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速比2K‑H行星轮系及其变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09276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7 13:15
一种全速比2K‑H行星轮系及其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阶梯轴、太阳轮输入轴、太阳轮输出轴、输出阶梯轴、第一换挡齿轮、第二换挡齿轮、第三换挡齿轮、第四换挡齿轮、第五换挡齿轮、第六换挡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第五传动齿轮、第六传动齿轮、行星轮、太阳轮、内齿圈、内齿圈支架、行星架、行星架输入轴、内齿圈输入轴、内齿圈输出轴和行星架输出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在同一个行星轮系中,可以直观清晰地观察到实验过程中不同输入和输出的传动效果,使人们对行星轮实验有更丰富的视觉体验与亲身感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速比2K-H行星轮系及其变速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行星轮系实验中,全速比2K-H行星轮系及其变速机构在市场上仍是一项空白。传统的实验装置和设备行星轮实验中,都是单轴输入、单轴输出的单档单速行星轮系变速结构,观察到的实验效果比较单调,独立,人们无法直观清晰地观察实验过程中多档多速不同输入和输出的传动效果,缺少行星轮实验的视觉体验。传统的变速行星轮系结构集成度底、成本高,结构复杂,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速比2K-H行星轮系及其变速机构,其目的是解决以往所存在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全速比2K-H行星轮系及其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阶梯轴、太阳轮输入轴、太阳轮输出轴、输出阶梯轴、第一换挡齿轮、第二换挡齿轮、第三换挡齿轮、第四换挡齿轮、第五换挡齿轮、第六换挡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第五传动齿轮、第六传动齿轮、行星轮、太阳轮、内齿圈、内齿圈支架、行星架、行星架输入轴、内齿圈输入轴、内齿圈输出轴和行星架输出轴;行星架输入轴套在太阳轮输入轴外并能与太阳轮输入轴之间相互转动,内齿圈输入轴套在行星架输入轴外并能与行星架输入轴之间相互转动,行星架输出轴套在太阳轮输出轴外并能与太阳轮输出轴之间相互转动,内齿圈输出轴套在行星架输出轴外并能与行星架输出轴之间相互转动,太阳轮输入轴和太阳轮输出轴分设在太阳轮的前后两侧并与太阳轮的轴心固定连接;太阳轮位于内齿圈中间与内齿圈同心,太阳轮与内齿圈之间设置行星轮,行星轮与太阳轮外啮合,与内齿圈内啮合;行星架与行星轮通过轴承连接,行星架前方连接行星架输入轴,后方连接行星架输出轴;内齿圈支架与内齿圈通过轴承连接,内齿圈支架的前方连接内齿圈输入轴,后方连接内齿圈输出轴;第一传动齿轮固定在太阳轮输入轴上,第二传动齿轮固定在行星架输入轴上,第三传动齿轮固定在内齿圈输入轴上,第四传动齿轮固定在内齿圈输出轴上,第五传动齿轮固定在行星架输出轴上,第六传动齿轮固定在太阳轮输出轴上;第一换挡齿轮、第二换挡齿轮和第三换挡齿轮依次设置在阶梯轴上,第一换挡齿轮、第二换挡齿轮和第三换挡齿轮分别与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啮合;第一换挡齿轮、第二换挡齿轮和第三换挡齿轮为能在阶梯轴上轴向移动的结构,