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箱旋钮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8902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套箱旋钮锁系统,包括:枢接在仪表板上的手套箱外板和位于手套箱侧方的仪表板内的锁机构,手套箱外板上具有可伸缩的锁舌,仪表板上具有可使锁舌伸入的锁孔,且锁舌伸入锁孔时,手套箱外板与仪表板之间为锁定状态,锁机构包括旋钮和推杆,旋钮位于仪表板外侧,推杆与锁孔的轴向平行,且推杆与旋钮联动,用于在旋钮旋转时,将锁舌从锁孔内推出,以使手套箱外板与仪表板解除锁定。该手套箱旋钮锁系统使得应用该手套箱旋钮锁系统的手套箱外观平整,内部空间大,并且驾驶人员离旋钮距离短,方便驾驶人员对手套箱旋钮锁进行开关控制。

Glove box knob lock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glove box knob lock system, including: the lock mechanism is pivoted in the glove box on the dashboard and instrument panel located in the outer plate of the glove box side in the glove box on the outer plate with telescopic lock tongue, the dashboard has the lock tongue into the lock, and the lock tongue when the lock extends into the locked state, between the glove box outer panel and dashboard, lock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knob and a push knob located on the dashboard of lateral, axial push rod and the lock in parallel, and the push rod and the knob used in linkage, the knob rotates, the lock tongue is launched from the lock hole, so that the glove box plate the dashboard and release the lock. The glove box glove box knob lock system mak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glove box knob lock system with smooth appearance and interior space, and the driver from the knob short distance, convenient driver opponent knob lock switch control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套箱旋钮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套箱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手套箱旋钮锁系统。
技术介绍
手套箱是安装在车辆副驾驶仪表板上的箱体结构,具有一定的存储功能,一般手套箱包括枢接在仪表板上的手套箱外板、位于仪表板内与手套箱外板相匹配的内腔体,手套箱外板和内腔体之间需要通过手套箱锁系统进行锁定,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手套箱外板打开。汽车手套箱锁系统一般包括:锁机构、扣手和设置有卡槽的手套箱内腔体,扣手用于驱动锁机构中的锁舌与手套箱内腔体的卡槽完成锁定和解锁动作,现有技术中,锁机构通常集成在手套箱外板内测,扣手设置在手套箱外板外侧。然而锁机构使得手套箱外板必须具有一定的体积,从而影响了手套箱内部的容积,此外扣手位于手套箱外板上,驾驶员所在位置很难对扣手进行操作,并且手套箱外观不平整,影响车辆中控造型的多样化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套箱旋钮锁系统,使得应用该手套箱旋钮锁系统的手套箱外观平整,内部空间大,并且驾驶人员离旋钮距离短,方便驾驶人员对手套箱旋钮锁进行开关控制。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套箱旋钮锁系统,包括:枢接在仪表板上的手套箱外板和位于安装于手套箱侧方的仪表板内的锁机构,手套箱外板上具有可伸缩的锁舌,仪表板上具有可使锁舌伸入的锁孔,且锁舌伸入锁孔时,手套箱外板与仪表板之间为锁定状态,锁机构包括旋钮和推杆,旋钮位于仪表板外侧,推杆与锁孔的轴向平行,且推杆与旋钮联动,用于在旋钮旋转时,将锁舌从锁孔内推出,以使手套箱外板与仪表板解除锁定。可选的,锁机构还包括:齿轮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可在旋钮旋转时同步平移的齿条,推杆的一端与齿条抵接、推杆另一端用于将锁舌从锁孔内推出。可选的,齿条的平移方向与推杆的移动方向垂直,且推杆与齿条的相互抵接的端部均为楔形结构,推杆的楔形面与齿条的楔形面相互匹配。可选的,齿轮传动机构还包括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旋钮同轴设置,且主动齿轮转动时,齿条同步产生平移。可选的,主动齿轮与齿条之间通过至少一个从动齿轮连接。可选的,锁机构还包括固定在仪表板内的支架,支架用于将推杆以及齿条的移动方向限定在轴向方向。可选的,支架包括用于套接在齿条外侧的齿条导套和用于套设在推杆外侧的推杆导套。可选的,齿条的楔形结构的角度为32°。可选的,旋钮内设置有照明光源,照明光源与车载电源电连接。可选的,旋钮的朝向仪表板外侧的壁上设有透光孔,透光孔用于将照明光源发出的光投射到仪表板外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套箱旋钮锁系统,包括:枢接在仪表板上的手套箱外板和位于手套箱侧方的仪表板内的锁机构,手套箱外板上具有可伸缩的锁舌,仪表板上具有可使锁舌伸入的锁孔,且锁舌伸入锁孔时,手套箱外板与仪表板之间为锁定状态,锁机构包括旋钮和推杆,旋钮位于仪表板外侧,推杆与锁孔的轴向平行,且推杆与旋钮联动,用于在旋钮旋转时,将锁舌从锁孔内推出,以使手套箱外板与仪表板解除锁定。