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机粗纱分隔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899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纱机粗纱分隔环,属于细纱机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细纱机粗纱分隔环,具有将两种纤维条分隔传输减小缠结的优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沿底座长度方向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底座开设有供导纱杆进入连接孔内的开口,所述底座在开口的位置设有将底座固定在导纱杆上的卡接结构,所述底座上设有向上延伸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回形分隔环,所述分隔环的宽度大于底座的宽度。

Roving separating ring of spinning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inning roving separating ring,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pinning machine, which aims to provide a roving spinning machine with two kinds of separating ring, fiber separation advantages and reduce transmission of entanglement,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at the base comprises a base, a connecting hole is arrang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base.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rod for opening into the connection hole, the base of the opening position is provided with the base is fixed on a guide rod of the clamping structure,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n upwardly extending connecting rod,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back away from the base of the ring shaped partition. A separating ring width greater than the width of the b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细纱机粗纱分隔环
本技术涉及细纱机
,特别涉及细纱机粗纱分隔环。
技术介绍
细纱机是把粗纱制成细纱的纺纱机器,其主要作用是牵伸和加拈,并把细纱卷绕成一定的卷装,以适应络筒机加工的要求。公开号为CN10294332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粗纱机生产包芯纱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利用现有大锭距粗纱机,包括喂入、牵伸、加捻环节,所述喂入环节为粗纱机双股喂入:一股是并条后的熟条、另一股是粗纱;喂入方式为A、B两种,其中,A方式为:熟条和粗纱均由牵伸区后部喂入,经过相同的牵伸倍数输出;B方式为:熟条经牵伸区后部喂入、粗纱通过导纱轮直接在前列罗拉入口喂入,不再经过牵伸区。但是熟条和粗纱在进入喇叭口前,易交叉缠结,直接影响粗纱的退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粗纱分隔环,具有将两种纤维条分隔传输减小缠结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细纱机粗纱分隔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沿底座长度方向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底座开设有供导纱杆进入连接孔内的开口,所述底座在开口的位置设有将底座固定在导纱杆上的卡接结构,所述底座上设有向上延伸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回形分隔环,所述分隔环的宽度大于底座的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纱杆通过开口进入连接孔内,进而将底座固定在导纱杆上,此时位于开口处的卡接结构将底座固定在导纱杆上,底座上设置的连接杆用于固定回形分隔环,当两种纤维条进入导纱杆上时,沿着回形分隔环的相对两侧传输,减小不同种类的纤维条的接触和缠结,将分隔环的宽度大于底座的宽度,使得两种纤维条在传输过程中不与底座接触,利于纤维条的传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隔环在起始点和终点之间设有压缩弹簧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弹簧一的设置使得起始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被调节,当两种纤维条在分隔环的相对两侧传输时且粗纱卷装直径产生变化时,两种纤维条施加到分隔环上的挤压力,使得压缩弹簧一产生弹性形变,对挤压力产生缓冲作用,进而减缓分隔环反作用于纤维条上的应力,利于纤维条的传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隔环在垂直于压缩弹簧一的内壁上分别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所述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上设有反向螺纹且通过驱动套筒连接,所述驱动套筒分别与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种纤维条较粗时,如赛络纺和长丝包芯纱两种品种更换时,需要调节回形分隔环相对两侧的距离,此时转动驱动套筒使得驱动套筒两侧的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分别从驱动套筒的两侧移出,反向螺纹的设置便于驱动套筒同时驱动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且使得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移动相同的距离,当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向相反方向移动时,分别驱动分隔环的侧边也向相反方向移动,进而扩大了分隔环相对两个侧边之间的距离,使得分隔环可以根据纤维条的尺寸调节两个纤维条之间的距离,扩大分隔环的使用范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开口两侧的固定板,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