第一换挡齿轮、第二换挡齿轮和第三换挡齿轮均包括档位、虚位和制动位,当第一换挡齿轮、第二换挡齿轮和第三换挡齿轮移动至档位的时候与阶梯轴通过键连接使其与阶梯轴临时固定并能与阶梯轴同转,当第一换挡齿轮、第二换挡齿轮和第三换挡齿轮移动至虚位的时候,阶梯轴空转,当第一换挡齿轮、第二换挡齿轮和第三换挡齿轮移动至制动位的时候均被限制转动;第四换挡齿轮、第五换挡齿轮和第六换挡齿轮依次设置在输出阶梯轴上,第四换挡齿轮、第五换挡齿轮和第六换挡齿轮分别与第六传动齿轮、第五传动齿轮和第四传动齿轮啮合,第四换挡齿轮、第五换挡齿轮和第六换挡齿轮为能在输出阶梯轴上轴向移动的结构,第四换挡齿轮、第五换挡齿轮和第六换挡齿轮均包括档位、虚位和制动位,当第四换挡齿轮、第五换挡齿轮和第六换挡齿轮移动至档位的时候与输出阶梯轴通过键连接使其与输出阶梯轴临时固定并能与输出阶梯轴同转,当第四换挡齿轮、第五换挡齿轮和第六换挡齿轮移动至虚位的时候,输出阶梯轴空转,当第四换挡齿轮、第五换挡齿轮和第六换挡齿轮移动至制动位的时候均被限制转动。第一换挡齿轮、第二换挡齿轮和第三换挡齿轮在档位、虚位和制动位之间切换时始终与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啮合;第四换挡齿轮、第五换挡齿轮和第六换挡齿轮在档位、虚位和制动位之间切换时始终与第六传动齿轮、第五传动齿轮和第四传动齿轮啮合。行星轮为三个,沿太阳轮圆周方向均匀布置。阶梯轴与第一换挡齿轮、第二换挡齿轮和第三换挡齿轮档位连接时连接方式为花键连接。该变速机构还设置有拨叉和固定制动挡板,拨叉为拨动换挡齿轮使其在档位、虚位和制动位之间移动的结构,固定制动挡板为卡住换挡齿轮使其停止转动的结构。该变速机构还包括箱体,拨叉和固定制动挡板都与导向杆相连,固定制动挡板伸出箱体外部。所述内齿圈支架与行星架上按圆周分布开有散热孔。优点效果:本技术实现了在同一个行星轮系中,可以直观清晰地观察到实验过程中不同输入和输出的传动效果,使人们对行星轮实验有更丰富的视觉体验与亲身感受。其适用于行星轮系实验,填补了市场上全速比2K-H行星轮系及其变速机构的空白。避免了传统的实验装置和设备行星轮实验中的缺点和不足,由传统实验中单档单速行星轮系结构到六档六速的多档多速的变速行星轮系结构,人们可以直观清晰地观察实验过程中由太阳轮输入轴输入到内齿圈输出轴输出,由太阳轮输入轴输入到行星架输出轴输出,由内齿圈输入轴输入到行星架输出轴输出,内齿圈输入轴输入到太阳轮输出轴输出,由行星架输入轴输入到太阳轮输出轴输出,由行星架输入轴输入到内齿圈输出轴输出等六档六速不同输入和输出的传动效果,增加了行星轮实验的视觉体验。本技术同时具有集成度高、成本底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上图中,1. 第二传动齿轮;2. 第一传动齿轮;3.太阳轮输入轴;4.轴承;5.输入阶梯轴;6. 第一换挡齿轮;7.导向杆;8.拨叉;9.固定制动挡板;10. 第二换挡齿轮;11. 第三换挡齿轮;12.内齿圈支架;13.行星轮支架;14.行星轮;15.太阳轮;16.内齿圈输出轴;17. 第四传动齿轮;18.行星架输出轴;19. 第五传动齿轮;20.太阳轮输出轴;21. 第六传动齿轮;22. 第四换挡齿轮;23.输出阶梯轴;24. 第五换挡齿轮;25. 第六换挡齿轮;26.箱体;27.内齿圈;28.内齿圈输入轴;29. 第三传动齿轮;30.行星架输入轴;A.实挡;B.虚位;C.