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阻尼吊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899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阻尼吊锭,属于纺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吊锭主体、吊锭内套和吊锭螺杆,吊锭螺杆上套设有支撑弹簧、第一阻尼弹簧和第二阻尼弹簧,吊锭螺杆上固定有分档调节盘,分档调节盘的侧面设有分档卡槽,通过下拉并旋转吊锭内套使吊锭内套上的卡板嵌入不同深度的分档卡槽中,以调节第一阻尼弹簧和第二阻尼弹簧的压缩量,即可达到调节阻尼的目的。通过压缩第二阻尼弹簧可以产生更大的阻尼作用,以满足长丝退绕的要求,而且直接调整阻尼档位就可以使普通纺纱和长丝包芯纱纺纱进行品种更换,操作简单。

Double damping suspension ingo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damping hanging ingot, which belongs to the textile field,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including hanging ingot body, suspended spindle inner sleeve and suspended spindle screw, screw spindle hanging is sleeved on the supporting spr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damping spring damping spring, the screw is fixed on the hanging ingot grading adjusting disc side stepping regulating disc is provided with a gear groove, by pulling and rotating the gear inner sleeve hanging ingot ingot hanging the internal sleeve embedded in the different depth of the card slot, the amount of adjustment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compression damping spring damping spring,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djusting damping. Through the second compression damping spring damping effect can produce mor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and filament unwinding, directly adjust the damping gear can make ordinary spinning and filament core spun yarn spinning variety replacement, simpl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阻尼吊锭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织行业的吊锭,特别涉及一种双阻尼吊锭。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细纱机的吊锭主要起悬挂粗纱筒管和退绕的作用。粗纱在经过粗纱工序进入细纱工序前,被缠绕在粗纱筒管上,将粗纱筒装到吊锭上,粗纱在牵引力的作用下进入细纱机的牵伸部件。为了使粗纱的退绕速度与牵伸部件同步,传统的吊锭往往采用阻尼弹簧式吊锭来调节粗纱的退绕速度。中国专利文献CN204780007U公开了一种改进控制吊锭退绕张力的吊锭结构,具有吊锭主体、吊锭帽、吊锭螺杆,吊锭帽内具有吊锭内套,在吊锭螺杆尾部轴线方向套装滚珠托,保持架使滚珠均匀分布在滚珠托与吊锭内套之间,在吊锭内套上方装有滑动接触的阻尼圈,在阻尼圈顶部外侧和吊锭帽顶部内侧之间套装有阻尼弹簧,阻尼弹簧上方套装有吊锭帽,吊锭螺杆与阻尼圈接触区域设置有增粗区域,增粗区域加工出两个对称的平面,阻尼圈中间的圆孔设置成扁圆孔。但是由于该结构是针对粗纱退绕而设计的,用于长丝退绕时,仅靠单一阻尼弹簧对吊锭主体的阻尼作用不足,不能满足启动、运转、停车时的同步问题,会导致过退绕,即退绕长度大于所需的输出长度,而使多退绕出的长丝相互缠结,形成辫子纱而影响质量,尤其是停车后再启动时易导致邻纱缠结而增加断丝,影响生产效率。现有生产中,通过附加长丝退绕纱架的方式,使长丝卷处于静态轴向退绕的状态,虽解决了退绕同步问题,但由于制作长丝卷时为径向卷绕,因此,退绕变为轴向退绕时会导致退绕中丝卷层与层间的摩擦增加,而出现脱圏断丝现象。同时,附加长丝退绕纱架费时费力,成本增加,而且附加的退绕纱架在原有纱架的上方,操作不方便,且纱架位置过高,稳定性差。