该手套箱旋钮锁系统使得应用该手套箱旋钮锁系统的手套箱外观平整,内部空间大,并且驾驶人员离旋钮距离短,方便驾驶人员对手套箱旋钮锁进行开关控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手套箱旋钮锁系统实施例一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手套箱旋钮锁系统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手套箱旋钮锁系统实施例一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手套箱旋钮锁系统实施例一的横向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手套箱旋钮锁系统实施例一旋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手套箱旋钮锁系统实施例一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手套箱旋钮锁系统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手套箱旋钮锁系统实施例一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手套箱旋钮锁系统实施例一的横向剖面图。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套箱旋钮锁系统,包括:枢接在仪表板1上的手套箱外板2和位于手套箱侧方的仪表板1内的锁机构3,手套箱外板2上具有可伸缩的锁舌4,仪表板1上具有可使锁舌伸入的锁孔5,且锁舌4伸入锁孔5时,手套箱外板2与仪表板1之间为锁定状态,锁机构3包括旋钮6和推杆7,旋钮6位于仪表板1外侧,推杆7与锁孔5的轴向平行,且推杆7与旋钮6联动,用于在旋钮6旋转时,将锁舌4从锁孔5内推出,以使手套箱外板2与仪表板1解除锁定。具体的,锁舌4通过压力弹簧连接在手套箱外板2的左侧侧面上,锁舌可以在手套箱外板2的左侧侧面上左右伸缩,锁舌左端为一楔形结构,当关闭手套箱外板2时,楔形结构的楔形面与仪表板1抵接,仪表板1在楔形结构传动下对锁舌4产生向右的压力,锁舌4缩入手套箱外板2中,手套箱外板2抵达关闭位置,此时锁舌4与锁孔5位置相对应,锁舌4在压力弹簧作用下伸入锁孔5中,手套箱完成锁止;当旋转旋钮6时,与锁孔5平行的推杆7向右移动,推动锁孔5中的锁舌4脱离锁孔5的位置,此时手套箱外板2在重力作用下离开锁止位置,完成开锁。具体的,锁机构还包括:齿轮传动机构8,齿轮传动机构8包括可在旋钮旋转时同步平移的齿条81,推杆7的一端与齿条81抵接、推杆7另一端用于将锁舌4从锁孔5内推出,齿条81的平移方向与推杆7的移动方向垂直,且推杆7与齿条的相互抵接的端部均为楔形结构,推杆的楔形面与齿条的楔形面相互匹配,齿轮传动机构还包括主动齿轮82,主动齿轮82与旋钮6同轴设置,主动齿轮82与齿条81之间通过一个从动齿轮83连接,且主动齿轮转动时,齿条同步产生平移。具体的,主动齿轮82与从动齿轮83啮合,从动齿轮83与齿条81啮合,当顺时针旋转仪表板外侧的旋钮6时,与旋钮6同轴连接的主动齿轮82也同步顺时针旋转,主动齿轮82带动从动齿轮83逆时针旋转,从动齿轮83带动齿条81竖直向上移动,齿条81上端的楔形结构对推杆7产生向右的作用力,推杆7向右移动,使得位于锁孔5内的锁舌4脱离锁止位置,从而实现开锁操作。具体的,推杆7内还可以包括推杆中心轴71,推杆7套接在推杆中心轴71上,推杆中心轴71固定在仪表板1内,推杆7与推杆中心轴71的左端通过拉力弹簧72连接,当推杆7向右移动完成解锁动作后,推杆7在拉力弹簧72的作用下回到原始位置,避免关闭手套箱时,推杆7阻挡锁舌,锁舌不能伸入锁孔。具体的,齿条81的楔形结构的角度为32°,齿条的楔形机构的角度决定了齿条的传动的效率,齿条的楔形结构角度越大,齿条81对推杆7的传动效率越高,同时齿条81受到推杆7竖直方向上的阻力越大,考虑人机交互中,人体输出力的特性,通过CAE运动仿真及试验整改将齿条81的楔形结构的角度设计为32°,此时顺时针旋转旋钮32°,齿条81上移9mm,推杆7向右移动8.5mm,即可完成解锁操作。具体的,仪表板1上还设置有缓冲垫11,当手套箱外板2闭合时,手套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手套箱旋钮锁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套箱旋钮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枢接在仪表板上的手套箱外板和位于手套箱侧方的仪表板内的锁机构,所述手套箱外板上具有可伸缩的锁舌,所述仪表板上具有可使所述锁舌伸入的锁孔,且所述锁舌伸入所述锁孔时,所述手套箱外板与所述仪表板之间为锁定状态,所述锁机构包括旋钮和推杆,所述旋钮位于所述仪表板外侧,所述推杆与所述锁孔的轴向平行,且所述推杆与所述旋钮联动,用于在所述旋钮旋转时,将所述锁舌从所述锁孔内推出,以使所述手套箱外板与所述仪表板解除锁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套箱旋钮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枢接在仪表板上的手套箱外板和位于手套箱侧方的仪表板内的锁机构,所述手套箱外板上具有可伸缩的锁舌,所述仪表板上具有可使所述锁舌伸入的锁孔,且所述锁舌伸入所述锁孔时,所述手套箱外板与所述仪表板之间为锁定状态,所述锁机构包括旋钮和推杆,所述旋钮位于所述仪表板外侧,所述推杆与所述锁孔的轴向平行,且所述推杆与所述旋钮联动,用于在所述旋钮旋转时,将所述锁舌从所述锁孔内推出,以使所述手套箱外板与所述仪表板解除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箱旋钮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机构还包括:齿轮传动机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可在所述旋钮旋转时同步平移的齿条,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齿条抵接,所述推杆另一端用于将所述锁舌从所述锁孔内推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套箱旋钮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的平移方向与所述推杆的移动方向垂直,且所述推杆与所述齿条的相互抵接的端部均为楔形结构,所述推杆的楔形面与所述齿条的楔形面相互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套箱旋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李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