制动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全速比2K-H行星轮系及其变速机构,该机构包括阶梯轴5、太阳轮输入轴3、太阳轮输出轴20、输出阶梯轴23、第一换挡齿轮6、第二换挡齿轮10、第三换挡齿轮11、第四换挡齿轮22、第五换挡齿轮24、第六换挡齿轮25、第一传动齿轮2、第二传动齿轮1、第三传动齿轮29、第四传动齿轮17、第五传动齿轮19、第六传动齿轮21、行星轮14、太阳轮15、内齿圈27、内齿圈支架12、行星架13、行星架输入轴30、内齿圈输入轴28、内齿圈输出轴16和行星架输出轴18;行星架输入轴30套在太阳轮输入轴3外并能与太阳轮输入轴3之间相互转动,内齿圈输入轴28套在行星架输入轴30外并能与行星架输入轴30之间相互转动,行星架输出轴18套在太阳轮输出轴20外并能与太阳轮输出轴20之间相互转动,内齿圈输出轴16套在行星架输出轴18外并能与行星架输出轴18之间相互转动,太阳轮输入轴3和太阳轮输出轴20分设在太阳轮15的前后两侧并与太阳轮15的轴心固定连接;太阳轮15位于内齿圈27中间与内齿圈27同心,太阳轮15与内齿圈27之间设置行星轮14,行星轮(14)与太阳轮(15)外啮合,与内齿圈(27)内啮合;行星架13与行星轮14通过轴承连接,行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0/201620557630.html" title="全速比2K‑H行星轮系及其变速机构原文来自X技术">全速比2K‑H行星轮系及其变速机构</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速比2K‑H行星轮系及其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阶梯轴(5)、太阳轮输入轴(3)、太阳轮输出轴(20)、输出阶梯轴(23)、第一换挡齿轮(6)、第二换挡齿轮(10)、第三换挡齿轮(11)、第四换挡齿轮(22)、第五换挡齿轮(24)、第六换挡齿轮(25)、第一传动齿轮(2)、第二传动齿轮(1)、第三传动齿轮(29)、第四传动齿轮(17)、第五传动齿轮(19)、第六传动齿轮(21)、行星轮(14)、太阳轮(15)、内齿圈(27)、内齿圈支架(12)、行星架(13)、行星架输入轴(30)、内齿圈输入轴(28)、内齿圈输出轴(16)和行星架输出轴(18);行星架输入轴(30)套在太阳轮输入轴(3)外并能与太阳轮输入轴(3)之间相互转动,内齿圈输入轴(28)套在行星架输入轴(30)外并能与行星架输入轴(30)之间相互转动,行星架输出轴(18)套在太阳轮输出轴(20)外并能与太阳轮输出轴(20)之间相互转动,内齿圈输出轴(16)套在行星架输出轴(18)外并能与行星架输出轴(18)之间相互转动,太阳轮输入轴(3)和太阳轮输出轴(20)分设在太阳轮(15)的前后两侧并与太阳轮(15)的轴心固定连接;太阳轮(15)位于内齿圈(27)中间与内齿圈(27)同心,太阳轮(15)与内齿圈(27)之间设置行星轮(14),行星轮(14)与太阳轮(15)外啮合,与内齿圈(27)内啮合;行星架(13)与行星轮(14)通过轴承连接,行星架(13)前方连接行星架输入轴(30),后方连接行星架输出轴(18);内齿圈支架(12)与内齿圈(27)通过轴承连接,内齿圈支架(12)的前方连接内齿圈输入轴(28),后方连接内齿圈输出轴(16);第一传动齿轮(2)固定在太阳轮输入轴(3)上,第二传动齿轮(1)固定在行星架输入轴(30)上,第三传动齿轮(29)固定在内齿圈输入轴(28)上,第四传动齿轮(17)固定在内齿圈输出轴(16)上,第五传动齿轮(19)固定在行星架输出轴(18)上,第六传动齿轮(21)固定在太阳轮输出轴(20)上;第一换挡齿轮(6)、第二换挡齿轮(10)和第三换挡齿轮(11)依次设置在阶梯轴(5)上,第一换挡齿轮(6)、第二换挡齿轮(10)和第三换挡齿轮(11)分别与第一传动齿轮(2)、第二传动齿轮(1)和第三传动齿轮(29)啮合;第一换挡齿轮(6)、第二换挡齿轮(10)和第三换挡齿轮(11)为能在阶梯轴(5)上轴向移动的结构,第一换挡齿轮(6)、第二换挡齿轮(10)和第三换挡齿轮(11)均包括档位、虚位和制动位,当第一换挡齿轮(6)、第二换挡齿轮(10)和第三换挡齿轮(11)移动至档位的时候与阶梯轴(5)通过键连接使其与阶梯轴(5)临时固定并能与阶梯轴(5)同转,当第一换挡齿轮(6)、第二换挡齿轮(10)和第三换挡齿轮(11)移动至虚位的时候,阶梯轴(5)空转,当第一换挡齿轮(6)、第二换挡齿轮(10)和第三换挡齿轮(11)移动至制动位的