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双阻尼吊锭,具有更广的阻尼调节范围,既可以满足普通纺纱时粗纱退绕的要求,也可以用于长丝包芯纱纺纱时长丝退绕。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阻尼吊锭,包括吊锭主体、吊锭内套和吊锭螺杆,所述吊锭主体的顶部与吊锭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吊锭内套套设在吊锭螺杆上并罩在吊锭主体的一端,所述吊锭螺杆上套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一端与吊锭内套抵触,所述支撑弹簧外设有第一阻尼弹簧,所述第一阻尼弹簧套设在吊锭螺杆上,所述第一阻尼弹簧一端与吊锭内套抵触,另一端与吊锭主体抵触,所述支撑弹簧和第一阻尼弹簧中间装有第二阻尼弹簧,所述第二阻尼弹簧套设在吊锭螺杆上,所述第二阻尼弹簧的长度低于第一阻尼弹簧,所述吊锭螺杆上固定有分档调节盘,所述吊锭内套远离吊锭主体的一端设有卡板,所述分档调节盘的侧面设有不同深度的用来供卡板嵌入的分档卡槽以调节第一阻尼弹簧和第二阻尼弹簧压缩量,通过下拉并旋转所述吊锭内套使卡板嵌入不同的分档卡槽中固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双阻尼吊锭分成两档阻尼区间,第一阻尼区由第一阻尼弹簧形成,适用于粗纱退绕;第二阻尼区由第一和第二阻尼弹簧共同作用形成,适用于长丝的退绕。当双阻尼吊锭悬挂粗纱管退绕时,通过下拉并旋转吊锭内套使吊锭内套上的卡板嵌入不同深度的分档卡槽中,以调节第一阻尼弹簧压缩量,改变对吊锭主体的阻尼作用,从而调节了粗纱的退绕速度。当用于长丝退绕时,普通吊锭仅靠压缩第一阻尼弹簧产生的阻尼值不足,而对于双阻尼吊锭,下拉并旋转吊锭内套使吊锭内套上的卡板嵌入到分档调节盘上深度最浅的卡槽,长度较短的第二阻尼弹簧也被压缩,阻尼值增大,从而使双阻尼吊锭也可以满足长丝退绕需要更大阻尼值的要求,这样同一双阻尼吊锭可满足普通纺纱时粗纱退绕的要求和长丝包芯纱纺纱时长丝退绕的要求,只要调整阻尼档位即可,省时省力,市场适应性强,并且可在原有的吊锭基础上进行改造,无需附加长丝退绕装置,投资少。进一步的,所述吊锭螺杆上套设有用于与吊锭主体顶部抵触的阻尼圈,所述阻尼圏为与吊锭主体顶部相互配合的圆凸状,所述阻尼圏向上延伸有限位环一,所述第二阻尼弹簧一端置于限位环一内,所述限位环一具有与第二阻尼弹簧的直径相配的内径,所述第一阻尼弹簧一端套在限位环一外,所述第一阻尼弹簧具有与限位环一的外径相配的直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吊锭主体顶部的阻尼圏为圆凸状,能够与同样圆凸状的吊锭主体的顶部形成滑动配合,通过阻尼圏将第一阻尼弹簧固定在限位环一外,将第二阻尼弹簧固定在限位环一内,避免吊锭主体旋转时引起第一阻尼弹簧和第二阻尼弹簧的摆动,影响阻尼作用,并且避免两个阻尼弹簧相互缠连。进一步的,所述的阻尼圏远离吊锭主体的一侧设有阻尼垫片,所述阻尼垫片套设在吊锭螺杆上,所述阻尼垫片向上延伸有限位环二,所述支撑弹簧一端置于限位环二内,所述限位环二具有与支撑弹簧的直径相配的内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支撑弹簧的一端限制在阻尼垫片的限位环二内,而且阻尼垫片将支撑弹簧与第二阻尼弹簧分隔开,避免两个弹簧相互干扰。进一步的,所述吊锭螺杆上位于阻尼垫片的位置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置在阻尼垫片朝向吊锭主体的一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阻尼垫片的孔径小于固定环的外径,使阻尼垫片卡在吊锭螺杆的固定环上,避免了阻尼垫片在吊锭螺杆上摆动,而且固定环将阻尼垫片和阻尼圏隔离,使阻尼垫片不会随阻尼圏的旋转而转动,使阻尼垫片上的支撑弹簧可以稳定地支撑吊锭内套。所述分档卡槽是由若干个分隔板沿分档调节盘的径向方向分布在分档调节盘的外侧,所述分档卡槽的截面为四边形,所述卡板的形状与分档卡槽相匹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分档卡槽与卡板形状相互匹配,不会因为卡板与卡槽之间留有间隙,使两者之间发生碰撞,不易造成卡板或者卡槽的损坏以及减少噪音的产生。进一步的,所述的分档调节盘内部设有正六边形的凹槽,所述吊锭螺杆上设置用于限制分档调节盘转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形状与凹槽配合,所述吊锭螺杆上与固定板对应的位置设有截面为四边形的固定部,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供固定部嵌入的缺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吊锭螺杆上的分档调节盘被固定部固定,不会在吊锭螺杆上摆动,使吊锭内套的卡板稳定地嵌入分档卡槽中;而且由于固定部对分档调节盘的限制作用,使得分档调节盘与吊锭螺杆固定,进而在转动吊锭内套时不会带动分档调节盘一起转动,使得调节卡板与分档卡槽之间的位置时更加的容易。进一步的,所述双阻尼吊锭上设有吊锭帽,所述吊锭帽套设在吊锭螺杆上并罩在吊锭内套外。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吊锭内套上部和分档调节盘罩在吊锭帽中,可以防止粉尘飞絮进入吊锭内套和分档调节盘之间,保证分档调节盘的使用时效。