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离合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7736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离合变速器,包括太阳轴(1),在所述太阳轴(1)上套设有行星支架体(2),在所述太阳轴(1)上还设有齿圈壳体(21)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22);在所述行星支架体(2)的外侧沿圆周面设有抱箍装置;该抱箍装置压紧行星支架体(2),使得行星支架体(2)脱离齿圈壳体(21)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22),通过离合器的结合与分离以及行星轮系传动机构变速,以实现降速提扭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折叠簧,弹簧套和钢带等组成的抱箍装置,在换低速挡时,压紧行星支架体,使其不再转动,以此降低齿圈转速输出动力,提高扭矩力,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Planetary gear trai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lutch speed vari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lanetary gear drive mechanism clutch transmission shaft (1), including the sun, the solar axis (1) is arranged on the planet bracket (2), in which the solar axis (1) is arranged on the ring gear housing (21) and a sun gear shaft (22) connected with the housing. On the planet; the support body (2) of the outer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 device; the clamp device to press planetary bracket body (2), the planetary bracket (2) from the ring gear housing (21) and the shaft connecting shell (22),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the clutch combination and separation and Department of planetary gear transmiss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speed lifting button. The invention uses folding spring, spring sleeve and steel hoop holding device etc., in the shift, pressing the planet bracket, so that it does not rotate, thereby reducing gear speed increasing torque, output power,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离合变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器
,特别涉及一种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离合变速器。
技术介绍
现有变速器在切换到低速挡时,一般是由太阳轮输入动力,由行星支架或齿圈壳体输出动力。固定行星支架由齿圈壳体输出动力是变速比比较小的一种行星轮系变速方式,实现办法就是在行星支架与齿圈壳体之间设置一个离合器,当太阳轮轴与齿圈壳体固定在一起时,齿圈壳体输出动力的速度就与太阳轮轴保持一致,变速比为1,在低速挡减速提升扭矩的效果较差,这对汽车性能的开发和使用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在低挡位能快速降低转速并提高扭矩的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离合变速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离合变速器,包括太阳轴,在所述太阳轴上套设有行星支架体,在所述太阳轴上还设有齿圈壳体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所述齿圈壳体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分别位于行星支架体的两端;在所述行星支架体的外侧沿圆周面设有抱箍装置,所述抱箍装置分别与齿圈壳体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的对应位置抵接;换挡时,该抱箍装置压紧行星支架体,使得行星支架体脱离齿圈壳体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并抱死在太阳轴上,利用太阳轴和行星轴之间的传动比来降低齿圈壳体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的转速输出动力,以实现降速提高扭矩的目的。采用以上结构,行星支架体的外侧设有抱箍装置,而抱箍装置还与齿圈壳体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的对应位置抵接,当转换低速挡时,抱箍装置抱箍紧行星支架体时,抱箍装置会与齿圈壳体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脱离,这时,抱箍装置对随太阳轴转动的行星支架体起到刹车减速的作用,直到行星支架体停止转动,而太阳轴上的齿圈壳体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仍然转动,但此时齿圈与行星齿啮合传动,受行星齿的齿数比影响,齿圈转速在挡位传动齿转换后再次降低,在输出功率一致的前提下,再次降低转速能提高汽车低档位的扭矩,以此带给车辆更大的低速牵引力;待速度提高以后,换高速挡,不再需要较大扭矩,放松抱箍装置,行星支架体再次随太阳轴、齿圈壳体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一起转动,输入端的功率等效传递给输出端,实现高速低扭矩的目的,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拆装便捷,适用范围广。为了使抱箍效果均匀,减少磨损,并确保抱箍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抱箍装置包括沿圆周方向设置在行星支架体外侧面的一圈折叠簧,在所述折叠簧的外侧套设有一圈弹簧套,所述弹簧套外侧面的对应位置分别与齿圈壳体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的内侧面抵接;在所述弹簧套的外侧面套设有一圈钢带,所述钢带设有开口,通过缩小开口距离,使钢带抵压弹簧套和折叠簧,以达到抱箍行星支架体的目的。为了便于受力变形,并传递受力大小,作为优选,在钢带的所述开口处两端均设有连接孔,一端的连接孔与蜗轮蜗杆连接形成活动端,另一端的连接孔与变速箱的箱体连接形成固定端,该活动端在蜗轮蜗杆的带动下靠拢固定端,缩小开口距离,并使钢带的内侧面抵压弹簧套,再由弹簧套抵压折叠簧,从而使折叠簧抱箍在行星支架体的外侧面,并使行星支架体不再随太阳轴一起转动。为了提高折叠簧的受力强度,作为优选,所述折叠簧是板型簧,且为环状的波浪形结构。为了实现逐一受力压缩的状态,稳定抱箍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弹簧套设有开口,该开口位置与钢带的开口位置相对设置在行星支架体的两侧。