时候均被限制转动;第四换挡齿轮(22)、第五换挡齿轮(24)和第六换挡齿轮(25)依次设置在输出阶梯轴(23)上,第四换挡齿轮(22)、第五换挡齿轮(24)和第六换挡齿轮(25)分别与第六传动齿轮(21)、第五传动齿轮(19)和第四传动齿轮(17)啮合,第四换挡齿轮(22)、第五换挡齿轮(24)和第六换挡齿轮(25)为能在输出阶梯轴(23)上轴向移动的结构,第四换挡齿轮(22)、第五换挡齿轮(24)和第六换挡齿轮(25)均包括档位、虚位和制动位,当第四换挡齿轮(22)、第五换挡齿轮(24)和第六换挡齿轮(25)移动至档位的时候与输出阶梯轴(23)通过键连接使其与输出阶梯轴(23)临时固定并能与输出阶梯轴(23)同转,当第四换挡齿轮(22)、第五换挡齿轮(24)和第六换挡齿轮(25)移动至虚位的时候,输出阶梯轴(23)空转,当第四换挡齿轮(22)、第五换挡齿轮(24)和第六换挡齿轮(25)移动至制动位的时候均被限制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速比2K-H行星轮系及其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阶梯轴(5)、太阳轮输入轴(3)、太阳轮输出轴(20)、输出阶梯轴(23)、第一换挡齿轮(6)、第二换挡齿轮(10)、第三换挡齿轮(11)、第四换挡齿轮(22)、第五换挡齿轮(24)、第六换挡齿轮(25)、第一传动齿轮(2)、第二传动齿轮(1)、第三传动齿轮(29)、第四传动齿轮(17)、第五传动齿轮(19)、第六传动齿轮(21)、行星轮(14)、太阳轮(15)、内齿圈(27)、内齿圈支架(12)、行星架(13)、行星架输入轴(30)、内齿圈输入轴(28)、内齿圈输出轴(16)和行星架输出轴(18);行星架输入轴(30)套在太阳轮输入轴(3)外并能与太阳轮输入轴(3)之间相互转动,内齿圈输入轴(28)套在行星架输入轴(30)外并能与行星架输入轴(30)之间相互转动,行星架输出轴(18)套在太阳轮输出轴(20)外并能与太阳轮输出轴(20)之间相互转动,内齿圈输出轴(16)套在行星架输出轴(18)外并能与行星架输出轴(18)之间相互转动,太阳轮输入轴(3)和太阳轮输出轴(20)分设在太阳轮(15)的前后两侧并与太阳轮(15)的轴心固定连接;太阳轮(15)位于内齿圈(27)中间与内齿圈(27)同心,太阳轮(15)与内齿圈(27)之间设置行星轮(14),行星轮(14)与太阳轮(15)外啮合,与内齿圈(27)内啮合;行星架(13)与行星轮(14)通过轴承连接,行星架(13)前方连接行星架输入轴(30),后方连接行星架输出轴(18);内齿圈支架(12)与内齿圈(27)通过轴承连接,内齿圈支架(12)的前方连接内齿圈输入轴(28),后方连接内齿圈输出轴(16);第一传动齿轮(2)固定在太阳轮输入轴(3)上,第二传动齿轮(1)固定在行星架输入轴(30)上,第三传动齿轮(29)固定在内齿圈输入轴(28)上,第四传动齿轮(17)固定在内齿圈输出轴(16)上,第五传动齿轮(19)固定在行星架输出轴(18)上,第六传动齿轮(21)固定在太阳轮输出轴(20)上;第一换挡齿轮(6)、第二换挡齿轮(10)和第三换挡齿轮(11)依次设置在阶梯轴(5)上,第一换挡齿轮(6)、第二换挡齿轮(10)和第三换挡齿轮(11)分别与第一传动齿轮(2)、第二传动齿轮(1)和第三传动齿轮(29)啮合;第一换挡齿轮(6)、第二换挡齿轮(10)和第三换挡齿轮(11)为能在阶梯轴(5)上轴向移动的结构,第一换挡齿轮(6)、第二换挡齿轮(10)和第三换挡齿轮(11)均包括档位、虚位和制动位,当第一换挡齿轮(6)、第二换挡齿轮(10)和第三换挡齿轮(11)移动至档位的时候与阶梯轴(5)通过键连接使其与阶梯轴(5)临时固定并能与阶梯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铁强孙德滨苏阳阳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