进一步的,所述吊锭内套外部设有用来标记分档调节盘的不同档位的贴纸,所述贴纸上的数字和颜色与分档卡槽的档位相对应,所述吊锭帽上设有用于观察不同档位的观察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更换阻尼档位时,不需要打开吊锭帽,只需通过吊锭帽上的观察窗就可以判断档位,进行相应调节,方便快捷。进一步的,所述吊锭帽上远离吊锭主体的一侧设有垫片一套设在吊锭螺杆上,所述垫片一上远离吊锭主体的一侧设有螺纹连接在吊锭螺杆上的螺母一。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吊锭帽和分档调节盘固定在吊锭螺杆上。进一步的,所述分档调节盘上远离吊锭主体的一侧设有垫片二套设在吊锭螺杆上,所述垫片二上远离吊锭主体的一侧设有螺纹连接在吊锭螺杆上的螺母二。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分档调节盘固定在吊锭螺杆上。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下拉并旋转吊锭内套使吊锭内套上的卡板嵌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阻尼吊锭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阻尼吊锭,包括吊锭主体(1)、吊锭内套(2)和吊锭螺杆(3),所述吊锭主体(1)的顶部与吊锭螺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吊锭内套(2)套设在吊锭螺杆(3)上并罩在吊锭主体(1)的一端,所述吊锭螺杆(3)上套设有支撑弹簧(83),所述支撑弹簧(83)一端与吊锭内套(2)抵触,所述支撑弹簧(83)外设有第一阻尼弹簧(86),所述第一阻尼弹簧(86)套设在吊锭螺杆(3)上,所述第一阻尼弹簧(86)一端与吊锭内套(2)抵触,另一端与吊锭主体(1)抵触,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弹簧(83)和第一阻尼弹簧(86)之间设有第二阻尼弹簧(87),所述第二阻尼弹簧(87)套设在吊锭螺杆(3)上,所述第二阻尼弹簧(87)的长度短于第一阻尼弹簧(86),所述吊锭螺杆(3)上固定有分档调节盘(4),所述吊锭内套(2)远离吊锭主体(1)的一端设有卡板(43),所述分档调节盘(4)的侧面设有不同深度的用来供卡板(43)嵌入的分档卡槽(41)以调节第一阻尼弹簧(86)和第二阻尼弹簧(87)的压缩量,通过下拉并旋转所述吊锭内套(2)使卡板(43)嵌入不同的分档卡槽(41)中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阻尼吊锭,包括吊锭主体(1)、吊锭内套(2)和吊锭螺杆(3),所述吊锭主体(1)的顶部与吊锭螺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吊锭内套(2)套设在吊锭螺杆(3)上并罩在吊锭主体(1)的一端,所述吊锭螺杆(3)上套设有支撑弹簧(83),所述支撑弹簧(83)一端与吊锭内套(2)抵触,所述支撑弹簧(83)外设有第一阻尼弹簧(86),所述第一阻尼弹簧(86)套设在吊锭螺杆(3)上,所述第一阻尼弹簧(86)一端与吊锭内套(2)抵触,另一端与吊锭主体(1)抵触,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弹簧(83)和第一阻尼弹簧(86)之间设有第二阻尼弹簧(87),所述第二阻尼弹簧(87)套设在吊锭螺杆(3)上,所述第二阻尼弹簧(87)的长度短于第一阻尼弹簧(86),所述吊锭螺杆(3)上固定有分档调节盘(4),所述吊锭内套(2)远离吊锭主体(1)的一端设有卡板(43),所述分档调节盘(4)的侧面设有不同深度的用来供卡板(43)嵌入的分档卡槽(41)以调节第一阻尼弹簧(86)和第二阻尼弹簧(87)的压缩量,通过下拉并旋转所述吊锭内套(2)使卡板(43)嵌入不同的分档卡槽(41)中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阻尼吊锭,其特征是:所述吊锭螺杆(3)上套设有用于与吊锭主体(1)顶部抵触的阻尼圈(84),所述阻尼圏(84)的形状为与吊锭主体(1)顶部相互配合的圆凸状,所述阻尼圏(84)向上延伸有限位环一(85),所述第二阻尼弹簧(87)一端置于限位环一(85)内,所述限位环一(85)具有与第二阻尼弹簧(87)的直径相配的内径,所述第一阻尼弹簧(86)一端套在限位环一(85)外,所述第一阻尼弹簧(86)具有与限位环一(85)的外径相配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阻尼吊锭,其特征是:所述阻尼圏(84)远离吊锭主体(1)的一侧设有阻尼垫片(81),所述阻尼垫片(81)套设在吊锭螺杆(3)上,所述阻尼垫片(81)向上延伸有限位环二(82),所述支撑弹簧(83)一端置于限位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晓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新一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