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折叠簧,弹簧套和钢带等组成的抱箍装置,在换低速挡时,压紧行星支架体,使其不再转动,以此降低齿圈转速输出动力,提高扭矩力,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由太阳轴1等组成,在所述太阳轴1上套设有行星支架体2,在所述太阳轴1上还设有齿圈壳体21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22,所述齿圈壳体21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22分别位于行星支架体2的两端。在所述行星支架体2的外侧沿圆周面设有抱箍装置,所述抱箍装置包括沿圆周方向设置在行星支架体2外侧面的一圈折叠簧3,所述折叠簧3是板型簧,且为环状的波浪形结构,在该折叠簧3的外侧套设有一圈弹簧套4,所述弹簧套4外侧面的对应位置分别与齿圈壳体21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22的内侧面抵接;在所述弹簧套4的外侧面套设有一圈钢带5,所述钢带5设有开口,所述弹簧套4设有开口,该开口位置与钢带5的开口位置相对设置在行星支架体2的两侧。在开口处两端均设有连接孔51,一端的连接孔51与蜗轮蜗杆连接形成活动端,另一端的连接孔51与变速箱的箱体连接形成固定端,该活动端在蜗轮蜗杆的带动下靠拢固定端,缩小开口距离,并使钢带5的内侧面抵压弹簧套4,再由弹簧套4抵压折叠簧3,从而使折叠簧3抱箍在行星支架体2的外侧面,并使行星支架体2不再随太阳轴1一起转动,通过缩小开口距离,使钢带5抵压弹簧套4和折叠簧3,使行星支架体2抱死在太阳轴1上,以达到抱箍行星支架体2的目的;同时,弹簧套4在受压时的直径缩小,弹簧套4的外侧面脱离了齿圈壳体21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22,行星支架体2也随之与齿圈壳体21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22脱离,利用太阳轴1和行星轴之间的传动比来降低齿圈壳体21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22的转速,以实现降速提高扭矩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如图1和图2所示,行星支架体的外侧依次设有折叠簧3、弹簧套4和钢带5,而弹簧套4外侧壁的对应位置还与齿圈壳体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的对应位置抵接;钢带5在开口处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孔51,一端的连接孔51与蜗轮蜗杆连接形成活动端,另一端的连接孔51与变速箱的箱体连接形成固定端,汽车换低速挡时,同步器(未标示)发出指令给蜗轮蜗杆(未标示),钢带5开口处的活动端在蜗轮蜗杆的带动下靠拢固定端,缩小开口距离,并使钢带5的内侧面抵压弹簧套4,弹簧套4在受压时的直径缩小,弹簧套4的外侧面脱离了齿圈壳体21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22,行星支架体2也随之与齿圈壳体21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22脱离,收缩的钢带5抵压弹簧套4,弹簧套4的开口处也缩小开口距离,再由弹簧套4继续抵压折叠簧3,从而使折叠簧3抱箍在行星支架体2的外侧面,并使行星支架体2不再随太阳轴1一起转动,通过缩小开口距离,使钢带5抵压弹簧套4和折叠簧3,折叠簧3对随太阳轴1转动的行星支架体2起到刹车减速的作用,直到行星支架体2停止转动,使行星支架体2抱死在太阳轴1上,以达到抱箍行星支架体2的目的;这时,太阳轴1上的齿圈壳体21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22仍然转动,但此时齿圈与行星齿(未标示)啮合传动,受行星齿的齿数比影响,齿圈的转速在挡位传动齿(未标示)转换后再次降低,在输出功率一致的前提下,再次降低转速能提高汽车低档位的扭矩,以此带给车辆更大的低速牵引力,以实现降速提高扭矩的目的。待速度提高以后,换高速挡,不再需要较大扭矩,对应的同步器发出指令给蜗轮蜗杆,利用蜗轮蜗杆放松钢带5,行星支架体2再次随太阳轴1、齿圈壳体21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22一起转动,输入端的功率等效传递给输出端,实现高速低扭矩的目的,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拆装便捷,适用范围广。本专利技术未描述部分与现有技术一致,在此不作赘述。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离合变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离合变速器,包括太阳轴(1),在所述太阳轴(1)上套设有行星支架体(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太阳轴(1)上还设有齿圈壳体(21)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22),所述齿圈壳体(21)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22)分别位于行星支架体(2)的两端;在所述行星支架体(2)的外侧沿圆周面设有抱箍装置,所述抱箍装置分别与齿圈壳体(21)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22)的对应位置抵接;换挡时,该抱箍装置压紧行星支架体(2),使得行星支架体(2)脱离齿圈壳体(21)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22),并抱死在太阳轴(1)上,利用太阳轴(1)和行星轴之间的传动比来降低齿圈壳体(21)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22)的转速输出动力,以实现降速提高扭矩的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离合变速器,包括太阳轴(1),在所述太阳轴(1)上套设有行星支架体(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太阳轴(1)上还设有齿圈壳体(21)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22),所述齿圈壳体(21)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22)分别位于行星支架体(2)的两端;在所述行星支架体(2)的外侧沿圆周面设有抱箍装置,所述抱箍装置分别与齿圈壳体(21)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22)的对应位置抵接;换挡时,该抱箍装置压紧行星支架体(2),使得行星支架体(2)脱离齿圈壳体(21)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22),并抱死在太阳轴(1)上,利用太阳轴(1)和行星轴之间的传动比来降低齿圈壳体(21)和太阳轮轴连接壳体(22)的转速输出动力,以实现降速提高扭矩的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装置包括沿圆周方向设置在行星支架体(2)外侧面的一圈折叠簧(3),在所述折叠簧(3)的外侧套设有一圈弹簧套(4),所述弹簧套(4)外侧面的对应位置分别与齿圈壳体(21)和太阳轮轴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富春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綦江源泉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