝退绕输出与主机同步的目标。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用于体现张力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图4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粗纱架;11、粗纱吊锭;111、导条轴一;112、导条轴二;12、长丝吊锭;121、导丝轴一;122、导丝轴二;13、分隔轴;131、分隔块;132、挡板;133、导向板;134、刻度线;135、弹性垫;136、滑槽;137、滑块;138、锁紧块;14、张力轴;141、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长丝包芯纱长丝退绕装置,参照图1和图2,包括粗纱机上的粗纱架1以及设置在粗纱架1上的若干粗纱吊锭11和长丝吊锭12,在同时使用时粗纱更换频率大于长丝吊锭12因此将长丝吊锭12位于粗纱吊锭11内侧,相邻粗纱吊锭11之间设有安装在粗纱架1上的导条轴一111和导条轴二112,使得各个粗纱退绕通道相互独立,减小了粗纱之间的接触,将导条轴一111设置在导条轴二112的上方,粗纱架1在导条轴二112远离导条轴一111的下方的一侧设有分隔轴13,导条轴二112将粗纱传输到分隔轴13上;相邻长丝吊锭12之间设有安装在粗纱架1上的导丝轴一121和导丝轴二122,对各个长丝吊锭12上的长丝进行传输和退绕,使得各个长丝退绕通道相互独立,减小了长丝之间的接触,将导丝轴一121设置在导丝轴二122的上方,导丝轴二122将长丝传输到分隔轴13上,分隔轴13上设有将粗纱和长丝分开的分隔块131,分隔块131将粗纱和长丝分隔开来,使得粗纱退绕通道与长丝退绕通道分离,使两者退绕相互独立,减小粗纱和长丝的接触和缠绕,采用长丝吊锭12和粗纱吊锭11的形式将长丝和粗纱固定在粗纱机的粗纱架1上无需另加纱架,稳定性好,操作方便,品种适应性强、工作量小,投资成本低。参照图1和图2,粗纱吊锭11和长丝吊锭12可以使用
技术介绍
中的具有阻尼作用的吊锭,使得粗纱吊锭11与主机同步停机,并缩短长丝吊锭12与主机停机的滞后时间,此外粗纱架1在导丝轴二122和导丝轴一121之间设有张力轴14,张力轴14由设置在粗纱架1上的气缸141驱动水平移动,气缸141的动作可由双向电磁阀控制,当主机停机时,正向电磁阀打开,气缸141向气缸141方向移动,当主机启动时,反向电磁阀打开,气缸141复位,气缸141的运动距离由气缸141上的限位开关控制,可根据生产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长丝包芯纱长丝退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丝包芯纱长丝退绕装置,包括粗纱机上的粗纱架(1)以及设置在粗纱架(1)上的若干粗纱吊锭(11)和长丝吊锭(12),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粗纱吊锭(11)之间设有安装在粗纱架(1)上的导条轴一(111)和导条轴二(112),所述导条轴一(111)设置在导条轴二(112)的上方,所述粗纱架(1)在导条轴二(112)远离导条轴一(111)的下方的一侧设有分隔轴(13),相邻所述长丝吊锭(12)之间设有安装在粗纱架(1)上的导丝轴一(121)和导丝轴二(122),所述导丝轴一(121)设置在导丝轴二(122)的上方,所述导丝轴二(122)将长丝传输到分隔轴(13)上,所述导条轴二(112)将粗纱传输到分隔轴(13)上,所述分隔轴(13)上设有将粗纱和长丝分开的分隔块(131),所述粗纱架(1)在导丝轴二(122)和导丝轴一(121)之间设有张力轴(14),所述张力轴(14)由设置在粗纱架(1)上的气缸(141)驱动水平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丝包芯纱长丝退绕装置,包括粗纱机上的粗纱架(1)以及设置在粗纱架(1)上的若干粗纱吊锭(11)和长丝吊锭(12),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粗纱吊锭(11)之间设有安装在粗纱架(1)上的导条轴一(111)和导条轴二(112),所述导条轴一(111)设置在导条轴二(112)的上方,所述粗纱架(1)在导条轴二(112)远离导条轴一(111)的下方的一侧设有分隔轴(13),相邻所述长丝吊锭(12)之间设有安装在粗纱架(1)上的导丝轴一(121)和导丝轴二(122),所述导丝轴一(121)设置在导丝轴二(122)的上方,所述导丝轴二(122)将长丝传输到分隔轴(13)上,所述导条轴二(112)将粗纱传输到分隔轴(13)上,所述分隔轴(13)上设有将粗纱和长丝分开的分隔块(131),所述粗纱架(1)在导丝轴二(122)和导丝轴一(121)之间设有张力轴(14),所述张力轴(14)由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晓欣张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新一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