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及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193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及其安装结构,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由一块钣金弯折成型的上板体和下板体,在所述上板体上开设有用于与翼子板固定安装的安装孔;在下板体上开设有用于与车体上边梁侧立面重叠安装的调节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翼子板安装位置不能微调的问题。

Automobile wing board mounting bracket and mounting structure there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fender mounting bracket and mounting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body, the bracket body comprises a plate body formed by bending a metal sheet and a lower plate, and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hole of the wing is fixed on the upper plat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regulating hole; the top beam and the body side overlap in the mounting plate body;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wing mounting position can fine tune the probl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及其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安全保护已成为汽车设计中的重要课题。汽车安全不仅考虑车内乘员的安全,还要考虑车外行人的安全,很多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人安全保护已不容忽视。参见图1,现有汽车翼子板1的安装支架3a通常为“几”字型结构,该种结构在受到头部冲击时往往不能产生较大变形,无法有效的吸收能量来保护行人头部。参见图2,针对上述问题,在文献CN204688230U中公开了一种汽车翼子板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3b包括由一整块钣金通过弯折形成的上板体、中板体和下板体,上板体用于与翼子板1固定连接,下板体用于与车体上边梁固定连接,上板体和下板体相互平行且上板体位于下板体的侧上方,中板体位于上板体和下板体之间,中板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上板体和下板体,中板体相对竖直面倾斜设置。在上述方案中,上板体和下板体分别与翼子板和车体上边梁以平面重叠的形式固定连接。但是由于翼子板的高度位置直接影响着车身整体的外观,若是采用此种的连接方式,则难以实现翼子板安装位置的调整。以至于对制造精度的要求有所提高,生产成本上难以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翼子板安装位置不能微调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由一块钣金弯折成型的上板体和下板体,在所述上板体上开设有用于与翼子板固定安装的安装孔;在下板体上开设有用于与车体上边梁侧立面重叠安装的调节孔。进一步,在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用于增强支架本体受碰撞方向上的强度。进一步,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强筋和加强翻边。进一步,所述加强筋为凹筋,所述凹筋设置于支架本体的弯折处。进一步,所述加强翻边设置与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侧。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安装结构,包括所述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还包括车体上边梁和翼子板,所述翼子板与上板体通过穿过安装孔的螺栓连接;在所述下板体与车体上边梁的侧立面重叠处,以穿过调节孔的螺栓将车体上边梁和下板体调节安装在一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支架本体及其安装结构,能通过支架本体的变型来对保护与翼子板碰撞的行人。同时支架本体中下板体与车体上边梁侧立面的配合连接,能够通过调节孔与螺栓之间的间隙对翼子板的安装位置进行微调,从而保证其外观的品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公开文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支架本体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支架本体3与翼子板1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支架本体3、翼子板1和车体上边梁2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支架本体3与车体上边梁2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翼子板、2-车体上边梁、3-支架本体、3a-安装支架、3b-固定支架、31-上板体、311-安装孔、32-下板体、321-调节孔、322-凹陷钣金面、33-加强结构、331-凹筋、332-加强翻边。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3、图4、图5、图6,本技术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及其安装结构,包括翼子板1、车体上边梁2和将二者连接在一起的支架本体3。本技术主要是通过改进支架本体3的结构,来降低翼子板1对行人的碰撞伤害。支架本体3包括一块钣金弯折成型的上板体31和下板体32。在上板体31上开设有安装孔311;下板体32上开设有两个调节孔321。安装中,上板体31与翼子板1通过穿过安装孔311的螺栓连接;下板体32与车体上边梁2外侧立面重叠后,穿过调节孔321的螺栓将下板体32和车体上边梁2调节安装在一起。上述是下板体32连接在车体上边梁2的外侧立面上。当然也可以是连接在车体上边梁2的内侧立面上。此处的连接位置主要是和安装布局有关。当然,若是下板体32与车体上边梁2的内侧立面配合,则上板体31和下板体32的弯折角度会有所变化,且在上板体31、下板体32之间也会有连接板,如此通过连接板来避让干涉问题。上述的调节安装,相比与现有技术中的焊接,能利用调节孔321与螺栓之间的间隙来对翼子板的安装位置进行微调。同时两颗螺栓的连接,能有效的将支架本体3和车体上边梁2固定,以保证微调后位置的安装可靠性。行人与翼子板的碰撞力近似的垂直于车体上边梁2的内、外侧立面,下板体32与外侧立面的重叠,使得下板体32的板面在受到由于碰撞带来的力时,下板体32能够通过变型来缓冲翼子板1与行人间的冲击力,对行人进行保护。在上述结构下的支架本体3的抗冲击能力弱,不利于其正常的安装定型。为了辅助增加支架本体3的强度和刚度。在支架本体3上增设有加强结构33,加强结构33包括加强筋和加强翻边332。加强筋为凹筋331,凹筋331置于上板体31和下板体32的弯折处。加强翻边332在位于支架本体3竖向支撑的两侧。两侧的加强翻边332改变了支架本体3受冲击力截面的形状,提高了支架本体3的性能。参见图1和图4,在下板体32上的调节孔321开设于下板体32上凹陷钣金面322上,此处凹陷钣金面322是为了与车体上边梁2的配合面相适应,提交连接的可靠性。当然随着车体上边梁2改变,凹陷钣金面322会适当的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3)包括由一块钣金弯折成型的上板体(31)和下板体(32),在所述上板体(31)上开设有用于与翼子板(1)固定安装的安装孔(311);在下板体(32)上开设有用于与车体上边梁侧立面重叠安装的调节孔(3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3)包括由一块钣金弯折成型的上板体(31)和下板体(32),在所述上板体(31)上开设有用于与翼子板(1)固定安装的安装孔(311);在下板体(32)上开设有用于与车体上边梁侧立面重叠安装的调节孔(3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本体(3)上设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用于增强支架本体(3)受碰撞方向上的强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33)包括加强筋和加强翻边(33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辉赵会崔泰松禹慧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