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teel truss beam turning over and sliding and placing, wherein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comprises a steel truss beam, a complete turning over step, a slip step and a positioning step. The invention adopts three self-made door frame, the door frame can be disassembled to make convenient, only need to set their one at both ends of the beam, pass through has completed the structure, completed a series of construction of steel truss beam,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door frame near the steel truss beam for installation location, installation accuracy to improve controllability of steel truss. The invention does not need large crane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eel structure truss beam can be completed only if the worker and the chain are inverted, thereby saving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桁架梁翻身滑移就位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的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钢桁架梁的翻身滑移就位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物中庭结构通常是指建筑内部的庭院空间,其最大的特点是形成建筑内部的“室外空间”,是建筑设计中营造一种与外部空间既隔离又融合的特有形式。周围结构为混凝土结构时,中庭结构采用钢结构梁可以缩小梁尺寸,减轻自重,两部分施工需要先施工周围混凝土结构再施工钢结构的部分。当周围混凝土结构尺寸过大时,吊车需要在建筑物外侧吊装中庭钢结构梁,此过程中存在吊车回转半径大,钢结构梁施工困难,无法定位准确,浪费人力物力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桁架梁翻身滑移就位的施工方法,要解决中庭钢结构梁安装时存在吊车回转半径大,钢结构梁施工困难,无法定位准确,浪费人力物力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桁架梁翻身滑移就位的施工方法,所述钢桁架梁包括建筑物的中庭处待安装的纵向钢桁架,纵向钢桁架自周围已完成结构就位至中庭已完成结构上,周围已完成结构与中庭已完成结构的连接处设有第一结构柱,所述中庭已完成结构包括待安装纵向钢桁架的第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桁架梁翻身滑移就位的施工方法,所述钢桁架梁包括建筑物的中庭处待安装的纵向钢桁架(1),纵向钢桁架自周围已完成结构就位至中庭已完成结构上,周围已完成结构与中庭已完成结构的连接处设有第一结构柱(2),所述中庭已完成结构包括待安装纵向钢桁架(1)的第二结构柱(3)、第一结构柱(2)与第二结构柱(3)之间连接的第一结构横梁(4)以及第二结构柱(3)上连接的第二结构横梁(5),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钢桁架梁依次完成的翻身步骤、滑移步骤和就位步骤,所述翻身步骤如下:步骤一,在周围已完成结构上铺设拼装平台(6),在拼装平台(6)上将纵向钢桁架的节段采用卧姿拼合成一整根梁,拼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桁架梁翻身滑移就位的施工方法,所述钢桁架梁包括建筑物的中庭处待安装的纵向钢桁架(1),纵向钢桁架自周围已完成结构就位至中庭已完成结构上,周围已完成结构与中庭已完成结构的连接处设有第一结构柱(2),所述中庭已完成结构包括待安装纵向钢桁架(1)的第二结构柱(3)、第一结构柱(2)与第二结构柱(3)之间连接的第一结构横梁(4)以及第二结构柱(3)上连接的第二结构横梁(5),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钢桁架梁依次完成的翻身步骤、滑移步骤和就位步骤,所述翻身步骤如下:步骤一,在周围已完成结构上铺设拼装平台(6),在拼装平台(6)上将纵向钢桁架的节段采用卧姿拼合成一整根梁,拼合完成时纵向钢桁架的上弦杆(1.1)和下弦杆(1.2)均落置在拼装平台上(6);步骤二,在纵向钢桁架的两个端部位置处分别设置两个第一门架(7),第一门架的立柱与拼装平台固定,第一门架的横梁上设有两个吊耳,每个吊耳上挂有一个倒链,分别为第一倒链(8)和第二倒链(9),第二倒链(9)相对第一倒链(8)靠近中庭处,纵向钢桁架的上弦杆(1.1)位于第一倒链(8)的下方,第一倒链(8)和第二倒链(9)均固定在纵向钢桁架的上弦杆(1.1)上;步骤三,通过不断的放松第一倒链(8)和紧拉第二倒链(9),将上弦杆(1.1)抬起直至纵向钢桁架拉至立姿,整个过程中纵向钢桁架等同于朝向中庭处移动,下弦杆(1.2)始终落置在拼装平台上;步骤四,安装桁架防倾倒支撑(10),撤掉第一门架(7);所述滑移步骤如下:步骤五,顺着第一结构横梁(4)的方向、在第一结构横梁(4)上居中安装第一滑移轨道梁(11),所述第一滑移轨道梁(11)与周围已完成结构的标高平齐,第一滑移轨道梁(11)的一端与第一结构柱(2)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可拆卸接长有位于第二结构柱(3)上方的第二滑移轨道梁(12),所述第二滑移轨道梁(12)的另一端与第二结构横梁(5)的侧部可拆卸连接;步骤六,在第一滑移轨道梁(11)上安装滑移车(13);步骤七,在纵向钢桁架的两个端部位置处分别设置两个第二门架(14),第二门架横跨周围已完成结构和中庭处,第二门架(14)的立柱分别与拼装平台(6)和第一滑移轨道梁(11)固定,第二门架的横梁上设有两个吊耳,每个吊耳上挂有一个倒链,分别为第三倒链(15)和第四倒链(16),第四倒链(16)相对第三倒链(15)靠近中庭处、对齐下方的滑移车(13),纵向钢桁架的上弦杆(1.1)位于第三倒链(15)的下方,第一倒链(8)和第二倒链(9)均固定在纵向钢桁架的上弦杆(1.1)上;步骤八,通过不断的放松第三倒链(15)和紧拉第四倒链(16),将纵向钢桁架自周围已完成结构移入中庭处;步骤九,将纵向钢桁架的上弦杆下放至滑移车(13)上并与滑移车连接,然后撤掉第二门架(14);步骤十,采用倒链牵引滑移车(13)在第一滑移轨道梁(11)上向前滑移直至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娜,秦海翔,刘艳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