上螺纹连接有穿过另一个固定板的锁紧杆,所述锁紧杆在穿出另一个固定板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紧固环,所述连接杆设置在其中一个固定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纱杆通过开口进入底座上的连接孔内时,将开口处的固定板上的锁紧杆向另一个固定板方向移动并穿过另一个固定板,通过紧固环将锁紧杆固定在另一个固定板上,此时锁紧杆限制了导纱杆从开口处移出连接孔内,进而将底座固定在导纱杆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开口处的滑槽,所述滑槽与连接孔连通,所述滑槽的相对两侧槽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移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的槽底之间设有压缩弹簧二,当压缩弹簧二处于原始状态时,所述限位块伸出限位槽用于限制导纱杆从连接孔内滑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导纱杆通过滑槽进入底座内的连接孔时,将限位块向限位槽内移动,压缩弹簧二被压缩而具有弹力,当导纱杆进入连接孔内时,限位块在压缩弹簧二的作用下向远离限位槽的槽底方向移动,进而将导纱杆限制在连接孔内,使得底座被固定在导纱杆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隔环外依次涂覆有耐磨层和防锈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纤维条在分隔环上传输时分隔环上设置的耐磨层减小了分隔环的磨损,使得分隔环表面保持光滑,利于纤维条的传输,防锈层的设置减小了分隔环的锈蚀,延长分隔环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传输两种纤维条时,在导纱杆上设置的底座便于固定回形的分隔环,分隔环将两种纤维条分隔在分隔环的相对两侧传输,减小纤维条的接触和缠结,利于纤维条的传输。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用于体现分隔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的用于体现限位块与限位槽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连接孔;12、开口;121、固定板;122、锁紧杆;123、紧固环;124、滑槽;125、限位槽;126、限位块;127、压缩弹簧二;13、连接杆;131、分隔环;132、驱动套筒;133、耐磨层;134、防锈层;135、压缩弹簧一;136、螺纹杆一;137、螺纹杆二;138、反向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细纱机粗纱分隔环,参照图1,包括底座1,底座1沿底座1长度方向开设有连接孔11,之后底座1上开设有供导纱杆进入连接孔11内的开口12,当导纱杆进入连接孔11内时,底座1在开口12的位置设有将底座1固定在导纱杆上的卡接结构,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开口12两侧的固定板121,其中一个固定板121上螺纹连接有穿过另一个固定板121的锁紧杆122,锁紧杆122在穿出另一个固定板12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紧固环123,紧固环123将锁紧杆122固定在另一个固定板121上,此时锁紧杆122限制了导纱杆从开口12处移出连接孔11内,进而将底座1固定在导纱杆上,随后在底座1上设有向上延伸的连接杆13,连接杆13远离底座1的一端设有回形分隔环131,当两种纤维条进入导纱杆上时,沿着回形分隔环131的相对两侧传输,减小不同种类的纤维条的接触和缠结,将分隔环131的宽度大于底座1的宽度,使得两种纤维条在传输过程中不与底座1接触,利于纤维条的传输,也可将连接杆13设置在其中一个固定板121上,使得分隔环131与底座1之间的距离增加,进一步减小底座1与纤维条的接触。参照图1和图2,当纤维条在分隔环131上传输时,分隔环131外依次涂覆有耐磨层133和防锈层134,耐磨层133减小了分隔环131的磨损,使得分隔环131表面保持光滑,利于纤维条的传输,防锈层134的设置减小了分隔环131的锈蚀,延长分隔环131的使用寿命。具体操作过程:当粗纱机需要传输两种纤维条时,在导纱杆上安装分隔环131,首先将导纱杆通过开口12进入底座1内的连接孔11,再将固定板121上的锁紧杆122向另一个固定板121方向旋动并穿过另一个固定板121,将锁紧杆122上的紧固环123向另一个固定板121方向移动,将锁紧杆122固定在另一个固定板121上,此时锁紧杆122限制了导纱杆从开口12处移出连接孔11内,进而将底座1固定在导纱杆上,此时两种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细纱机粗纱分隔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纱机粗纱分隔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沿底座(1)长度方向开设有连接孔(11),所述底座(1)开设有供导纱杆进入连接孔(11)内的开口(12),所述底座(1)在开口(12)的位置设有将底座(1)固定在导纱杆上的卡接结构,所述底座(1)上设有向上延伸的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远离底座(1)的一端设有回形分隔环(131),所述分隔环(131)的宽度大于底座(1)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纱机粗纱分隔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沿底座(1)长度方向开设有连接孔(11),所述底座(1)开设有供导纱杆进入连接孔(11)内的开口(12),所述底座(1)在开口(12)的位置设有将底座(1)固定在导纱杆上的卡接结构,所述底座(1)上设有向上延伸的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远离底座(1)的一端设有回形分隔环(131),所述分隔环(131)的宽度大于底座(1)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粗纱分隔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环(131)在起始点和终点之间设有压缩弹簧一(13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纱机粗纱分隔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环(131)在垂直于压缩弹簧一(135)的内壁上分别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一(136)和螺纹杆二(137),所述螺纹杆一(136)和螺纹杆二(137)上设有反向螺纹(138)且通过驱动套筒(132)连接,所述驱动套筒(132)分别与螺纹杆一(136)和螺纹杆二(137)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平季晓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新一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